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蕭樑時代的將軍陳慶之,是個被歷史遺忘的人。他不被文學作品所重視,也不是史學家濃墨重彩的對象。日本作家田中芳樹的中國題材歷史小說《奔流》中將陳慶之描繪爲一個神將,而毛澤東讀《陳慶之傳》後:“至此,也不盡爲之神往!”,對蕭樑時期的戰將陳慶之相當崇拜。那麼,陳慶之是個什麼人?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陳慶之,這個原本在史籍上默默無聞的名字,如今聞之也如雷貫耳,盡人皆知。讓他成名的是他和他所率的五千白袍軍,攻破北魏五十萬大軍,因此名滿天下。被後人冠以“被歷史所遺忘的不世名將”、“七千人戰勝五十萬的絕世高手”、“東方的漢尼拔”等等稱號,陳慶之真的有那麼厲害?還是人們誇大了他的功勞?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今中國江蘇省宜興市)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少爲梁武帝蕭衍隨從。後爲武威將軍,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衆心。中國古代,尤其是晉後隋前那段時間,庶族(下級地主或者讀書人)和士族(高級地主或者讀書人)之間的分界線是相當嚴格的,而陳慶之的出身不太好,何以見得?其一,他任職多年一直都沒被重用過,可見他基本上沒什麼靠山,他的後臺也不怎麼硬;其二,蕭衍後來在褒獎他的詔書中寫“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可見,陳慶之應是寒門出身,而他就是從皇帝的隨從一步步做到了武威將軍。

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陳慶之,雖然留在了皇帝身邊,卻長年不得重用。說來也奇怪,誰曾想到後來叱吒疆場的陳將軍,在年少時期,身體羸弱,而且他的武藝很差:“射不穿孔,馬非所便”,所以他的前半生大概在四十歲之前, 都是陪着皇帝整日遊手好閒,經常乾的事情就是陪皇帝下棋,陳慶之這個人不僅長得斯文,他對人也很恭敬,性格謹慎,每次奉詔都要沐浴更衣,而且生活極其樸素,基本沒有私生活,是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皇帝就喜歡陳慶之的老實憨厚,二十幾年下棋都和陳慶之下,據說,高祖喜好下棋,經常和人通宵達旦地下,和他下棋的一干人都疲乏得不行,只有陳慶之不睡,隨時隨地,一召喚他,便即刻陪皇帝下棋,深得皇帝的喜愛。就在大家包括陳慶之自己也認爲,他的人生就應該這樣了,直到公元525年的一場戰事,徹底改寫了陳慶之的命運。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第2張

公元525年,四十二歲的陳慶之有了生平第一次帶兵機會,這第一次在嚴格意義生來說也算不上戰爭,陳慶之只是和其他將領一起去迎接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投,後蕭衍任命陳慶之爲宣猛將軍、文德主帥領兵兩千護送豫章王蕭綜接管徐州。北魏不肯白白將徐州拱手讓人,於是派兩位宗室元延明、元彧領兵二萬與陳慶之交戰,從未打過仗的陳慶之竟以兩千人馬擊潰敵軍,本來此戰應以勝利收尾的,只是主帥臨陣投敵,還是讓陳慶之深感無奈,他由此感到戰場上世事難料,只得匆匆斬關後退,即使這場戰爭陳慶之沒能凱旋而歸,但天下人皆知有一個叫陳慶之的人。這第一仗陳慶之打得很漂亮,陳慶之雖敗猶榮,讓衆人對他都刮目相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

公元527年,陳慶之從曹仲宗伐渦陽,與尋陽太守韋放合攻魏之渦陽(今安徽蒙城)。魏遣徵南將軍元昭率數萬步騎來救,陳慶之乘魏軍遠來新至,僅指揮百人擊破其前鋒。後又與諸將連營而進,背渦陽城與魏軍相持。自春至冬,交戰頻繁,將士疲憊。此時,軍中人都勸其退兵,陳慶之堅持決戰。他夜襲渦陽城,出其不備讓渦陽城主王緯乞降。樑軍乘勝進擊,斬獲甚多。陳慶之的軍事才能逐漸顯露,而其作戰的手法也愈成熟。因此纔有“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說法,他和他的白袍軍又是怎樣成爲世人口中的神話的?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第3張

北魏後期,朝政腐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北魏的朝政內亂,皇室之間相互廝殺,元顥以本朝大亂爲由降樑,並請樑朝出兵助其稱帝。樑帝便派陳慶之率兵7000人護送元顥北歸上洛陽稱帝。看似不經意的一次指派,卻讓陳慶之聲名顯赫。出兵不久後,元顥中途稱帝不走了,命陳慶之繼續督軍西上攻滎陽,於是陳慶之便獨自率領七千白袍軍開啓了一場神話般的北伐之徵。

陳慶之護送元顥,千里挺進,直至攻佔了洛陽城,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梁書》、《南史》、《資治通鑑》等書上的記載來看,陳慶之這一路走來,手頭僅僅七千人馬,而他所先後面對的敵軍軍隊總數合計多達五十萬以上,不可思議的是他則通通加以擊敗,甚至出現某次戰役“以三千人將三十餘萬敵軍打得人仰馬翻”,這般戰績,聽起來簡直駭人聽聞。

千古名將陳慶之簡介 陳慶之七千白袍軍破北魏是真是假 第4張

關於陳慶之的原始兵力,只有七千,大概是沒有什麼爭議的,但是北魏軍隊的數量真有那麼多?仔細翻看史書,會發現在滎陽城外圍擊敗援軍一戰的數字上,兩邊有異同之處,對此,《梁書》和《南史》分別如此記載爲三十萬和四十萬。很明顯,南朝史書對北魏軍隊的數量摻了很多水分,不過都爲了拔高陳慶之,北魏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呢?這一切,如今已經成了歷史之謎,無從探查了。

說到爲陳慶之造勢的原因,大概有這兩點:首先,陳慶之所統的軍隊並非精挑細選,戰鬥力卻無可爭論,故此總能創造以少敗多的軍事奇蹟,但是對於這種戰鬥力的來由,卻沒有人能夠解釋得明白;其次,這支軍隊的統帥陳慶之的指揮能力極強,前半生都在和皇帝下棋從未涉足戰事,一上戰場就跟開掛一樣,着實讓人驚訝,這種與生俱來的軍事能力,也沒法解釋。

當然,我們也不應當這樣就全部抹殺陳慶之的能力,“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這個戰績還是可信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