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那些被“清君側”的大臣們,爲什麼只有晁錯最倒黴呢

古代那些被“清君側”的大臣們,爲什麼只有晁錯最倒黴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君側”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本應是正義之舉,但總是成爲叛亂髮動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叛亂者的以此爲藉口,皇帝身邊的大忠臣們也就成爲了“清君側”的對象,其中最著名的幾次“清君側”叛亂有:漢景帝時候的七國之亂;晉元帝時候的王敦叛亂;唐玄宗時候的安史之亂;明朝建文帝時候的靖難之役。

古代那些被“清君側”的大臣們,爲什麼只有晁錯最倒黴呢

在以上的幾次著名反叛中,可以說漢景帝時候的晁錯是最倒黴的一位。晁錯在漢景帝劉啓爲太子時就是劉啓的“智囊”,深受劉啓的信任,在劉啓登基後,馬上也進入國家中樞,官拜御史大夫,漢景帝很多事情都單獨召見晁錯,私下與他商議。晁錯爲了報答景帝的知遇之恩,也是鞠躬盡瘁,爲景帝提出了"重農抑商"、"移民實邊"、削藩等主張。其中削藩主張嚴重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爲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爲名,舉兵反叛。漢景帝一時驚慌失措,竟然聽信袁盎等人提議,要處死晁錯。此時晁錯毫不知情,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當時晁錯尚穿着朝服。一位忠臣就這樣以碧血撒長天,爲削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古代那些被“清君側”的大臣們,爲什麼只有晁錯最倒黴呢 第2張

晉元帝被江南王氏家族推上皇位後,王敦勢力越來越大,開始有不臣之心,晉元帝司馬睿也佈置對王敦的防守。於是王敦在時機成熟後打着誅劉隗、刁協的爲名的旗號進攻建康。最終王敦的軍隊取得了勝利,而此時劉隗、刁協就成了王敦進入建康城第一批要處置的人。

晉元帝司馬睿知道二人爲忠臣,於是把他們召到了自己的寢宮,拉着劉隗、刁協兩人的手,流淚嗚咽,不勝悲傷,並勸他們立即逃離建康,以避殺身之禍。刁協說:"臣應當以死節事君,故不敢有貳心而出逃。"元帝說:"現在事逼無奈,不走怎麼可以呢?"遂令人給劉隗、刁協人馬,讓他們自尋生路。劉隗、刁協與晉元帝揮淚告別。

劉隗行至淮陰,爲戍守此地的劉遐所襲擊,不得不帶着妻子、子女和親信二百多人投奔後趙的石勒。刁協因爲年老不能騎馬,而且與人無恩情,晉元帝招募隨從陪同刁協時,竟然沒人接受差事。纔到江乘,刁協就被人殺死,並將頭顱斬下送交王敦,由王敦派人收葬。晉元帝知道刁協被殺十分悲痛,更祕密收並誅殺送刁協頭顱給王敦的人。由此可見劉隗、刁協雖然一個流落異國,一個身首異處,但是卻得到了皇帝的十分信任和敬重,爲臣者至此又夫復何求呢?

安史之亂中的楊國忠是咎由自取,但是即便如此,他的被殺也不是玄宗下的命令,可見連他都比晁錯的待遇好。

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指出齊泰、黃子澄爲奸臣,須加誅討。朱棣造反後,乘着李景隆戰敗之時,上書朝廷,極力批評黃子澄和齊泰,建文帝便免去二人官職,但仍暗中與二人議事。當盛庸在建文二年在東昌大破燕軍後,建文帝在三年正月恢復了黃、齊二人的官職,可是沒想到三月盛庸在夾河戰敗,無奈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職。建文四年,燕軍逐漸逼近南京,建文帝謀求與朱棣談和,便把黃子澄和齊泰眨謫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又召二人回京,可惜二人未至而南京已失守。

古代那些被“清君側”的大臣們,爲什麼只有晁錯最倒黴呢 第3張

雖然後來齊泰、黃子澄都死在了朱棣手中,但是建文帝對他們也確實有情有義了,自己江山都丟了,也沒有怪罪二人,二人後來也爲建文帝盡忠,真算是千古君臣相知的楷模。

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以上被清君側的幾位忠臣,除了晁錯被漢景帝處死,其他人確實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所以說一樣的被殺,晁錯是最悲催的一位無疑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