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十八條扁擔起義的張士誠 成敗早已命中註定?

十八條扁擔起義的張士誠 成敗早已命中註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打天下時,除了“對外”遭遇元朝的垂死掙扎的殊死抵抗外,還在“對內”中遭遇到了強勁競爭對手——張士誠。攘外先安內,朱元璋和張士誠之間的龍虎鬥堪稱經典,但同時也讓人唏噓嘆息。

今天我們來看這個有着“梟雄”之稱的張士誠的發跡史。

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張士誠生於出生於泰州興化白駒場(今屬江蘇省大豐市)一個貧苦的鹽民之家。他從小便有及時雨的綽號。

綽號是這樣來的。因子承父業的關係,張士誠在青少年時,就做當地鹽場的幫閒記賬一類的雜差,很能損公肥私,憑關係讓三個弟弟幹上操舟運鹽的營生,順便走私販鹽。這性質與現在派出所所長讓親戚開歌舞廳、按腳房一樣,不算什麼大惡,卻無“職業道德”可言。手中有了錢,張士誠卻跟一般人不一樣,別人是目空一切,而他卻是仗義疏財,廣結天下英豪之士,跟《水滸傳》中的宋江有一比,也正是因爲這樣,頗得當地老百姓歡心,便有了“及時雨”的稱號。也正是因爲這樣,張士誠後來被俘後自盡,葬於南京,緬懷者甚多。

十八條扁擔起義的張士誠 成敗早已命中註定?

總之,他不是良民,不是君子,也不是英雄,只是一個平庸的天才。原因是擁有江浙這個中國最富裕的地方,革命之初,草根出身的張士誠勤政愛民,大力減輕稅賦,讓飽受戰亂、苛政之苦的百姓過了一陣好日子,然而,他是個小富即安的人,隨着他漸漸坐穩了割據東南的“吳王”位子,他便驕奢淫逸起來。建造了“香桐”和“芳惠”兩座樓閣,專門安置四處蒐羅來的美女,供他淫樂,如今此地就有“桐芳巷”。再比如“錦帆路”,當年是一條河,張士誠用錦繡絲綢做船帆,泛舟河上游玩,便有了現在這樣一個路名。張士誠一心享樂,朝政交給了弟弟張士信。偏偏張士信和張士誠一個樣,“性荒淫,務酒色”,雖然當着丞相,卻無心公事。哥哥將朝政“承包”給他,他又“轉包”給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三個文人。這三位每天醉心於舞文弄墨,也都不是幹實事的料。於是自上而下,貪腐成風,最終張士誠敗於朱元璋,也是勢在必然。

張士誠的革命經歷可分爲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商生涯。張士誠儘管因爲販賣私鹽掙了些錢,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但相對那些財大氣粗的人便是小巫見大巫。同時因爲地位低下,他也受不了少氣。他經常販鹽到一些富人家,這些富家卻爲富不仁,沒少凌辱了他。壓價是小,不給錢的也大有人在。鹽場弓手(管治安的)丘義就是欺侮老張最過分的一個,估計當日的情景就類似今天的城管欺壓小販吧。他有事沒事就找張士誠當出氣筒,有事沒事就辱罵張士誠。剛開始,張士誠總是選擇了忍讓。後來見丘義變本加厲,越來越囂張,越來越目中無人,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惹得張氏兄弟一怒之下,來了個“一窩端”。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年夏天,正值天下開始大亂,張士誠和他三個弟弟,以及一個名叫李伯升的好漢,率衆起事,當時一夥人一共才十八位。起事時,他們並無遠大理想,只是殺人泄憤而已。就這十幾號人,先衝進鹽場保安室把弓手丘義亂刀剁死,然後遍滅周圍諸富人家,放火燒掉不少大宅院,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從舉事的這一刻起,張士誠也宣佈“經商生涯”正式結束。

第二階段:創業生涯。張士誠不會料到,就是他一時憤起發起的十八條扁擔起義,會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由於當時鹽場工廠生活極其艱辛,苦大仇深,見有人帶頭挑事,紛紛報名加入,共推張士誠爲主,百多人聚集一起,一下子就“攻克”了泰州。接着,他又破興化,佔領重鎮高郵,開始了他新的“創業生涯”。

第三階段:皇帝生涯。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正月,張士誠稱誠王,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佑爲年號,開始過稱王稱帝的生活。第四階段:監獄生涯。皇帝生涯雖然快活、快樂、快意、快慰,但也很“快速”。因爲張士誠很快就體會到了什麼叫樹大招風。至正十五年(公元1354年),元朝的丞相脫脫親自率百萬大軍來剿張士誠這個“匪”,並且在高郵把張士誠及他的革命軍來了個裏三層外三層的包圍,當時的張士誠就像做牢獄一樣,叫天不靈,呼地不應,悔得腸子都青了,連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搖惹事。皇帝是這麼好當的嗎?最慘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脫脫鐵定了心攻下高郵後要盡屠當地兵民,以在江南樹威示警。張士誠也因此由皇帝生涯涉入“監獄生涯”。當然,好在他吉人天相,很快結束了非人的“監獄生涯”。脫脫想把張士誠當成典型來抓,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卻不盡如人意。人算不如天算,正當脫脫一步一步向高郵城逼近,要完成他的“宏圖大志”時,不料陰溝裏翻了船,脊後中了朝中奸臣的“暗算”,元順帝聽信讒言後,當機立斷,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並且要押往吐蕃進行“服役”。辛辛苦苦一輩子,一夜回到解放前,脫脫欲哭無淚,心中的憤怒欲罷不能。走到半路,他來了個“欲蓋彌彰”,半路毒酒賜死。至於那“百萬大軍”,一時星散,羣龍無首,張士誠終能逃出生天,率一股人馬逃出高郵去了。

十八條扁擔起義的張士誠 成敗早已命中註定? 第2張

第五階段:革命生涯。在“革命”形勢不斷髮展下,張士誠很快東山再起。至正十六年,就在朱元璋率大軍破釜沉舟進攻集慶一帶時,張士誠也沒閒着,他們迅速佔領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兩個重鎮,從而在江東地區站穩了腳跟。而後,張士誠勢力發展極爲迅速,湖州、杭州、諸全(諸暨)、紹興、宜興、常州、高郵、淮安、徐州、宿州、泗州全部被其佔領。一波三折的張士誠很快進入了革命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革命的深入,張士誠和同樣身爲革命領袖的朱元璋展開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龍虎鬥,當真印證了一山不容兩虎這句古訓。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