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末鹽梟張士誠起義爲什麼最終以失敗結束

元末鹽梟張士誠起義爲什麼最終以失敗結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末鹽梟張士誠爲什麼失敗了?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張士誠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雙方打來打去,誰也不能打敗誰。直到鄱陽湖之戰中,朱元璋一舉消滅了陳友諒,同時又擊潰了張士誠的軍隊,最終朱元璋舉得了勝利。優柔寡斷、斤斤計較的性格是張士誠爲什麼失敗的主要原因。  

元末鹽梟張士誠起義爲什麼最終以失敗結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士誠跟元朝的關係疏近疏遠,時而叛變了,時而又投降了,這跟他的出身和經歷有關。歷史學家評價他“沒有主見,生性遲鈍,比較怕事。江湖兄弟做錯事情了也不忍心指責,賞罰不分。”朱元璋在得到天下之後,跟君臣討論經驗,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性格都進行了剖析,他們認爲張士誠顧慮多,遇事總是斤斤計較,而陳友諒則野心慾望極大。

所以,朱元璋斷定先攻打陳友諒,張士誠會選擇袖手旁觀,如果是先打張士誠,那陳友諒肯定會傾巢而出。後來事實證明朱元璋的判斷是正確的,朱元璋對張士誠性格的判斷十分準確。張士誠投降元朝,也有他的私心。在此後的幾年裏,他打着官方的招牌,不斷進行侵略,擁地達到二千多裏。

1363年,朱元璋擊潰了陳友諒,再順勢劍指江浙,張士誠也只能選擇自保。1367年,朱元璋大軍包圍平江城,張士誠拒絕投降。經過十個月的奮戰,朱元璋大軍攻破平江城,張士誠成了俘虜,被押往應天府。之後,因爲張士誠拒絕問話以及不進飲食,朱元璋一怒之後下令將他打死。 

 張士誠的手下主要將領

張士誠的手下有很多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其中包括呂珍、張士德、張士信、潘元明等等,這些都是爲張士誠效力的重要功臣。其中,張士誠最爲得力的將領是呂珍和張士德。張士誠的手下居多,但是這兩個是張士誠十分信任又非常重視的愛將。  

元末鹽梟張士誠起義爲什麼最終以失敗結束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呂珍,安豐人,元末起義軍將領,是張士誠手下的重要將領。呂珍跟隨張士誠在泰州起義,他勇於戰鬥,屢建戰功。呂珍鎮守江蘇等多個地方,並且對當時的民生、城防等進行了改善。呂珍多次跟朱元璋的軍隊進行作戰,參與過常州之戰、宜興之戰等戰役。

呂珍身爲吳國的將領,自跟隨張士誠以來,多次幫助張士誠割據地盤。在與朱元璋的作戰中,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仍然堅決抗戰。在宜興之戰中,呂珍虜獲了朱元璋的大將廖永安,打擊了朱軍的實力,爲張士誠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張士德是張士誠的胞弟,他從小就跟着張士誠,兩人都是以運鹽爲生,因爲經常受到大戶人家以及官員的欺壓,於是兩兄弟便決定舉兵造反。張士德是張士誠這麼多兄弟中最強悍、最有智慧的人,功勞也是最大的。等到張士誠在淮東站穩後,又讓弟弟率領軍隊開闢了江東的地盤。

等到朱元璋攻下張士誠所在的常州後,張士德率領軍隊前去增援,不料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被朱元璋的部下所擒獲。張士德的死對張士誠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張士誠像是失去了左右手,同時也惡化了朱元璋和張士誠的關係。 

 張士誠與張谷英的關係

張士誠與張谷英有什麼聯繫?張谷英這個人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但是在許多小說中卻有好多關於他的傳說:有人說張谷英是風水先生;有人說他是明朝的指揮史,曾經參加過鄱陽湖大戰,後來退出廟堂,隱形改名;還有人說是張士誠流落民間的兒子;甚至有人說張谷英就是張士誠本人。  

元末鹽梟張士誠起義爲什麼最終以失敗結束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張谷英是張士誠隱居以後的稱呼,這個說法是近年來許多學者和民間人士相互探討的熱門話題,他們認爲張士誠就是張谷英。關於張谷英的身世可以從後人在乾隆時期所修訂的張氏族譜中來進行了解,在族譜中有寫到張谷英有經歷過抄家和遷徙,並且通過族譜,能夠了解到張谷英是“由吳入楚”的隱逸者。

在史料中記載說當初朱元璋爲了實現統一,先與張士誠簽訂了盟約,等到朱元璋征討陳友諒成功之後,朱元璋開始攻打張士誠,後來張士誠被俘,絕食而亡,他的妻子和家人也選擇自焚。但是觀察《續白話資治通鑑》一書中有人發現,張士誠在被破城之後,曾經率領兵隊與明軍進行交戰,後來不敵敗走,因爲自殺未遂被俘。

從這些字裏行間中透露着一些信息,張士誠是完全有時間化妝逃跑的,他爲何要坐在自己的官府中坐以待斃呢?查閱《溫張族譜》時,可以發現雖然在史書上記載張士誠只活了四十五年,但是在家譜上卻有記載說他活了六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