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被逼謀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相是什麼?

商鞅被逼謀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是衛國國君後代,他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爲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讓本站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商鞅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但若論改革的成果,他或許就變成了唯一(僅截止到清亡以前,不包括近現代),他主導的變法給秦國後來統一天下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這麼偉大的改革家,對秦國來說是絕對的大功臣,爲何會被逼謀反?乃至屍身遭受車裂這樣的酷刑?

商鞅被逼謀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相是什麼?

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在秦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等秦國老貴族誣告謀反,商鞅的反應是趕緊逃,實在逃不出去了才匆忙的回到封地阻止抵抗,結果是被坐實了謀反的罪名,讓他的死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以商鞅當時在秦國的地位,他爲何不自辯?商鞅並非沒有支持者,要想名正言順的殺掉商鞅,不經過公開的審理,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可是不行的,就連國君秦惠文王要殺掉商鞅也會有很大的顧慮,爲何?主要原因有四點:

首先商鞅是秦國從積弱變爲強大的首席功臣。秦惠文王后來能稱王也是因爲有商鞅變法帶來的秦國強大國力爲支撐,要想殺掉這樣的鼎革之臣必須要有能說服天下人,至少是能說服秦國百姓的正當理由。

其次,商鞅的擁躉也是一個龐大的集體。秦國變得富裕、強大和商鞅制定的法度有關,商鞅之法嚴苛,但能幾十年執行下來,這其中的受益者也相當多,這些人都是商鞅的鐵桿支持者,沒有合適的罪名去動商鞅,誰能保證國家不發生動亂?

再者,商鞅是秦孝公鼎力支持幾十年的老臣。沒有讓人無話可說的理由隨便治罪已故國君秦孝公最信任的臣子是相當麻煩的,推翻父親的論斷,對於接任的秦惠文王來說,存在孝道和禮法上面的極大約束。

最後,商鞅是秦國招攬的各國人才的領頭人。秦國之所以在商鞅變法以來能順利地執行改革政策,除了秦孝公的絕對支持外,從山東六國招來的各國人才也是其中的主力,他們在秦國沒有跟腳,沒有那麼多人情可講,一切以律法爲準,這纔有了商鞅變法的順利進行。

所以,秦國從秦孝公起延續數代的持續強大都離不開從各國招攬的人才,沒有合適且強大的理由的去對付他們的領頭人,會讓大批從六國投奔而來的人才們心寒,這和秦國招攬天下人才爲秦所用的大戰略背道而馳,因此,要處理商鞅必須有根有據。

以公子虔爲首的商鞅敵對者,包括秦惠文王也對上述的商鞅影響力心知肚明,在這種背景下,要幹掉商鞅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把謀反的罪名加在他身上。史書上的記載只有公子虔告發商鞅謀反,卻沒有相應的證據,也就是莫須有,這樣如何給商鞅定罪?

商鞅被逼謀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即使告發商鞅謀反,以商鞅的咖位也是要審問清楚的,商鞅多聰明的人,沒有咬死他的證據能告倒他?商鞅也完全可以自辯,這種大案要案必然要公開,讓全體秦國人都知道,商鞅完全沒必要一聽說有人告發他謀反就慌不擇路的逃跑,最終被逼回封地率軍抵抗。

最終逼反商鞅的理由其實早在秦孝公去世前五個月就傳遞給商鞅本人了,商鞅爲何要逃?爲何要回封地組織抵抗?是因爲他覺得自己沒希望了,連辯解都沒有的情況下直接採取了消極對抗的策略,而給商鞅種下肯定要完蛋思想的是一個不太出名的小人物,他叫趙良。

趙良是誰?他的來歷史書上沒有過多介紹,只有嬴姓趙氏這四個字,從這個來源分析,他也算是秦國的宗室,趙氏和秦國主宗贏氏是同一個祖先,他們的祖先類似於堂兄弟之間的關係,既然是親戚關係,他傾向於秦國宗室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嬴姓趙氏大多是生活在趙國的臣民,如果他是趙國人,從趙國的角度來說,毀掉商鞅也是遏制秦國強大的法門之一。另外還有種說法是趙良的兄弟是秦國納六國賢才之後入秦的官員,因爲觸犯了律法被商鞅下令處死,所以趙良有理由敵對商鞅。

趙良在秦孝公眼看着就快不行了的情況下帶着反對派的意見來和商鞅溝通,趙良忽悠商鞅時說的話語有很大一段,本文基於篇幅就不仔細闡述(具體可參見《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他總的思想是表達出來了三個意思:

第一,你比百里奚(春秋時期秦國的另一位改革家,幫助過秦國稱霸)囂張跋扈,好多老百姓不滿意你。

第二,你得罪了幾乎所有的秦國宗室和老貴族,他們要不計代價地幹掉你。

第三,秦孝公之後的繼任之君在威望上肯定不如你,他絕對也想要幹掉你。

三個強大的理由一出,你商鞅要想活命要麼就趕緊的隱退,要麼就趕緊的逃跑。可趙良是秦國宗室來逼退商鞅的棋子,他來忽悠商鞅絕對不是爲了勸說他隱退,商鞅全身隱退的弊端很大,他隱退後如果還在秦國,以他的威望和沒隱退沒什麼區別。

商鞅被逼謀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相是什麼? 第3張

不在秦國隱退,放商鞅去山東六國隱居(春秋戰國時期是允許政治失敗者到他國隱居的)?那不是給山東六國送上天底下最大的人才?還是最瞭解秦國的人才。因此,趙良忽悠商鞅的主要目的是種下一顆種子,讓商鞅覺得情況非常嚴重,自己會毫無緣由的被殺,然後被迫造反。

商鞅顯然是被趙良忽悠住了,本來趙良說的就有相當的道理,變法改革哪能不得罪人,一般還都是得罪的權貴,除非一棒子把他們徹底打死,否則一定會反噬的,商鞅自己也清楚,只不過在權力的高漲下被迷惑住了,他當初是爲名利入秦,也捨不得隱退。

在趙良刻意地點醒下,商鞅認定了自己一定會被幹掉,而且很可能是陰謀陷害,在公子虔告發他後,抓捕他的人馬上就上路了,這使得商鞅堅定地認爲秦惠文王和他的敵對者不會跟他講道理。因此,商鞅放棄了爭辯,用逃亡和起兵的方式反抗,從而坐實了謀反的論罪,即便有支持者也不會因爲明顯的謀反罪去爲商鞅說話。

商鞅謀反被殺,以公子虔爲首的秦國宗室和秦惠文王的目的達到了,也不能說是完全達到,秦國宗室即想幹掉商鞅的人,也想幹掉商鞅的法。而秦惠文王是隻想幹掉商鞅的人,卻想保住商鞅的法。至於說後來爲廢法和保法促生的秦惠文王和秦國宗室之間的政治鬥爭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