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明朝的“大禮議”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禮儀之爭究竟誰是正確的

明朝的“大禮議”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禮儀之爭究竟誰是正確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禮議由武宗暴亡所引發,在內閣首輔楊廷和的策劃下,變通辦法,選取武宗堂弟明世宗(朱厚熜)繼統。但在世宗稱帝后,楊廷和非要把武宗和世宗的堂兄弟關係變成親兄弟關係,於是,一場長達數年的大禮議便開始了。世宗即位意味着永樂以後明代歷史長河中最大的政治撕裂,而伴隨出現的大禮議則是新舊勢力政治的綜合較量。

明朝的“大禮議”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禮儀之爭究竟誰是正確的

正德二年(1507年)年秋八月,朱厚熜生於興王邸。朱厚熜是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興獻王朱祐杬次子,封國在安陸州。

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王薨,諡號“獻”。以世子身份居喪並決策封國政務。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尚未除服,明武宗特旨令其襲封。五天後(三月十四日),明武宗駕崩,那時,朱厚熜尚未正式受封。明武宗無嗣,而明孝宗也無其他皇子在世,皇太后張氏(孝康敬皇后)與大學士楊廷和(朱厚熜未至京師前,楊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天)攝理國政,根據《皇明祖訓》中所說的“兄終弟及”的原則,於三月十五日派定國公徐光祚、壽寧侯張鶴齡、駙馬都尉崔元、大學士樑儲、禮部尚書毛澄、太監谷大用等前往安陸迎接朱厚熜,到京師即皇帝位。三月二十六日徐光祚等抵達安陸(谷大用先期至,朱厚熜不許其私謁)。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初一,拜別其父陵墓,次日辭別母妃啓程。四月廿二,朱厚熜抵京師,止於郊外。當時朝廷官員就有關於以什麼禮儀迎接興獻王世子朱厚熜的爭論。禮部尚書毛澄根據楊廷和的授意,定議以皇太子即位的儀式。

  經過

  繼嗣、繼統之爭

大學士楊廷和曾幫明武宗起草遺詔。遺詔的內容是以明武宗武宗的語氣表示“:“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

明武宗之母慈壽皇太后頒發的懿旨:“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

其中,“嗣皇帝位”四字最爲關鍵。朱厚熜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楊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的方案(由東華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基。但未行,最後是由皇太后令羣臣上箋勸進,朱厚熜在郊外受箋,當天中午,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詔書曰:“奉皇兄遺命入奉宗祧”。以第二年爲嘉靖元年。

四月廿七,年僅十五歲(十四周歲)的明世宗下令羣臣議定明武宗的諡號及生父的主祀及封號。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爲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漢朝定陶恭王劉康(漢哀帝生父)和宋朝濮安懿王趙允讓(宋英宗生父)先例,認爲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尊奉正統,要以明孝宗爲皇考,興獻王改稱“皇叔考興獻大王”,母妃蔣氏爲“皇叔母興國大妃”,祭祀時對其親生父母自稱“侄皇帝”。另以益王次子崇仁王朱厚炫爲興獻王之嗣,主奉興王之祀。五月初七,禮部尚書毛澄和文武羣臣六十餘人將此議上奏皇帝,並聲稱朝臣中“有異議者即奸邪,當斬”。

對明世宗而言,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雙方產生僵持。少年天子明試圖優撫楊廷和,並向毛澄厚贈黃金,欲使其改變主意,但兩人都不爲所動,幾次下詔尊加其父徽號也被楊廷和等大臣封還。但毛澄亦修改意見,認爲將來朱厚熜有子時,可以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爲興王,繼承其父親的王統。

明朝的“大禮議”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禮儀之爭究竟誰是正確的 第2張

  奉迎世宗生母禮節之爭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初三,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支持明世宗,認爲明世宗即位是繼承皇統,而非繼承皇嗣,即所謂“繼統不繼嗣”,皇統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繼,而且漢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預先立爲太子,養在宮中,實際上已經是過繼給漢成帝和宋仁宗,“其爲人後之義甚明”。張璁建議明世宗仍以生父爲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明世宗見此奏章後大喜說:“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當時楊一清居家見張璁疏說:“張生此議,聖人復起,不能易也。”王守仁也“心喜其說”《國史傳》評論:張璁此論“出所真見,非以阿世”。但張璁微末之身人單勢孤,難以動衆,明世宗唯有先行妥協。但在奉迎生母蔣妃入京的禮儀上,明世宗堅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禮,遭到楊廷和反對後痛哭流涕,表示願意辭位,奉母返回安陸,楊廷和無奈之下只得讓步。當年十月,明世宗以皇太后禮迎母親入宮。

當時,湖廣總督席書曾草擬奏疏,附和張璁、霍韜的意見,稱興獻帝宜定號皇考興獻帝。吏部員外郎方獻夫上疏,提出“繼統不繼嗣”之論。但兩封奏疏沒能上呈。

  再起紛爭

被貶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張璁與同僚桂萼等又上疏重提舊事。明世宗下旨詔兩人入京,在“繼嗣派”策劃暗殺張璁與桂萼之時,明世宗封兩人爲翰林學士,專負責禮儀事項。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明世宗召集羣臣集議,楊廷和見明世宗有意變更前議,上疏請求致仕。此時,朱厚熜的地位已穩固,早已厭惡楊廷和跋扈難制,就順水推舟,同意楊廷和致仕歸裏。

此時,頗感羣龍無首的禮部尚書汪俊醞釀再一起集體諫諍。適逢主事侯廷訓據宗法作《大禮辨》,吏部尚書喬宇等人遂據此率羣臣近兩百五十人一同進言,反對明世宗以興獻王爲皇考。明世宗不悅,下令更多的官員參與進議論中來。於是,給事中張翀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鄭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鄒守益等,也都抗章力論。狀元唐皋也上疏說:“陛下宜考所後以別正統,隆所生以備尊稱。”表面上是在調停,實際上傾向於反對。因爲鄒守益是王陽明的大弟子,唐皋是前朝狀元,在朝中都屬於影響較大的文臣,明世宗因此惱羞成怒,此次進言之人均被斥責、罰俸甚至罷黜。最後,汪俊等只好妥協:“於興獻帝、興國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備尊稱。”

明朝的“大禮議”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大禮儀之爭究竟誰是正確的 第3張

  結果

  參見:左順門案

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明世宗無奈之下,勉強同意稱父親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母親爲“本生母章聖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憲宗貴妃)爲壽安皇太后,孝宗皇后爲“聖母昭聖慈壽皇太后”,明武宗皇后爲莊肅皇后(孝靜毅皇后)。“本生”二字實際上只是承認了嘉靖皇帝的生物學父母,但宗法上他還是需要稱孝宗爲“皇考”,稱張太后爲“母后”,事實上還是被過繼到了孝宗名下(這一點可以參照清朝的光緒帝,他的生父奕譞被稱爲“本生皇考醇賢親王”,生母醇親王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被稱爲“皇帝本生妣”,而其本人已被過繼與文宗咸豐帝爲子,需稱文宗爲“皇考”,稱慈安、慈禧兩宮皇太后爲“母后”)。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二日,明世宗詔諭禮部,十四日爲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羣臣譁然。正逢早朝剛結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導衆人道:“憲宗時,百官在文華門前哭請,爭慈懿皇太后(孝莊錢皇后)下葬禮節,憲宗聽從了,這是本朝的舊事。 ”楊廷和之子、狀元楊慎亦稱:“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堅守節操大義而死,就在今日。”隨後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等在金水橋南攔阻挽留羣臣,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等又號召羣臣。隨後兩百餘位朝廷大臣在左順門跪請世宗改變旨意。

明世宗在文華殿聽聞門外哭聲震天,命太監傳諭大臣們退朝,但羣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圖迫使明世宗屈服。楊慎等人撼門大哭,“聲震闕庭”。朱厚熜震怒,令錦衣衛逮捕爲首者八人,下詔獄。此舉令其他人更爲激動,衝至左順門前擂門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八十六人停職待罪。七月十六日,明世宗爲母親上尊號“章聖慈仁皇太后”。七月二十日,錦衣衛請示如何處理逮捕的大臣,明世宗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左順門廷杖後,反對議禮的官員紛紛緘口,爲時三年的“大禮議”以朱厚熜獲勝告終。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