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陶淵明的故事,青年時代的陶淵明是什麼樣子?爲何貧困交加死去?

陶淵明的故事,青年時代的陶淵明是什麼樣子?爲何貧困交加死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陶淵明的故事,青年時代的陶淵明是什麼樣子?爲何貧困交加死去?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陶淵明的故事,青年時代的陶淵明是什麼樣子?爲何貧困交加死去?

第一節 青年時代

陶淵明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隱逸詩人之宗”。他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他有濟蒼生、復故土考由豪情壯志,卻又因不肯爲“鄉里小兒”折腰而。“歸去來”,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他生性疏懶、嗜酒成癖,但又常常元錢買酒,於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淵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話;他的詩文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名氣,但在唐宋之後,卻受到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成爲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峯。

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是當時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也做過安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之女,尤其是其外祖父孟嘉對陶淵明的影響很大。

陶淵明八歲喪父,其生活更貧困,與母親和妹妹相依爲命。雖然生活很貧苦,但因家庭教育優良,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了大量的書,包括《老子》、《莊子》、“六經”,以及文、史、神話、小說等等。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曾把自己描繪爲“閒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冥合。

青年時代的陶淵明也曾有過遠大的志向,他曾回憶道: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第二節 辭官還鄉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其親人衰老、家境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陶侃像沒過幾天就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也是“辭不就”,自此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有一次,他對朋友說:“我想過恬淡的生活,現在我出去做官,是爲了隱居積攢一些衣食之資,不知可以嗎?”當權者聽說後,馬上派他去做了彭澤縣令。縣裏撥給他的幾畝公田,他全部用來種植了釀酒用的秫谷,說:“能讓我每天有酒喝就足夠了!”妻子不同意,於是他便拿出一半的土地種植粳稻米,另外一半則種植秫谷。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之後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裏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爲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就辭去了彭澤縣令這個官職,返回故里。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過官,從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第三節 桃花源

陶淵明四次辭官之後,選擇了歸隱,這主要是他愛好自然的天性所驅使和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陶淵明像陶淵明從小就喜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的田園生活。他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等詩句,可見,陶淵明在正式歸隱之前,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強烈地呼喚着他“歸去來”。當他奔波於公事時,這個聲音在呼喚;當他沉思冥想之際,這個聲音也在呼喚。最後,他終於實現了歸隱田園的願望。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歸隱的主要原因,而客觀原因則在於,他對當時的社會腐敗很不滿。他所處的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他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

自真風告逝,大僞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己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歸’之嘆,三閭發‘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英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

詩人在這裏指出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譽毀,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沒有出路的。要想保持高潔的品性,延命於亂世,便只有隱居這一條路了。

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環境十分優美,引人入勝。“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小山口進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裏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間道路縱橫交錯,井然有序;村舍中雞鳴犬吠不絕於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間辛勤地勞作,老人和小孩在一邊怡然自樂。整個桃花源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給自足。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努力耕種。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陰了,五穀能及時種植,不違農時。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也能夠“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所有的收成都歸自己所有,而且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雜稅。另外,這裏沒有兵丁、官吏,不見商業、學校,完全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人人平等、共同勞作、崇尚人性,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這就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樣一個淳樸、安樂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根本實現不了的。他只是希望在他隱居的狹小的生活範圍內,能找到心靈的安寧。

第四節 歸去來

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崇尚自然的本性,使陶淵明最終選擇了歸隱之路。在辭官歸隱時,詩人作《歸去來兮辭》,表明了自己要從官場之中退出的決心和志向。

文章中所提到的田園,在陶淵明的潛意識中,應該是人類生命的根,是自由生活的象徵。田園快要荒蕪了,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歸去來兮,是田園的召喚,也是詩人本性的召喚。這個召喚的聲音是那樣的強烈,那樣的震撼人心,使得詩人歸心似箭,迫不及待地乘上小船、迎着輕風,日夜兼程地往家裏趕,惱恨晨光熹微,不見歸路。

熬過了漫漫長夜之後,終於看到了自家簡陋的房子,詩人高興得竟然跑着回家。兒女們在門口迎候,庭院中的小路已漸荒蕪,只有自己所種的鬆菊依然傲立於荒園之中,使詩人感到欣慰無比。抱着最小的孩子走進屋裏,看見酒樽裏已經倒滿了酒,這分明是妻子的一片柔情。詩人取酒自斟自飲,看着家中的一切,心裏感到踏實、安寧。

歸隱之後的陶淵明每天都做些什麼呢?從他歸隱之後所作的詩文中,我們可以得知,此時的詩人忙於耕種、交遊、飲酒,過着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

歸隱之初,詩人“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歸園田居·其一》)。然後詩人又利用“方宅十餘畝”,蓋起了“草屋八九間”,還在房後種植柳樹、榆樹,房前栽桃樹、李樹。詩人這隻長久被關在籠中的鳥兒,終於隨心隨性,復歸自然了。

從那以後,詩人便開始了耕種生活,在《歸園田居·其三》中,詩人寫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因爲雜草旺盛,豆苗稀少,他便一早起來就去剷除雜草,到了晚上才扛着鋤頭回來。艱苦的農耕生活並沒有使詩人灰心喪氣,詩人反而因爲這種生活沒有違背歸隱的初衷而心情坦然。

爲了更好地進行農耕,詩人還和村中的農民交往、聊天、請教經驗。而這種生活,讓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飲酒是陶淵明最大的嗜好。他每天都離不開酒,而且他的詩句中,幾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還專門寫了二十首《飲酒》詩。如“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歸園田居·其五》),“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十二首·其二》)等等。

陶淵明嗜酒成癖,世人皆知。江州刺史王弘久慕其盛名,千方百計地想要結識他,卻總也請不到他。有一次,陶淵明去廬山遊玩,王弘知道之後,便請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在半路上備下酒宴邀請他。陶淵明當時正患腳疾,王弘便讓他的下屬和兩個兒子用肩輿擡着他。他們正在路上時,遇見了龐通之,陶淵明欣然下輿,和老朋友推杯換盞。一會兒王弘來了,陶淵明很歡迎他,兩人相處得很融洽,後來成了好朋友。

還有一個叫顏延之的人,在潯陽時,與陶淵明有頗深的交情。後來,顏延之做了始安郡,於是他每次路過潯陽時,都要到陶淵明家中去喝酒聊天,並且每次都要喝得酩酊大醉,常常耽誤公事。

有一次,顏延之在臨走的時候,給陶淵明留下兩萬錢,於是陶淵明把這些錢全都拿到酒館裏去,以便自己可以隨時取酒。

有一年重陽佳節,陶淵明已經九天九夜滴酒未沾了,於是就到屋外的菊花叢中呆坐着,摘菊盈把,品其芬芳,以此來排解無酒可飲的痛苦。陶淵明偶一擡頭,遙望遠處,看見一個穿着白色衣服的小吏走過來,原來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來給他送酒的,不禁心花怒放,歡喜異常。陶淵明取過酒來,一口氣把酒喝完,大醉而歸。

陶淵明性格寬厚,只要家裏有酒,拜訪他的人無論貴賤,他都會拿出酒來與客人開懷暢飲。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會告訴客人:“我醉了,想睡覺了,你可以走開了!”由此可見陶淵明的率直和自然。有時,在酒釀熟時,陶淵明會解下頭上的葛布漉酒,即給酒過濾。過濾完後,他就重新把葛布戴回頭上去,後來人們就用“淵明漉酒”、“漉酒葛巾”來形容嗜酒之深或超脫率真的氣度。此外,陶淵明雖然對音律一竅不通,但卻有一張無絃琴,每當喝到興頭上時,他便作出撫琴的樣子,而且還邊“撫”邊歌,以表達自己的心情,他說:“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後人遂以“無絃琴”、“陶琴”表示意趣高雅。

如果這種有酒有朋友、衣食無憂的生活一直持續下去,那陶淵明可以說是“快樂似神仙”了。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戰亂頻繁,加之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歉收,陶淵明的生活極爲貧困。在他四十四歲那年,居所失火,詩人的生活更是每況愈下,連溫飽都發生了問題,但他毫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在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享年六十三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