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唐朝建立後,與三國都保持和好姿態。三國的國王都接受李淵的冊封。保持三國力量均衡,防止一方做大是唐朝的“外交策略”。但是,高句麗不安分,想要稱霸朝鮮半島。公元643年,新羅善德女王傳書唐朝,說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請求唐朝援助。唐太宗派使者前往調停,要求高句麗和百濟停止對新羅的進攻。但高句麗對唐太宗的命令置若罔聞,依舊攻打。唐太宗大怒,決定“教訓”高句麗。大將李績、大臣長孫無忌都支持唐太宗的決定。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

644年,唐太宗派閻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饒州(今江西上饒)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籌建400艘軍船,開始籌備進攻。這年冬天,唐太宗帶着大批官員和皇太子李治離開長安向唐與高句麗的邊境進發。當時,長孫無忌、李績、李道宗隨太宗出征,而房玄齡和李大亮則留守都城長安,處理軍需和國家政務。

唐太宗對這場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他認爲隋煬帝沒有做成的事情他一定可以做成。但是,這次征討也和隋煬帝的征討一樣失敗了。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 第2張

在進攻安市城的時候,唐軍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高句麗軍隊頑強抵抗,雙方陷入對峙狀態。隨着冬天的臨近,天氣愈來愈惡劣,而後勤供給也開始匱乏。不得已,唐太宗於645年10月13日下令撤退。在過遼河的時候,軍隊遇到了泥沼,行軍困難。在填平泥沼的過程中,有的士兵陷入泥潭被淹死,而很多士兵則被凍死。看到哀鴻遍野的場景,唐太宗很後悔發動這場戰爭,曾說要是魏徵還活着,一定會勸阻他不要發動這場戰爭。

其實,唐太宗親征並非無人阻止,當時諸遂良曾上諫反對,房玄齡也不同意。可是唐太宗信心滿滿,根本聽不進去。

回到長安後,唐太宗對不聽話的高句麗始終耿耿於懷。647年,他又開始籌備進攻事宜,並派牛進達和李海岸從海上攻打遼東半島南部,派李世勣和孫貳朗從陸路穿過遼河襲擊高句麗。可是海陸兩軍都蒙受損失,毫無進展。648年,唐太宗再派薛萬徹和裴行方從海上攻擊高句麗。並準備於在649年親率30萬大軍摧毀高句麗。

房玄齡,爲何“臨死上諫”反對唐太宗征討高麗?是很多人要的問題? 第3張

648年,房玄齡舊疾復發。唐太宗非常關心他,派最好的醫生爲他診治。可絲毫不見效果。已經七十歲的房玄齡明白自己大限已到,便對幾個兒子說:“我已經快不行了。皇帝厚愛房家,我不能辜負他的恩澤。現在天下承平,唯獨征討高麗不止。皇帝心意已決,大家都不敢犯顏進諫。我不想銜恨入地,請你們爲我準備筆墨,我將抗表進諫。”

在諫表中,房玄齡認爲征討高麗勞民傷財,於國不利。“願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誡,(停止征討)以保萬代巍巍之名。”

唐太宗看了諫表,感嘆說,房玄齡真是忠臣,身患絕症仍舊心懷國家。

房玄齡死後,唐太宗給他的兩個兒子升了官,賜諡號“文昭”,陪葬昭陵。649年,唐太宗病重,他在去世前終於採納了房玄齡的建議,取消進攻高麗的計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