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朝實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來幹嘛的?

明朝實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來幹嘛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所謂“廷推”,是明朝實行的一種獨特的朝臣任用制度,一般用於朝廷高級官員人選的確定。其形式是在朝中某高級官員因罷免或致仕等原因缺位時,召集在京的六部九卿三品以上官員開會,討論出若干有資格繼任的候選官員,按照貼合度排出先後名次,然後提交給皇帝來確認最終的人選。這種帶有一定選舉性質的制度讓現代人感覺比較先進,在很多描寫明朝朝廷政治的小說中都曾圍繞廷推來推進情節的發展,很多明粉更是對這一制度對皇權的約束大加讚賞,認爲不遜色於同時期歐洲的議會選舉。那麼廷推制是怎樣誕生的呢?它真的能對至高無上的皇權進行有效地制約嗎?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實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來幹嘛的?

其實廷推的確反映了明朝文官政治的成熟,而且它只是當時文臣們議政制度的一種,明朝中後期的文臣不僅在推選官員時有自己的發言權,而且在各種國家大政上都有反映自己意志的需要,併爲此設立各種制度:中低級官員的任免是吏部的職責,對一些低於三品的重要官職,吏部內部有所謂“部推”,也就是有吏部尚書、侍郎會同分管各司的主事郎中們集中會議,討論出適合的候選人,最後由尚書本人決斷;而針對朝廷大事,六部尚書和侍郎、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國子監祭酒,在加上內閣大學士,坐在一起拿出解決方案報請皇帝審覈批准,在人事方面的這種會議就是“廷推”,其他方面的事項,就叫做“廷議”。

無論廷議還是廷推,實際召開的時候並不多。前者主要討論立儲君、國家大典、邊境變故等重大事務,而後者主要是決定三品以上官員的人選,而且是爭議較大的情況纔有必要。這樣的制度在明朝初年的太祖、成祖時期是不可想象的,朱元璋父子那樣的強勢帝王是完全的大權獨攬,哪怕是仁宣時期也少有這樣的例子,直到英宗之後文臣勢力大漲,後來幾任帝王又相對平庸倦政,才使得本來高度集中的皇權被文臣們撕開了一個口子。不過直到弘治之後,這樣的制度才真正成爲了慣例,並且在明朝中後期的政治生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儘管如此,廷推或廷議後文官集團只是向皇帝本人提供解決事情的方案建議、或者是大家斟酌出來的適用人選,最終的裁決權始終由皇帝本人掌握,而且皇帝也是完全可以對大臣們的方案和人選置之不理,憑個人喜好來進行決策的。雖然說皇帝完全駁斥羣臣的建議這種情況不多,但是皇權本身的至高無上是毫無疑問的,能否採納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採納完全取決於皇帝本人的個性。也就是說,這樣的制度在形式上雖然對皇權有一定的制約能力,但並沒有打破古代中國的傳統,和真正的議會政治還差得遠。

明朝實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來幹嘛的? 第2張

而主導廷推或者廷議的是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們,因爲明初朱元璋徹底廢除了宰相這一職位,最初的大學士們官位不過五品,僅僅只是皇帝的顧問機構,直到仁宣之後三楊執政時期才讓大學士們以兼職各部尚書的形式實際上獲得了相權。不過大學士畢竟不是真正的宰相,他們的權限比起唐宋以前可以和天子坐而論政的宰相們差得遠,所有事務理論上都要上報給皇帝覈准。明朝文官們竭盡全力取得的施政權力仍然不夠徹底,而且由於沒有獨立的相權,皇帝的日常施政行爲很多又被他轉交給後廷的宦官們,這讓明朝的廷推廷議等體制看起來先進,發揮的作用卻非常有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