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裕曾經兩度北伐,後世是怎樣評價他的?

劉裕曾經兩度北伐,後世是怎樣評價他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裕兩次北伐,前後滅南燕,破北魏,亡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後關中雖得而復失,但黃河以南盡入南朝版圖,“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江淮流域得到保障,爲劉宋永初和元嘉年間,休養生息,出現“餘糧息畝,戶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爲取得較大成果和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北伐。

劉裕曾經兩度北伐,後世是怎樣評價他的?

司馬光敘述劉裕北伐成功後匆忙東歸,關中復失時,大發感嘆:“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艱難,失之造次,使豐、鄗之都復輸寇手。荀子曰:‘兼併易能也,堅凝之難。’信哉‘。不像司馬光只是大發感嘆,王夫之一言點破了長安得而復失的原因:“劉裕滅姚秦,欲留長安經略西北,不果而歸,而中原遂終於淪沒。

史稱將佐思歸,裕之飾說也。……夫裕欲歸而急於篡,固其情已”。但王夫之仍然肯定了“裕之北伐,非徒示威以逼主攘奪,而無志於中原者,青泥既敗,長安失守,登高北望,慨然流涕,志欲再舉”;他還將劉裕與曹操相比較,稱其用人雖有不足,而“爲功於天下,烈於曹操”。顯然也包括了對劉裕北伐成功的肯定。

劉裕曾經兩度北伐,後世是怎樣評價他的? 第2張

呂思勉則認爲劉裕急急篡位的說法只是史家附會王買德的話說:“宋武代晉,在當日,業已勢如振槁,即無關、洛邑之績,豈慮無成?苟其急於圖,篡平司馬休之後,逕篡可矣,何必多伐秦一舉?武帝之於異己,雖雲肆意翦除,亦特其庸中佼佼者耳,反之子必尚多。劉穆之死,後路無所付託,設有竊發,得不更詒大局之憂?

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則武帝之南歸,亦不得訾其專爲私計心也。義真雖雲年少,留西之精兵良將,不爲不多。王鎮惡之死,在正月十四日(應爲十五),而勃勃之圖長安,仍歷三時而後克,可見兵力實非不足。長安之陷,其關鍵,全在王修之死。義真之信讒,庸非始料所及,此尤不容苟責者也。”

根據裴子野《宋略.總論》記載:劉裕曾計劃在422年出征北魏,結果422年五月劉裕病卒,北伐取消。因此,劉裕如果北伐僅僅爲了篡位,他何必登基之後還有意北伐。

同時裴子野還考證出,劉裕攻克長安時已經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計劃:即先聯合西涼(漢人)前後夾擊北涼和西秦,滅掉這兩國之後,再同西涼一起對付夏國(匈奴人),滅掉夏國後,再聯合遼東北燕(漢人),三軍齊發進軍北魏,肅清河北,統一大業就此完成。若非,後方生變,加之劉裕滅後秦時,以致暮年,恐怕就不會有南北朝了。

總的來說,自永嘉之亂以來,北方被五胡侵佔,華夏文明岌岌可危。劉裕之前的東晉幾次北伐都無一成功,戰果寥寥。而劉裕一改南方漢人羸弱的局面,大舉北伐,橫掃中原,戰爭波及今天的安徽北部,湖北北部,山東全境,河南全境,陝西全境,山西南部,戰爭規模之大,遠超此前的任何一次北伐。

而且取得的勝利是巨大的,是中國割據時代,由南方政權北伐中唯一一個收復故都,取得最大成果的北伐,後關中雖失去,但自潼關東至青州,約即今天的陝西東部,河南全境,山東全境成爲南朝的疆土。後來宋魏間戰爭,多在這些土地上進行,使長江流域得到較爲長期的安靜。

劉裕北伐最大的功績在於使得漢族政權真正得以穩固,華夏文明得以延續,其取得的功績不容抹殺。正如宋朝史學家何去非所言“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靈寶於舊楚,定劉毅於荊豫,滅南燕於二齊,克譙縱於庸蜀,殄盧循於交廣,西執姚泓而滅後秦,蓋舉無遺策而天下憚服矣。北方之寇,獨關東之拓跋,隴北之赫連耳。方其入關,魏人雖強,不敢南指西顧以議其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