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有個組成部分不得不提,便是酒文化。自大禹時期就有了用果子釀酒的記載,一路延續幾千年,成爲中國特色。

自古君臣皆是人,日常交往中難免要碰上宴飲酒局,歷代性格迥異的帝王碰上同樣不同的臣子,在酒桌上出現幾則軼事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咱們就淺談幾條供看官欣賞。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孫皓 網絡配圖

 1、飲酒查人型

身爲皇帝,最關心的便是自己治下國家是否穩定,座下臣子是否聽話,三國吳主孫皓便想出用喝酒考驗大臣的主意。

他時不時地邀請大臣們一同來飲酒,並立下規矩:“率以七升爲限”。同時,每人身後都有監酒官,誰不喝醉就要捱打。

話說“酒後吐真言”,大臣醉酒之後所言所行都由監酒官記錄,孫皓以此來判斷大臣是否忠於自己,一旦有人牢騷滿肚,隔天便有性命之憂。不僅如此,孫皓還喜歡帶着寵侍取樂醉酒的大臣,一時間東吳朝堂烏煙瘴氣。

有個叫韋昭的臣子看不慣孫皓這般戲弄,每次都是以茶代酒,碰上孫皓這樣的昏君結果可想而知。韋昭最終以“不奉詔命,意不盡忠”的罪名被捉拿下獄。

同樣的故事也出現在南北朝,宋孝武帝效仿孫皓的伎倆宴請大臣,沈懷文因爲“素不飲酒”堅決不喝,而且不能容忍這昏君戲弄大臣,最後被皇帝賜死。

有如此的皇帝,國家可想而知,一個被滅國,一個把國家折騰一空。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2、意外收穫型

楚莊王身爲春秋五霸之一,其胸襟和氣度自然非常人可比。有次他召集大臣飲酒,喝到高興之時讓自己的寵妃出來給座下大臣們倒酒。

正在觥籌交錯之際,一陣邪風襲來把屋中所有蠟燭都吹滅了,大殿頓陷一片漆黑之中。這時愛妃許姬偷偷跑到楚莊王身邊說道:“大王,剛纔有個將軍膽敢調戲我,我抓下他頭盔上的帽纓,請大王一會兒處罰頭盔沒有帽纓的無禮之人。”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第2張

  楚莊王 網絡配圖

楚莊王聽了,卻傳令不要馬上點燃蠟燭,同時要求所有列席將軍扯掉自己頭盔上的帽纓。當大殿恢復光明之後,滿眼都是戴着禿頂頭盔的將軍,哪裏去找調戲王妃的人。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楚莊王因爲指揮失誤陷入了晉軍重圍。這時一名將軍奮力拼殺,幫助王駕衝出一條血路,最後楚軍大勝。楚莊王根本就不認識他,訝異地問:“我德行淺薄,又不曾優待於你,你爲什麼如此爲我拼命?”那大軍大聲答道:“三年前,正是大王您的寬宏大量才讓我免於刑罰!我就是那晚被王妃薅去帽纓之人哪!”

有如此睿智的統治者,楚國強盛也就不奇怪了。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3、力挽狂瀾型

說了半天酒桌上君王的故事,也就不能不提處於另一方的臣子。上文說到的臣子有因酒喪命的,下面就談談幾個因酒得福的。

晉朝太宗時期,有個大臣叫魏元孚,長得那叫一個隨便。不僅個子矮,而且臉盤癟,頭頂還有片地中海,形象醜到了皇帝都注意的程度。

晉太宗問別的大臣,這魏元孚如此之難看,誰讓做的官。臣子回答因爲他文采好,所以先帝就把他提拔上來了。皇帝存心想彆扭魏元孚,繼續問:他有什麼缺點沒有?答曰:好貪杯。皇帝大喜,曰:善!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第3張

  晉太宗 網絡配圖

於是,晉太宗特意命人在偏殿準備了一桌酒席,指定魏元孚參加。同時皇帝讓太監抱上來十幾個酒罈子放在正殿的桌子上,每個酒罈上面還頂了個帽子,其形狀特別像魏元孚的臉。

大臣們在偏殿吃酒席,聰明的自然揣摩出皇帝的心思,他們拼命地向魏元孚敬酒,等着他出洋相好逗皇帝開心。這魏元孚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不是個傻子,他看出情況不對,於是喝一陣酒就假裝上廁所,把酒全吐出來,再回去接着喝。

等酒席撤去,魏元孚被宣上殿,只見房間裏整齊的擺放着那些酒罈子。這實在太像魏元孚了!晉太宗和大臣們被逗得前仰後合,想看看魏元孚到底怎麼辦。

這老魏卻一臉嚴肅,指着那些酒罈子,大聲說:“哎呀,這不都是我的兄弟嗎?大膽無禮的傢伙們,怎敢跑到大殿上排隊站着,趕快跟我回家!”一邊說一邊把酒罈子逐個搬走了。這一奇葩舉動讓皇帝更開心了。

事情還沒完,把酒罈子運回家的魏元孚馬上放出風去,說皇帝賞賜給自己十幾壇御酒,他願意把美酒換錢接濟窮苦百姓,還說這都是當今聖上的功德。

此事很快傳進了晉太宗耳中,完美的處理手法讓其拍案叫絕:“這魏元孚真是太聰明瞭,人不可貌相啊!”從此,在晉太宗在位的50餘年間,魏元孚盡得重用。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4、機靈保命型

自古開國功臣都是讓人羨慕的角色,弄不好就要世襲罔替,子孫後代盡享榮華富貴。當然也有例外,就是在老朱治下,大批功臣在洪武年間被單程票送到地府居住,同時還被要求還帶上一家老小。偏偏有這麼一位,靠酒局僥倖保命。

郭英,明初功臣,有個哥哥叫郭興。你或許還不知道是誰,只要記住朱元璋另起爐竈單幹的時候,身邊只帶了24個人,其中就有他兄弟倆。

這24個人中,有徐達湯和等開國六公,也有一衆開國侯爵,史稱“淮西二十四將”。不僅如此,他的妹妹還嫁給了朱元璋封爲寧妃。

郭英這個人淡泊名利,就好飲酒,給他大官都不願做。這樣的性格讓朱元璋十分喜歡,有時就把這大舅哥叫來喝酒。有一次,郭英喝多了手舞足蹈,頭髮弄得亂七八糟。

喝酒有門道,古人與老闆喝酒那都是講策略的! 第4張

  郭英 網絡配圖

朱元璋看他儀態不整,就訓斥了幾句。誰知醉酒的郭英順着皇帝往下說:“我也最煩這亂糟糟的頭髮,剃成光頭最好。”這就闖了大禍了!朱元璋之前當過和尚,最討厭別人說光頭。當時酒席不歡而散。

郭英酒醒之後,想起來自己說的胡話,爲了補救他真的去寺廟剃成光頭當了和尚。之後朱元璋藉着胡惟庸案清理功臣,郭德成卻因遠離廟堂而逃過一劫。要知道,他的哥哥郭興都在這次清算中被削除了爵位。

5、最後的最後

要說君臣飲酒,最爲著名的恐怕就是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了。宋太祖仁德,酒席上一番話少了日後的血流成河。這也應該是趙匡胤的高明之處了。

然而,說東道西,無論霸道的孫皓、戲謔的晉太宗亦或者是懷仁的趙匡胤,在酒宴上制服羣臣的並不是美酒,而是皇帝的淫威。

時過境遷,當下時局仍然飲酒盛行。但這不是萬能之物,很多人都想在酒桌上解決問題,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要知道,有的人陪同飲酒,儘管不勝酒力,還要頻頻舉杯,一飲而盡,所謂給你面子,亦只是攝於你的權勢,不必自我感覺良好。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