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鴻章對黑社會有多狠,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李鴻章作爲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在他生前死後備極榮辱。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人們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欣賞他的人,把他捧得縮地戡天,稱他是"東方俾斯麥";厭惡他的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和"賣國者"秦檜相提並論。

他的政敵梁啓超卻在他死後一個月爲他寫了傳,說他"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又稱讚他"以一人敵一國",給了他公允的評價,也爲他的遭遇和生不逢時感到惋惜。

李鴻章的前半生可謂備極殊榮,他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爭中,軍功卓著,後來又發起和領導了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但隨着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代簽了《馬關條約》,他的地位和聲譽也由此一落千丈,被人罵爲"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他也逐漸被清政府"冷藏"和邊緣化,1895年至1899年,他所任都是諸如出訪歐洲和治理水患的官職,無法參與到國家大事的決策中。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第2張

1899年,李鴻章被慈禧太后重新啓用,任命他爲全國的商務大臣,總管國內外商業貿易事宜,不久又委任他爲兩廣總督,總管兩廣所有事宜。關於李鴻章赴任兩廣總督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慈禧想要廢掉光緒帝,再立新君,因此特派李鴻章南下廣東試探外國人的態度,而李鴻章也趁此東山再起,重任封疆大吏。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第3張

另一種說法是慈禧太后派李鴻章到廣東是爲了緝拿康有爲、梁啓超等革命餘黨,然而李鴻章在到廣東後,對此事並不熱心,甚至私底下和康梁、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還有聯繫,1900年7月,在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後,身爲兩江總督的李鴻章還宣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和東南各封疆大吏及外國列強達成"東南互保"的協議。

當時的廣東形勢複雜,盜匪猖獗,對清政府和洋人都是不容忽視的威脅,另外清政府在經歷戰敗賠款後,也急需提高財政收入,派遣李鴻章到廣東,一則是爲了治理匪患,二是爲了提升清政府財政收入,以穩定其統治。

當時廣東的黑惡勢力之猖獗,張之洞在1885年任兩廣總督期間,曾上書提到:"粵東山海交錯,民情獷悍,盜匪之熾,甲於他省。"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第4張

1897年,《申報》、《廣東日報》、《知心報》等報紙也紛紛提到廣東的盜賊問題,《知新報》中說道"地球各國,盜賊之多,以中國爲最;中國盜賊之多,以廣東爲最。"《廣東日報》上的《說賊》一文中說道:"今日廣東,賊之密佈如棋局,遍地皆賊,官無文武,皆以防賊爲慮;家無貧富,皆以防賊爲慮。"可見當時廣東黑惡勢力的嚴重性。

廣東的黑惡勢力之所以如此猖獗,也是歷史的遺留問題。

一是明朝亡國後,許多遺民移居到沿海地區,以"反清復明"爲口號,結成祕密社團,後來逐漸演變成黑社會。二是廣東位居沿海,得風氣之先,經濟發達,思想開放,又遠離京城,許多反政府的革命黨都興起於廣東。另外,廣東的賭博業發達,更進一步滋生了黑惡勢力的發展,他們強徵暴斂,收取保護費,開設"黃賭毒",形成龐大的黑色經濟鏈,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和清政府的統治,甚至公然和政府叫板,劫掠謀殺外籍人士,外國政府也趁機不斷施壓。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1990年12月,李鴻章以77歲高齡赴任兩廣總督,開始了他雷厲風行的"打黑除惡"行動。

打黑首先需要的是資金,此時的清政府歷經割地賠款,資金上已經入不敷出,李鴻章只能自己解決資金問題,於是他下令全面開放廣東的賭博業,使其合法化,由政府發放執照,以籌措經費,在其幕僚劉學詢的幫助下,制定出了一套打黑方案。劉學詢在廣東辦闈姓彩票多年,屬於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對李鴻章的幫助不小。

李鴻章對黑社會到底有多狠 歷時半年平均每個月殺近萬人 第5張

解決了經費問題後,李鴻章開始武裝起自己的打黑部隊,先是在本地整頓團練、保甲,在各鄉縣之間大力掃黑,還成立了專門的掃黑機構,也就是緝捕總。光緒二十六年(1900)3月14日,他還得到朝廷批准,有了將黑惡勢力人員"就地正法"的權利,開始了他歷時半年多的霹靂掃黑行動。

在掃黑行動中,李鴻章就地正法了多少人,歷史上並無準確數據記載,但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日記中提到:"1900年1月到7月,半年時間李鴻章處決的'黑幫人數'高達五六萬人。"平均每個月就要殺近萬人,實在是驚人的數字。

而經過李鴻章的治理,廣東的黑惡問題,也得了明顯的改善,"羣盜懾其威名,或死或逃,地方亦賴以小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