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南院大王在遼朝是個怎樣的職位?他的職責是什麼?

南院大王在遼朝是個怎樣的職位?他的職責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遼朝南院大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原著裏,蕭峯除掉了遼朝前南院大王耶律涅魯古之後,被耶律洪基冊封爲新的南院大王。按照書中的說法,這個職位可不得了。耶律洪基道:“南院大王的官位,在我遼國已是最高的爵祿。燕雲十六州固然屬他管轄,便是西京道大同府一帶,中京道大定府一帶,也具奉他號令。”

換句話說,《天龍八部》裏的蕭峯做的南院大王,其管轄地區,不僅佔據着遼朝經濟的核心區域,而且還坐鎮當時的遼朝南京,伺機進攻中原,是遼朝南征的第一統帥。

不過,小說歸小說,歷史上真正的遼朝南院大王雖然也算顯赫,但遠沒有這麼厲害。

南院大王在遼朝是個怎樣的職位?他的職責是什麼?

說起南院大王,首先就要說一說獨具特色的遼朝官制。

遼朝是契丹人所建立,而在歷史上,遼朝其實擁有兩套官制體系:北面官與南面官,前者掌管朝廷大政與契丹本部的事物,後者司掌遼朝境內的漢人州縣等事物。

早在唐朝時期,契丹人就已經活躍在了北方地區,唐滅以後,契丹已相當強大,後來的五代王權,也都難以與契丹相抗衡,比如後晉皇帝石敬瑭爲保住皇位,將燕雲十六州讓給了契丹,並稱契丹爲父國,契丹憑藉此機,建立了橫跨草原與中原漢地的龐大遼朝。

隨着遼的擴大,其境內的漢人數量迅速增加,由此帶來的矛盾也越來越多,遼朝得到燕雲十六州之後,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因爲燕雲十六州始終都是漢人爲主的地區,當地的漢人超過40萬戶,而遼朝腹地的契丹人也才10萬多戶而已,漢人反而成爲了遼的最大族羣。

在這種背景之下,遼朝太宗耶律德光推出了一項新策,也就是“因俗而治”,正式確立了“官分南北、以國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遼朝南北面官制之下,契丹人與其他遊牧族羣施行部族制,各部族在地方上逐級設置節度使司、詳穩司、相當於縣的“石烈”與相當於鄉的“彌裏”。而在漢人與原本的渤海國舊地,則實行州縣制,大致上採取唐朝舊制。

此外,北面官,也就是遼朝契丹人的官制,用人一律採取契丹人,掌握整個遼朝的軍政大事與緊要之務,是遼朝的最高權力中樞。之所以稱作北面官,是因爲遼人有崇拜太陽的習慣,喜歡向東,以左爲尊,王帳通常面向東方,而北部就是左側,也就是尊貴者。

北面官裏,大多又分成南北兩個不同部門,比如樞密院分成南北兩個,北樞密院執掌兵部,南樞密院執掌吏部,而北面官裏的南北樞密院,則是遼朝的中樞所在,因此也被稱作南衙與北衙,分掌軍政與民政。

南院大王,其實也屬於北面官的體系之內

南院大王在遼朝是個怎樣的職位?他的職責是什麼? 第2張

遼朝的北面官之下有衆多的下屬官署,其中有一個叫做“南大王院”,當然,也還有一個官署叫做“北大王院”,二者並立,南大王院設立南院大王、知南院大王事等等,北大王院設立北院大王、知北院大王事等等。

南大王院與北大王院都是遼朝北面官北樞密院之下的兩個下屬官署,南院大王是南大王院的最高首領,北院大王是北大王院的最高首領,這兩個機構的前身,是契丹遙輦八氏中的迭剌部裏的貴族羣體。

迭剌部與乙室部,這兩個部族都是契丹人興起早期最強盛的兩個部族,當年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就是迭剌部的首領,稱帝后的耶律阿保機爲了鞏固皇權,在922年將迭剌部分成了五院部與六院部兩個體系,兩部各置一名“夷離堇”作爲最高的統領。

之後,契丹受到漢化的影響不斷加深,爲了消除原本遼國繼後內過於原始的契丹部族痕跡,就把五院部改成了“北大王院”,六院部改成了“南大王院”,原本的“夷離堇”,則改稱了“大王”,南院與北院都有一名大王。

由於遼的境內除了契丹人,還有大量漢人,因此採取了雙軌的制度,在契丹分設南北兩套制度體系,而南大王院,原本就是從契丹部族中分割出來的,與北大王院都一樣屬於北面官體系。

實際上,南大王院與北大王院,分別執掌的是遼朝契丹部族的軍民之政,不同於宋朝樞密院與中書門下省並行執掌軍政,契丹的樞密院獨大,雖分南北,但位居宰相府之上,而南北大王院的地位,其實只是北樞密院的下屬機構。

因爲太重要,南院大王不是誰都能做的

南院大王在遼朝是個怎樣的職位?他的職責是什麼? 第3張

除了掌握契丹本部事務之外,南北大王院還負責皇帝平日出行的事宜,共同保衛皇帝的安全,而南北大王院的相關戍守士兵,都是皇帝從親信之中親自選擇的。

由於北院大王與南院大王的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南院大王,在遼朝歷代的南院大王的名單之中,全都是姓耶律的皇族中人,即便蕭氏一族是遼朝的後族,也沒有資格擔任,就更別說是漢人出任南院大王的職務了。

所以說,歷史上根本不可能有耶律姓之外的人擔任南院大王的職務,而真實的南院大王雖然在遼朝的確是顯赫之人,但也並沒有《天龍八部》之中所設定的那麼厲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