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魏晉玄學,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魏晉玄學之風盛行,玄學在社會中具有統治地位,儒學遭到壓制。而在門閥政治格局下的東晉,玄學仍然大行其道。東晉的士族,基本都有玄學功底。玄學是東晉的主流學術思想,在東晉門閥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學如何被玄學取代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成爲漢朝的主流學說,士人通過研習儒學踏入仕途。到了東漢,儒學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些以儒學起家的家族,發展成爲“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在朝廷和地方上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以經世濟民爲主旨的儒學發展遭遇困境。曹魏建立後,政權並不穩固,儒學依然沒有得到有力扶持,以研究老莊哲學爲主題的玄學,開始挑戰儒學的地位,特別是魏明帝時期,以王弼、何晏爲代表的玄學名士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早期玄學的理論基礎。曹魏後期,司馬家族明顯有謀朝篡位的趨勢,同時大肆剪除異己,一些玄學名士爲了避禍,便“不談國事、只談玄學”,醉心於玄學清談之中。此時玄學得到了明顯的發展。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當司馬家族篡魏立晉已成定局以後,玄學名士基本都歸附了司馬家族。西晉建立後,玄學開始對儒學形成壓倒性優勢。西晉士族承襲曹魏後期玄學之風,以玄學爲主題的清談非常盛行一些儒學世家開始向玄學士族轉變。

到了東晉立國江東以後,掌握朝政的士族,基本完成了由儒入玄的轉變。兩晉時期,如果儒學世家不轉向玄學,就無法產生爲世所知的名士,也就無法維持門閥不墜。這種現象在東晉更加明顯,皇權衰落、門閥當權。提倡“忠君愛國”的儒學顯然無法適應門閥政治,爲了適應東晉的門閥政治環境,原先的儒學世家,紛紛轉投玄學的懷抱。在東晉,士族完成了從儒學世族到玄學士族的轉變。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第2張

如先後執政東晉的琅琊王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和陳郡謝氏,在西晉時基本都是儒學世族,但是到了東晉,紛紛改習玄學。如潁川庾氏的庾敳轉向玄學,推動了潁川庾氏的發展;龍亢桓氏的桓彝轉向玄學,促進了龍亢桓氏的崛起;陳郡謝氏的謝鯤轉向玄學,帶動了陳郡謝氏的興起。

士族由儒入玄,當然是出於謀求家族利益的需要,而非他們自身有多熱愛玄學。如桓彝和謝鯤改習玄學之後,很快躋身“江左八達”之列,得到了江左玄學名士的推崇,大大推動了家族的發展。

東晉士族與玄學

魏晉時期的玄學之風,在魏晉之交就基本形成了,西晉的清談之風更是特別盛行,特別是高層官僚不習實務,專注清談,對西晉滅亡負有一定的責任,故而後世有“清談誤國”之說。

到了東晉,依舊如此。名士們坐而論道,談論玄學,聚在一起清談。這是東晉玄學風氣的直接體現。能加入清談隊伍的名士,也以士族門閥爲主體,而士族門閥又是門閥政治格局下的東晉的實際掌權者。清談隊伍中的玄學士族,也都會參與東晉政權的運作中來,並主導權力運作。

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導、潁川庾氏的代表人物庾亮、龍亢桓氏的代表人物桓溫、陳郡謝氏的代表人物謝安,他們進能在政治中發揮關鍵影響作用,退能在玄學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其中除了桓溫的玄學功底稍差一些外,王導、庾亮和謝安都具備較深的玄學造詣。由於這些玄學士族是東晉政壇的主導力量,玄學在東晉,自然也成了主流學說。

玄學名士好清談、輕事功,士族也有類似的趨向,不會玄學清談就無法躋身名士之列獲得名望,而維持家族顯赫也必須依靠事功,這對士族而言是一種尷尬和困境。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第3張

這種尷尬和困境,甚至影響到了士族的發展,甚至影響到門閥政治本身。總體來說,士族中的清談之輩依靠玄學造詣能獲取盛名,但能保障和維持士族的家族利益的,都是那些能在軍政方面建功立業的名士。終東晉一朝,士族門閥中不斷出現事功型名士,門閥政治的延續也是依賴這些人,如王導、桓溫和謝安。當士族中無法再產生這些人才時,門閥政治就會出現危機。

這其中,桓溫對這個問題是看得最真切的。桓溫雖然有一定的玄學基礎,但其玄學水平在士族名士中處於中下水平,他對名士之間的清談之風頗爲不屑,認爲建功立業纔是王道。

桓大司馬乘雪欲獵,先過王、劉諸人許。真長見其裝束單急,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爲此,卿輩亦那得坐談?”-《世說新語》

桓溫還曾借西晉名士王衍清談誤國之事,對玄學清談進行了批評。

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 (衍) 諸人不得不任其責。”-《世說新語》

潁川庾氏的庾翼曾評價清談名士殷浩空有其名,而無真才實學,這樣的人只適合束之高閣。庾翼的觀點得到了桓溫的認同,所以後來桓溫欲北伐時,朝廷啓用殷浩牽制桓溫,桓溫立刻就把殷浩束之高閣。

而到陳郡謝氏的謝安死後,士族門閥中事功型人才凋零,士族並未出現在軍政方面獨當一面的傑出人才,使得門閥政治難以爲繼,最終伴隨東晉政權一起滅亡。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第4張

可見儘管玄學在東晉得到了大力發展,也是東晉的主流學說,士族對玄學也非常熱愛和推崇,但士族中的有識之士,還是看到了玄學清談的危害,從而對玄學抱有警惕之心。

玄學風氣下的門閥政治

魏晉玄學之風興起之後,玄學進入蓬勃發展的快車道,很快得到名士的熱捧。這是魏晉所處的政治環境決定的。魏晉之交的亂世,讓以儒學起家的名士放棄了儒家學說,轉而研究老莊哲學,開啓了魏晉玄學之門。司馬氏篡魏立晉後,玄學開始開始壓倒儒學,玄學地位明顯提高,儒學日趨式微。

東晉建立後,其特殊的門閥政治,讓原來的儒學世家,紛紛改投玄學門下,搖身一變成爲玄學士族。這當然是出於生存和發展的考慮。如果還是堅持儒學,就不能被門閥政治所接受。如果不改習玄學,很難得到名士的推崇,也很難被社會上層認可進而躋身上流,這是東晉門閥政治所決定的。

魏晉時期,儒學是如何被玄學所取代的?與東晉門閥有什麼關係? 第5張

由於執掌東晉的士族基本都都較深的玄學造詣,在他們的帶動下,玄學很快成爲東晉的主流統治學說。清談之風在東晉依然非常盛行,士族也對玄學清談也頗有興趣。儘管如此,清談只是士族的裝飾品,因爲士族如果醉心清談,就無法建功立業,進而保障和維持士族的家族利益。當權士族周旋於玄學名士之間,只爲獲取社會名望,無意成爲玄學大家。

作爲東晉的實際掌權者,治國理政纔是士族最要經的事。但是玄學不具備此功能,只有在儒學中才有答案。所以士族儘管推崇玄學,但並沒有放棄儒學。東晉當權士族幾乎都是玄儒雙修,玄學獲取名望,儒學治國理政。這樣才能維持門第不墜,進而維持門閥政治的延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