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到了武則天繼位之後,唐朝爲什麼會轉而設立節度使?

到了武則天繼位之後,唐朝爲什麼會轉而設立節度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到了武則天之後,唐朝中央政府逐漸取消行軍大總管這一官職,轉而設立節度使。行軍大總管這一官職爲何會在武則天之後退出歷史舞臺呢?唐朝爲什麼會設立節度使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到了武則天繼位之後,唐朝爲什麼會轉而設立節度使?

行軍大總管有其自身的缺陷

行軍大總管爲朝廷臨時設置的職務,比如邊境線上,唐朝和哪個國家爆發衝突,唐朝就設立行軍大總管,讓某位將軍臨時擔任行軍大總管帶兵參戰。

但行軍大總管的弊端也凸顯了出來:由於行軍大總管是朝廷臨時任命的職務,朝廷派出去的將領大都能熟知兵法,但不一定了解戰區的實際情況和風土民情。這樣一來,如果行軍大總管不熟悉前線的情況,這就爲戰爭埋下了失敗的隱患。

比如,在唐朝和吐蕃交戰的大非川戰役中,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貴爲邏娑道行軍大總管,指揮唐軍進攻吐蕃。薛仁貴是唐軍的名將,曾創造了“三箭定天山”的輝煌戰績。

但薛仁貴並不是特別瞭解唐朝和吐蕃交戰的主戰場——大非川,以及吐蕃軍隊的詳細情況,導致唐軍在作戰中出現了輕敵的反應。最終,唐軍被吐蕃軍隊切斷糧草,慘敗而歸。薛仁貴被革職爲平民。直至公元682年,薛仁貴被李治重新重用,討伐突厥。

爲了防止薛仁貴因不熟悉戰區情況而兵敗大非川的悲劇重演,朝廷就需要將不一定熟悉戰區情況的行軍大總管變成能長期熟悉戰區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固定官職,這個官職就是節度使。行軍大總管爲朝廷臨時設置的職務,而節度使爲朝廷長期設置的固定職務。

府兵制的崩潰

初唐到盛唐時期,唐朝的兵役制度爲“府兵制”,府兵制沿襲西魏時期,其特點爲“兵農合一”。

在唐太宗到唐高宗時期,府兵制爲唐朝開拓疆土做出了很大貢獻,但由於唐朝土地兼併問題越來越突出,均田制被破壞,府兵制在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也逐漸走向了沒落。流民、逃戶問題成爲唐朝中央政府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唐玄宗想了3種辦法應對均田制被破壞,府兵制瓦解帶來的一系列危機:

一、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民遷徙。

二、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

三、招募流民客戶參軍入伍。

到了武則天繼位之後,唐朝爲什麼會轉而設立節度使? 第2張

這三個辦法,前兩種都失敗了,只有第三種辦法暫時緩解了府兵制瓦解帶來的危機。漸漸地,招募流民客戶參軍入伍的做法逐漸演化成唐朝後期新的徵兵制度——募兵制度。

而募兵制的誕生,就爲唐朝節度使制度的誕生打下了軍事基礎。隨着府兵制的崩潰和募兵制的誕生,在府兵制時期紅極一時的“行軍大總管”官職自然不適應募兵制時期的節度使制度,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唐玄宗開元到天寶時期,李隆基設置了緣邊節度使這一官職,這是唐朝節度使官職的由來。

此後,隨着募兵制的發展,熟悉邊疆戰區情況的節度使可以在自己的管轄區域內自行募兵,節度使逐漸擁有了自己的軍隊。再加上節度使擁有獨立的人事權和財政權,唐朝的節度使就有充足的實力向朝廷叫板。

公元755年12月,唐朝北方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差點斷送唐朝國祚。

邊疆形勢的變化

唐太宗到唐高宗時期,唐軍對周邊國家和少數民族採取主動進攻的態勢,創造了“一戰滅一國”的奇蹟。到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版圖達到了最大。唐朝的行軍大總管爲開疆拓土做出了卓越貢獻。

然而,隨着唐朝版圖的日漸擴大,唐朝在唐高宗之後就結束了以進攻爲主的開疆拓土的高潮期,唐軍在邊疆地區的軍事戰略從進攻爲主轉爲防禦和進攻並重。

唐高宗後期到武則天時期,爲了守衛太宗和高宗前中期開闢的廣闊疆土,唐朝不斷地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

唐朝在邊境地區部署的軍事力量都是邊防軍部隊和屯墾隊伍,這些邊防軍和屯墾部隊有固定的駐地、相對穩定的兵力,形成相對固定的軍鎮。

由於邊防軍和屯墾部隊長期駐紮在邊防線上,在唐軍進攻其他國家中起到指揮作用的行軍大總管就不再適應唐朝邊境軍事形勢從進攻爲主轉向進攻防禦並重的新需求,唐朝就得需要能長期帶領邊防軍和屯墾部隊守衛邊疆的新職位,而長期駐紮邊疆地區的節度使職位就能適應唐朝邊疆地區軍事戰略變化的全新形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