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節度使雖然是大唐帝國的新設計,但是演化的特點更明顯。也可以說,節度使是大唐這個母體自發演化出來的。所以,它的適應性極強,一旦成爲問題就是系統性問題,根本就無法輕易解決。

全民皆兵向職業軍人的功能演化

這個演化的動機,是戰爭規模與持續時間的需要。

不僅唐朝遭遇這個問題,漢朝也遭遇了這個問題。隨着中央帝國的對外拓展,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所以,那種全民皆兵的戍守徭役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於是,職業軍人逐漸成爲帝國軍力的重要依靠。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西漢末年以及東漢,其針對草原的戰爭,往往都是大比例的使用胡人軍隊。胡人軍隊,就是一種職業軍人。

唐朝的府兵非常彪悍,但只能中原最強悍、只能短期最兇猛。因爲他們不是職業軍人,他們還要稼穡鄉里、養家餬口。同時,帝國的財政和經濟,也需要這些人來維護。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從唐太宗反擊東突厥開始,到玄宗與吐蕃爭戰河湟西域,大唐幾乎無年不戰,而且都是那種千里、萬里出兵的大戰爭。府兵被使用到這種程度,就真心無法適應了。所以,需要一批職業軍人來代替初唐的府兵。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2張

府兵制謝幕,但帝國仍舊征戰不止。於是,這個功能需要節度使擔負起來。節度使治下的職業軍人,可以實現帝國的擴張功能。

不給錢但給政策的演化基因

大唐的財政,遠不如大隋充裕。其原因不是大唐的土地不夠大、不是大唐的人口不夠多、也不是大唐的經濟不夠好,而是大唐的財政能力太弱。

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但就是在貞觀之治的上升期,大唐遭遇了財政困難。困難到什麼程度?朝廷官員發不出工資。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3張

如果李世民有隋文帝楊堅的決心氣魄,他應該直接向大隋抄作業,就是重新丈量土地、重新統計人口,打擊隱藏土地和人口的豪門大族,以擴大帝國稅基。但是,李世民恰恰沒有這麼做,他在對外戰爭方面很雷厲,但在對內統治上一點兒不雷霆。

李世民和大唐,有自己的不得已。因爲重回關中本位的大唐,既得罪不起關隴集團,也得罪不起山東豪族。李世民也就只能多談談問題、多解決問題,而不能去觸及根本地抄作業。大唐只能採取權宜之計,即:不給錢但給政策。這成爲唐朝財政政策的路徑依賴。

三省六部各級衙門,不是開不出工資嗎?那好辦,給你土地,你們去收取地租;再不行,就允許你們去放高利貸;還不行,就把漢朝的老辦法,鹽鐵專營撿起來。甚至,皇帝直接操刀,李世民專設“捉錢令史”,中央朝廷70多個衙門,每個衙門配了9個捉錢令史的編制,專門去搞錢。到了玄宗時期,捉錢令史升級爲轉運使、租庸使和鹽鐵使。旁門左道的財政手段,成了大唐的主要財政來源。

這個財政邏輯成了大唐的統治邏輯,也成爲節度使的演化基因。其爲節度使制度的演化形成,提供了可能。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4張

帝國朝廷無力解決對外戰爭的財政問題,中央拿不出錢來,所以給不了錢;但朝廷有得是權力,所以給得了政策。封疆大吏,要養兵、要輜重、要戰爭,這都需要錢。中央不給錢,但是給你們政策。節度使本來是管兵的,卻往往兼任轉運使、支度使、營田使等搞錢的職位。而其底層原因,就是唐的財政邏輯。

帝國做大到地方做大的央地關係演化

大秦與大漢,實施郡縣兩級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強化中央集權,防止地方割據。一個郡就是再大,也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地方割據。但是,這個模式也有弊端,就是郡縣太多,中央管不過來。特別是隨着帝國規模越來越大,就只能設立更多的郡。

秦始皇推行郡縣制,史書記載起初三十六個郡,但後期增加到了40多個。漢朝則更多,到了西漢末年,郡國(郡以及推恩後的小諸侯國)已經超過一百多個。而中央三公九卿就這些衙門,根本就管不過來。

這個央地關係,到底該怎麼處理?

漢朝的做法就是派刺史,中央定期向各地派遣欽差大臣,監察各地郡縣。後來,刺史變成固定職位,成爲郡縣的直接長官。東漢,直接分全國爲十三個刺史部。所以,東漢末年,羣雄割據,有郡守級諸侯,還有刺史級諸侯,而鬧得最兇的肯定是刺史級諸侯。因爲地方大、人口多,完全有實力跟中央分庭抗禮、形成地方割據。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5張

唐朝也是這個演化過程,公元639年全國就有358個州府、1551個縣。靠三省六部這些中央衙門根本就管過來,於是分全國爲十個道,設置採訪使進行監察。到了玄宗時期,又增加到十五個道。而邊疆胡人地區,還有大量的都護府或都督府,其土地面積和軍事實力都很強。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6張

唐朝的道,確實沒有形成東漢末年的刺史級諸侯。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邊疆和重要地區的節度使,會兼任採訪使或觀察使的監察職位。這就爲節度使掌握地方行政提供了可能。

節度使是大唐的創新,但也是一種演化產物

節度使,是一個新名詞,但解剖來看,就會發現它的演化線索。

首先是這個節字,全稱是符節、節鉞、虎符,是調兵遣將的憑證、國家的權力象徵。蘇武留胡節不辱,這個節就是國家的象徵符號。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7張

其次是使字,可以理解爲:代表朝廷或皇帝,監察地方和執行某種專項的欽差大臣。漢朝的刺史、唐朝的各種觀察使、經略使,都是這個套路。

然後是功能,魏晉南北朝的史料中常有“都督數州諸軍事”、“總管數州諸軍事”的職位設置,如淝水之戰的謝玄,官至“都督徐、兗、青、豫、冀、幽、並七州諸軍事”。

所以,節度使的設置來源,就是代表皇帝和朝廷、統領軍隊外出作戰的,如唐朝的行軍大總管等。

在大唐府兵制模式下,戰爭結束,應該將軍歸朝、府兵歸府。但是,邊地戰爭日益頻繁,出征之將和出征之兵就逐漸由臨時變成了常態。

將軍可以成爲常設,但府兵不能。所以,就需要用職業軍人代替臨時徵調的府兵。加之均田制瓦解,帝國府兵必然要向職業軍人轉變。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常態,唐朝如此,漢朝也如此。

因爲大唐帝國奉行不給錢但給政策的統治邏輯,所以節度使開始管錢了。

又因爲帝國疆域擴大,節度使往往兼任採訪使和州刺史,所以節度使可以理政了。

再因爲節度使還有朝廷欽差大臣的身份,一般還要持旌節,代表中央權威、專賞專罰。

於是,節度使,就這樣一點兒一點兒地演化成型。到了唐玄宗時期,節度使不僅成爲正式官職,而且其職權也從軍隊擴展到地方的財權和政權。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8張

至此時,節度使的力量就已經不是中央能控制的了,但中央可以在節度使之間搞平衡。

唐玄宗讓安祿山擔任平盧、范陽兩地節度使,雄踞河北這個帝國經濟中心。甚至,後來還把河東節度使的位置給了他,卻不擔心他造反。其原因不是中央的力量有多強,而是哥舒翰擔任河西節度使、安思順擔任朔方節度使,有這兩個節度使拱衛京畿,玄宗皇帝心中有底。另外,還有西域戰神高仙芝,在長安擔任右金吾大將軍、密雲郡公。

唐朝爲何會出現節度使這個官職?唐朝的節度使問題有多嚴重? 第9張

然而,唐玄宗和大唐朝廷萬萬沒想到,安祿山就是造反了。“漁陽鼙鼓動地來 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終結了盛唐。但其影響,不止終結盛唐這麼簡單,而是徹底引爆了節度使問題。自此之後,大唐帝國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對外開疆拓土,而是開始解決內部的節度使問題。

但是,節度使不是一個官職那麼簡單。因爲它是演化的產物。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牽涉到軍政、財政以及央地關係,就是系統性問題。到最後,不是大唐解決了節度使,而是節度使終結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