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滿身抱負的陶淵明,爲何會選擇歸隱山林呢?

滿身抱負的陶淵明,爲何會選擇歸隱山林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陶淵明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他是東晉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的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好見證了他嚮往隱居田園生活的美好願望。但是他本身擁有抱負最後卻選擇了歸隱山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與他自己的品性有關。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中的這一句正好契合了陶淵明喜歡菊花,是因爲菊花代表着隱者而自己就是一個隱者的含義。尤其是其中的一個“隱”字,更加是把他的身份感受描寫了出來。

滿身抱負的陶淵明,爲何會選擇歸隱山林呢?

陶淵明的一生都離不開一個“隱”字,早年間他爲官是隱逸在官場中,晚年他是隱逸在田園山水中。在官場上是小隱,在後來的山水中是大隱。在官場中他自視清高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願與那羣阿諛奉承之人爲伍,最後迫於無奈選擇了歸隱。但是起先他是懷着期待與可以爲國家爲人民辦事的熱情而爲官的,可是當他真正的身處在官場中才明白了,自己之前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官場的黑暗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夠解決的,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當權者仍然肆意享樂一點都不關心百姓,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朝堂,如何才能讓他施展抱負?所以最後他選擇遠離官場,將自己的心寄情于山水田園之間,看他晚年的詩才覺得現在的他纔是真正快樂的,在田園山水中他找到了人生的追求,隱逸在田園中他感到了真正的放鬆。

二、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本身也是胸有溝壑,幻想着能爲人民爲國家做出一番事業,可是理想與現實卻總是不能如意,他胸有抱負卻無從施展,有那麼多的治國之策卻無人傾聽。陶淵明生逢亂世,以至於才華無法施展,身處在官場的黑暗中還向往着爲人民辦事,可他本身清高自傲也預示着他最終不會與他們同流合污。他最後的歸隱也預示了這個結局。

滿身抱負的陶淵明,爲何會選擇歸隱山林呢? 第2張

陶淵明立經三個朝代十個皇帝,他的一生都處在了風雨飄搖的社會中,這樣使他的抱負他的才華都無了用武之地,在朝堂上沒有人在乎他的言語,皇帝更加聽不進去他的勸解,在這樣的亂世中他的理想始終無法實現。在那個朝代門閥世族林立,官場黑暗像他這樣的真正想爲百姓辦事真正爲了國家的人,根本就沒有出頭的餘地,只有哪些懂得奉承會說好話的人才能平步青雲。更何況他自己也絕不會允許自己失去文人的氣節與官場黑暗妥協,所以最終他離開了這個讓他又愛又恨的官場,去追求他真正的幸福去了。談起陶淵明,我們總會想到是寫《桃花源記》的那個作者,是那個賦閒在家的辭官者,是那個整天只想着耕種的男人。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有很多,但都離不開田園山水歸隱,可是我們不知道的事,陶淵明他先前並不是就想着歸隱的,他也曾經有理想有抱負,他曾經是很想要當官的很想爲國家辦事的,所以他纔會幾次辭官又幾次重新爲官。從他這幾次辭官有幾次重新上任可以看出來,他早年間真的爲了施展他的抱負付出了很多,可是社會的現實官場的黑暗卻一步一步的摧毀了他爲官的信念。陶淵明雖然年幼時家庭貧困可是他的曾祖父曾是東晉的大將陶侃,祖父父親都曾任太守一職,是到了他這一輩陶家纔開始衰敗的。本身陶淵明就有他文人的恃才傲物之感,更何況他本身也是出生貴族,只是後來衰敗了可深藏在骨子裏的文人氣節卻影響着他。讓他的爲官之路走的艱難曲折,他爲官十三載卻只當過幾次小官,當過最大的官也只是江州祭酒,這一切與他家庭教養氛圍有關。他辭官後歸隱田園,整天耕種農田,可他自己卻沒有這方面的天賦,總是飢一頓飽一頓,三餐都沒有着落。他的田園歸隱過的並沒有那麼好,但是我相信遠離了官場,將自己真正的放在大自然中,與自然合二爲一,儘管日子並不是那麼好,但是他的內心一定是富足的。

雖然,真正的歸隱,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會感慨自己的額際遇。因此,陶淵明也會寫一些懷古詩來抒發自己的不滿。既然他在選擇時,有所糾結,就表明陶淵明實則也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他渴望社稷祥和,百姓安康,可是面對當時渾濁的政治現狀,他也有很多的無奈與苦悶。但是,至少,陶淵明能夠保證自己的廉潔,未曾與貪官合流。

因此,陶淵明是一個隱士,雖然他喜歡自然,可是如果政治清明,一個有志之士又怎麼會放棄自己的抱負呢?他的歸隱,多多少少都包含了一些無奈吧,那些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百姓的不幸遭遇只能寫於只能融入詩作之中,心裏該是怎樣的落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