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解密:李鴻章與日本石川伍一之間的間諜案真相

解密:李鴻章與日本石川伍一之間的間諜案真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章摘自《絕版甲午》

作者:雪珥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1894 年9 月8 日,正當中日兩國在朝鮮慘烈激戰時,一顆"炸彈"卻在紫禁城裏引起軒然大波:江南道監察御史張仲炘彈劾正當前敵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罪名是駭人聽聞的腐敗、通敵。

在這篇《奏陳北洋情事請旨密查並請特派大臣督辦天津團練折》中,向以敢言著稱的張仲炘,指控李鴻章及其子李經方向日本人出售大米和煤炭,李經方甚至與日本王室攀親,還在日本開了一家洋行。張仲炘承認這些都是風聞,"始聞之而詫,繼而不能無疑,如果屬真, 則自無怪乎縱容奸細、售買米煤之種種乖謬矣。"張仲炘說天津日本間諜被破獲後,還查出地雷炸藥八箱,但李鴻章卻在審理後,不僅隱匿不報,而且私放間諜,並給銀資行。

這一名上達天聽的日本間諜就是石川伍一( 又名義倉告,1866-1894),日本國秋田縣人氏,時年28 歲。在甲午戰爭中被捕的衆多日本間諜中,石川伍一的影響力非常大,除了被中國官場作爲政爭武器外,他還牽涉到著名的高升號事件1894 和重慶號事件,與中日英和中日美兩個三角關係都有瓜葛。

石川伍一是甲午戰爭史中最爲著名的日本間諜之一,原因就是他被不少史學家認爲是引爆戰爭的高升號事件的罪魁。

英國商船高升號被中國租用運兵,當時中日並未宣戰,該船由英國船員駕駛,且飄揚着英國國旗,卻在朝鮮海面被日本軍艦打沉,千名中國士兵和歐洲船員罹難,震驚世界。據受僱於日本信義洋行的德國人透露:"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華英德法言語俱能精通,看其與他人言論間……並隨時用鉛筆注載……愛仁、飛鯨,高升船載若干兵、若干餉、何人護送、赴何口岸,該倭人無不了徹於胸。"這位"才具甚大"的倭人就是石川伍一。

解密:李鴻章與日本石川伍一之間的間諜案真相

其實,也有研究質疑石川在高升號事件中的作用。有學者認爲其實是天津電報局的電報生泄露了高升號的開航時間等情報,但這一說法缺乏直接證據,而且電報生其實並不掌握密碼,而電訊本身日軍完全可以監聽截獲,不英國畫師所繪日本軍艦擊沉高升號圖4 從海外史料揭祕中日戰爭絕 版甲午需要收買內奸獲得。

另有研究者認爲,日本早已決定在海上攻擊中國船隻了,實際上在隨機選擇攻擊目標,無須等待運輸船的具體情報,遭遇戰是必然的,但何艦遭遇何船,卻是偶然的。時任日本外交大臣的陸奧宗光在發給駐中國兼朝鮮公使大鳥圭介的電令中,表示:"今有施行斷然處置之必要。故閣下務須注意,可擇一不受世上非難之某種口實,以之開始實際運動。" 並在口訊中明確表示:"促成中日衝突,實爲當前急務,爲實行此事,可以採取任何手段。" 根據相關史料分析,當時攔截高升號的東鄉平八郎,並不知道這是運兵船,至少其並沒有一個根據諜報伏擊高升號的計劃,否則,高升號之前的愛仁與飛鯨兩艘同樣運兵的商船亦不會平安到達了。

石川伍一是秋田縣人,幼讀私塾,入標榜"興亞主義"的興亞學校專攻中文。1884 年18 歲時來華,在海軍大尉曾根俊虎帶領下精研漢語,隨後加入設在漢口的日本間諜機構樂善堂。

他曾受命與另一間諜松田滿雄到中國西南地區調查。松田滿雄是熊本縣人,他後來在戰爭中充當翻譯,戰後還參與了盛宣懷大冶鐵礦的合作事宜。他們兩人的任務,一是調查全川情況,二是瞭解川南的苗族,三是調查西藏的牧場。他們以成都爲中心,足跡遍及全蜀,直達西藏邊界,其間歷經艱險,遭到當地土著的包圍和攻擊,並被官府懷疑是奸細甚至曾一度入獄,多虧石川能說流利的漢語而得以逃脫。

他當時設想到西藏經營牧場,爲樂善堂籌集經費,甚至希望能仿效三國故事,割據四川,另立一國。石川等人撰寫的西南報告,龐然巨冊,並附以十分精密的地圖,被日本軍事當局當作極爲珍貴的資料保存。

此後,石川到天津擔任日本武官關文炳的助手,到蒙古、西安、洛陽等地刺探軍情。在關文炳死後,他又配合其繼任者井上敏夫,測量黃海的重要軍港及航道的水文,爲日後日軍入侵提供了重要情報。

在天津期間,他以紫竹林松昌洋行職員的身份爲掩護,成功收買了天津軍械局的書辦劉棻(又稱劉樹棻、劉五等),獲得大量第一手軍事情報。石川的暴露,則牽涉到另一外交糾紛重慶號事件。重慶號是一艘英國客輪,往返於天津和上海之間,高升號慘案發生不久,天津當地民衆冒充清軍搜查並痛毆了搭乘重慶號撤離的日本領事館人員及其家屬,意外地搜獲日本間諜瀧川具和發給天津領事館武官的密信,獲悉了潛伏日諜石川的動態。日本外交人員及僑民均在開戰後撤離天津,只石川伍一及鍾崎三郎兩人受命潛伏,但因美國領事堅決反對其留在租界內,石川遂搬到劉棻家,而鍾崎則轉往關外,並在那裏被捕。

石川在搬進劉棻家的次日(1894 年8 月4 日)清晨,就被天津城守營拿獲,當日,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即向李鴻章彙報此事。在初審中,石川口風很緊,堅不承認自己的間諜身份。

而受託分別爲中日兩國護僑的美國,則開始積極干預此案,婉轉希望"如遇有日本人改裝在內地作奸細者,即將其解交就近海口逐其回國,使之不得與內地華民交接,於中國防泄軍機似亦爲無礙,且此辦法,已足爲懲其作奸細之罪"。美國的逾情之請,被中國政府拒絕,總理衙門表示將根據國際公法,處死戰時間諜。

石川被捕後第十天(8 月13 日),上海法租界又破獲楠內有次郎、福原林平間諜案,兩人隨即被租界當局送交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庇護。六天後(8月19 日),藤島武彥、高見武夫在浙江被捕。此三案因美國插手而相互關聯,其中最早且危害最大的石川一案,成爲關鍵焦點,關聯到另兩案的處理思路。美國插手的三個案件,石川的情節並不複雜,卻牽扯更深。除了中美關係外,還捲入了朝廷內部的*。反對李鴻章的一派,拼命想利用此事,連章彈片,指責或影射李鴻章等。而李鴻章也確有難言之隱,因泄密的軍械局,其總辦正是李鴻章外甥張士珩。

張士珩的母親是李鴻章的長妹。這張士珩其實還算是一位能吏,在他任內,每得一件新式軍械,必考辨其形質、度數,窮幽洞微。他一生都在從事軍火生產,自己也成了一名軍火專家。但因爲是李鴻章的外甥,成爲李鴻章政敵們的主要突破口之一,仕途上頗有蹉跎。

在沉默了十二天後,李鴻章於8 月15 日向總理衙門正式報告石川一案,但稱仍在審訊中。

至此,石川一案已經與前線軍情、中美外交及中國內政瓜蔓相連,日本人也知道其已無生望。在華間諜首腦宗方小太郎感嘆道:"潛伏於天津之石川清末天津法租界碼頭,左上建築爲天津海關。終死於豚奴之毒刃,亦不失爲一世之快男兒也。足以愧死肉食苟安之惰夫矣。予望其從容就死,示奴輩以神州男兒之真面目。"

石川伍一案件迅速引起光緒皇帝的親自關注。8 月28 日,軍機處轉達諭旨,要求李鴻章徹查此案。次日,美國外交機構直接插手,其駐天津領事根據駐華公使田貝指令,發函李鴻章,要求將石川釋放回日本,理由是"日本聲稱此人並非間諜"。

李鴻章命津海關道盛宣懷與美方交涉。盛宣懷在發給美國領事的回函中,對美國的要求進行了有理有據有節的嚴詞駁斥:"本道查《中日修好條規》載明,兩國商民,均不準改換衣冠。是兩國和好,尚然有此禁例。現在兩國失和,忽然改裝易服,潛匿民家,四出窺探,其意何居? 況日本領事出口之後,日本人之在中國口岸者,已由貴國兼理。該犯石川儘可安寓租界洋行,何以假冒華人,私至城內居住?……至該犯被獲之時,形跡可疑之處,不一而足,其爲間諜無疑。……石川一犯自應由中國官密訪確情,徹底根究,未便遽行開釋。"9 月1 日,光緒皇帝再度就石川一案向李鴻章發出密諭,要求他"嚴行審訊,如究出探聽軍情等確據,即行正法……不得稍涉寬縱"。

朝廷堅定了徹查此案的決心,天津的辦案取得了明顯進展。9 月17 日,李鴻章向總理衙門提交了結案報告:"前獲倭人石川伍一,飭縣屢訊,供詞狡展。須將間隙確證予以死罪,始無礙在倭華民。八月初四日(9 月3 日),飭津海關道盛宣懷嚴密根究,傳到崔姓等,曾在倭武員處服役。人證確鑿,即提石川伍一,與已革書吏劉棻質訊,無可狡辯,始均供認:前駐津之倭海軍武員井上敏夫等曾囑石川伍一轉託劉棻,私抄中國海軍炮兵數清單,給過謝禮。宣戰後,倭員回國,留探軍情,改裝華服,以七月初四日(8 月4 日)潛行至劉棻家藏匿,當日即被軍械局會同官弁獲住等語。嚴訊王大,並無知情同謀。初九日(9 月8 日),奉電旨,複審石川伍一等,供均如前。……石川伍一擬按公法,用槍斃擊斃;劉棻即行正法。"9 月20 日,石川伍一及劉棻在天津被處決,轟動全國,報章均有報道。《字林滬報》報道稱觀者如潮,行刑後"但聞一片聲叫好不絕"。當日,李鴻章將該案所有案卷包括兩人的供詞等呈交總理衙門。10 月8 日及27 日,美國干預的另兩起日本間諜案的主犯,也分別在南京和杭州被處決。

在甲午戰爭期間被捕的所有日本間諜中,最先被處決的石川伍一是唯一執行槍決的,其餘均被斬首,或許這與李鴻章希望給美國留點面子有關。美國朝野對中國"酷刑逼供"和"殘忍處決"日本間諜廣泛表示不滿。但當時外界謠傳石川伍一被處最殘酷的凌遲,宗方日記中記載道:"被拘禁於天津之同志石川伍一於九月二十日在天津城西門外被處磔刑,軍械局之劉某亦同時被斬首雲。不堪痛恨惋惜之至!"與石川相關的高升號事件,折騰十年後以中國賠償船費而告終;另一重慶號事件,由大沽炮臺以二十一響禮炮的最隆重軍禮向重慶號道歉而結束;美國國會則因政府在間諜案處理過程中對中國的"過分軟弱",而險些啓動彈劾案。

至於御史因此案借題發揮,指控李鴻章通敵一事,在彈章上奏的次日,軍機處便拿出了處理意見,除了需對張士珩涉嫌採辦軍械時以劣充好查證外,其餘各項指控,"皆系影響之詞,曖昧之事,礙難查辦"。 張士珩最後以玩忽防務而被革職。李鴻章後來激烈指責"言官制度最足壞事":"當此等艱難盤錯之際,動輒得咎,當事者本不敢輕言建樹,但責任所在,勢不能安坐待斃。苦心孤詣,始尋得一條線路,稍有幾分希望,千盤百折,甫將集事,言者乃認爲得間,則羣起而訌之。朝廷以言路所在,有不能不示加容納。往往半途中梗,勢必至於一事不辦而後已。大臣皆安位取容,苟求無事,國家前途,寧復有進步之可冀?"

石川伍一若知曉他的案件居然引發如此劇烈反響,不知會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