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古代瘟疫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王朝興衰固然有自身原因,但天災、瘟疫往往也會成爲擊垮一個王朝的幕後推手。毫無疑問,中國歷史上的百姓是最爲淳樸的,但凡能夠活得下去,他們就不會生事,而導致百姓們活不下去的,除了王朝的腐敗和官員的壓榨,天災和瘟疫往往纔是最爲致命的,而中國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代表,便是東漢和明朝。

東漢:天災瘟疫持續爆發,最終擊垮了東漢王朝

翻開東漢末年的史料,尤其是帝王本紀,天災人禍、兵災戰亂簡直如同流水賬一般的歷歷在目,其中尤以桓帝劉志和靈帝劉宏時期最爲嚴重,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這簡直與世界末日無異。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僅以靈帝劉宏在位期間爲例,從建寧元年(168年)正月繼位,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在這十餘年間,天災幾乎就沒有中止過。大致梳理如下:

建寧三年(170年)正月,河南、河內饑荒,以致夫婦相食。

建寧四年(171年)二月,地震,海水溢,河水清。五月,河東地裂,雨雹,山水暴出。

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

熹平三年(174年)秋,洛水氾濫。

熹平四年(175年)六月,三輔之地橫遭蟲災。

熹平六年(177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八月辛丑,京師地震。

熹平七年(178年)二月,四月兩度地震。

光和二年(179年)春,又發大疫。三月,京兆地震。

光和三年(180年)秋,酒泉地震。

光和四年(181年)六月,炎炎夏日,冰雹下的“大如雞子”。

光和六年(183年),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冬,東海、東萊、琅琊井中冰厚尺餘。

常言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東漢這連續不斷的災難之後,同樣爆發了嚴重的瘟疫。史料明確記載,漢桓帝時曾先後爆發三次大疫,而漢靈帝時則又先後爆發了五次疫情,英國著名學者赫伯特·喬治·韋爾斯在《世界綱史》中寫道,“也許是因爲窮奢極欲損傷了元氣,漢朝衰落了。在公元2世紀末,一場波及全世界的大瘟疫使中國的制度崩潰了,這是一場使羅馬帝國陷入一百年混亂的瘟疫,而漢朝也像一棵狂風中的朽木一樣傾倒了。”持續的天災瘟疫肆虐,最終將老百姓逼到了絕境。張角的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此拉開了黃巾起義的巨幕,無路可走的百姓們,紛紛走上了起義造反之路。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第2張

好不容易平定了黃巾之亂,還不等老百姓休養生息,從建安九年(204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規模更大的瘟疫再度襲來。關於這場瘟疫帶來的慘狀,曹植在《說疫氣》中寫道,“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不僅普通百姓家庭慘遭瘟疫侵襲,就連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四人(徐幹、陳琳、應瑒、劉楨)也因瘟疫而死。此外,醫聖張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倖免,他在《傷寒卒病論》中悲痛的回憶道,“餘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來,猶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傷寒十居其七”。而東漢的都城洛陽,更是有一大半人因瘟疫而死。

根據史料記載,瘟疫爆發之前的桓帝永壽三年(157年),東漢人口爲5650萬,而在歷經天災瘟疫之後,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時,全國人口僅存1600餘萬,人口銳減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嚴重的中原地區,到三國末年時,其人口更是不及十分之一。

人口斷崖式的下降,固然有戰爭和災荒,以及因天災人禍而無法完全統計的因素,但根據保守估計,因天災瘟疫而損失的人口也至少達到了2000萬以上。

明朝:瘟疫肆虐十餘年,明朝北部邊防盡毀

從嘉靖年間開始,由於明朝和蒙古之間連續發生戰爭,導致大量漢人被俘或逃往草原,大量牧場被開墾爲農田,原本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間被壓縮,增加了人鼠接觸機率。而明末的旱災頻發,在百姓流離失所的同時,老鼠也大量涌入人類居住地,最終釀成了這次肆虐十餘年的大瘟疫。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第3張

崇禎六年(1633年),山西興縣爆發瘟疫,次年百姓紛紛逃離,隨之導致瘟疫開始向周圍地區擴散。崇禎九年(1636年)至崇禎十年(1637年),與興縣隔河相望的陝西榆林府、延安府開始相繼爆發瘟疫,史載,“(崇禎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崇禎十三年(1640年),瘟疫開始蔓延至河北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瘟疫傳染,人死八九”。至崇禎十四年(1641年),大名府“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府、順德府、真定府也相繼爆發瘟疫,“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爲之空”。

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京師開始爆發瘟疫,史載,“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贅肉隆起,數刻立死,謂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間又有嘔血者,或一家數人並死。”由於腺鼠疫患者往往會導致淋巴結腫大,因而被百姓們稱之爲“疙瘩瘟”。

崇禎十五年(1642年),瘟疫開始蔓延至天津,每日因感染瘟疫死亡者不下數百人,幾乎是逐門逐戶而過,無人能夠倖免。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腺鼠疫開始轉化爲肺鼠疫,夏燮的《明通鑑》記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崇禎實錄》則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京師尚且如此,可見當時的慘狀。

歷史上被瘟疫擊垮的王朝有哪些?到底有多可怕? 第4張

根據史學家的推測,明朝崇禎年間的這次大瘟疫,直接導致陝、晉、冀三省損失人口千萬左右,僅京師便有不少於20萬人死於這場瘟疫,佔到了當時京城人口的20%甚至更多,發展到最後,京師甚至連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這場瘟疫,可以說成爲了壓死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例如孫傳庭便因爲鼠疫橫行,人死過半而遲遲無法出兵,最終在朝廷的催促下,不得不帶着缺衣少食的士兵強行出戰,結果最終戰敗身亡。

明末時期,隨着衛所制的全面崩壞,明朝成建制的精銳部隊其實僅僅只剩下了九邊重鎮,而這場瘟疫直接摧毀了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當李自成從西安發兵攻向京城之時,這幾大邊鎮不僅無力抵抗,甚至連自保都不可能,最終導致李自成很輕鬆的便殺到了北京城下。

與此同時,明朝駐守京師的軍隊原本有10餘萬人,而在這場瘟疫之後,只剩下了五萬多老弱病殘,面對殺至城下的闖軍,守城將官甚至不得不低聲下氣求人守城,結果仍是“逾五六日尚未集”,以致不得不調遣宮中三四千太監參與守城。而即便如此,城防仍然極度空虛,平均五個城垛纔有一個士兵,而剛剛經歷瘟疫的明軍更是“鳩形鵠面,充數而已”,這杖還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