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龍門石窟在哪裏 龍門石窟觀後感

龍門石窟在哪裏 龍門石窟觀後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龍門石窟(別稱:伊闕)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

造像是帶有明顯情感色彩的一種藝術創作活動,對石頭、泥土、木等進行雕塑,塑造一系列物體形象。

以佛造像爲例,佛教造像最早出現於印度西北部犍陀羅地區,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的佛造像藝術逐漸發展起來。在將佛教高深的哲理轉化爲藝術形象後,佛造像藝術不斷吸收、融入中國文化藝術,逐步發展成爲具有鮮明時代風格、中國文化藝術內涵、不同地區特色的中國佛造像藝術體系。造像工藝手法多種多樣,分析造像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是探討造像藝術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以龍門石窟爲例,探討其造像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以供參考。

龍門石窟在哪裏 龍門石窟觀後感

  龍門石窟·大盧舍那像龕

一、龍門石窟簡介

龍門石窟位於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陽,堪稱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龍門自古爲險要關隘,屬兵家必爭之地,又因氣候宜人,環境清幽,成爲文人墨客的觀遊勝地。龍門山與香山對望,伊河自山間北流,而龍門石窟就密佈於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崖壁之上。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龍門石窟的石刻藝術,既是佛教文化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也折射出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世俗文化。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跨越的朝代多,延續的時間長,以大量的實物形象以及文字資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宗教等諸多領域的發展與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研究、發展與創新做出了卓越貢獻。龍門石窟今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在哪裏 龍門石窟觀後感 第2張

  奉先寺雪景

二、龍門石窟的藝術地位

龍門石窟是北魏以及唐朝王室貴族開鑿造像最爲集中的石窟,帶有明顯的宗教風情以及皇家風範。龍門石窟藝術大致可以分爲石刻造像、裝飾雕刻、石刻建築、碑刻題記、伎樂舞蹈五個部分,延續至今,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宗教、書法、美術、服飾、音樂、醫藥、建築等方面的事物史料。

在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思想下,中國藝術的審美意趣也受到了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自然、重神的審美趨勢較爲明顯,反映到佛教造像上,是一種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發展到唐朝,俗世生活逐漸成爲藝術活動的主題,佛教造像的體態逐漸與世俗生活同步。但不論是哪個時期,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都是介於精神文化與物質生活之間,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與西方重客觀、重理性的寫實藝術不同,中國佛教的神靈形象是從自然生命造型轉化中形成的洗練形象,誇大了現實人體的比例,體現了一種超現實意象美。此外,在中國古代藝術中,線條是一種獨特的造型語言,對書法、繪畫以及建築等領域均有重要的作用。龍門石窟的佛像雕刻也不例外,通過線條造型,刻畫出服飾的紋樣以及質感,無疑是線條造型意象美的具體體現。

除了龍門石窟的意象之美外,龍門石窟的殘缺美,也是其美學價值的重要體現。不論是龍門石窟高大、莊嚴的主體造像,還是精巧、細膩的背光、頭光、蓮座、邊飾,都包含着殘缺、剝蝕的歲月感以及歷史厚度。那些被歲月侵蝕後的殘缺之味,與儒家的以和彌缺、道家的抱殘守缺以及佛家的大圓若缺不謀而合。

龍門石窟在哪裏 龍門石窟觀後感 第3張

  賓陽三洞夜景

 三、龍門石窟造像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

與我國其他的大型石窟相比,龍門石窟存在着顯著的特點。其中,龍門石窟跨越朝代多,又是皇家石窟這兩個特點,對當時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以及表現手法產生了極爲重要的影響。一方面,跨越多個朝代的大規模營造,決定了龍門石窟造像的表現手法以及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通過風格與手法的分析,能夠看出不同時代藝術風格以及表現手法的演變痕跡;另一方面,龍門石窟是北魏以及唐代黃石貴族發願造像最爲集中的石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同時期石窟造像藝術的最高水平。以下結合美學設計的相關概念,就北魏以及唐代兩個時期的差異入手,對龍門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進行分析。

 (一)北魏王朝的造像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標準也有所不同。得益於龍門石窟的多朝代大規模營造,每個時代的造像,都較好地反映了當時的審美標準以及時代特點,而其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同時代的變遷密不可分。石窟藝術是卓越的藝術珍品,不僅凝聚了同一時期人們的深厚宗教感情,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爲後世展現了一幅完整的歷史畫卷。作爲時代變遷的重要體現,時代的崇尚、社會的風俗以及民族風情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都爲那一時期的石窟藝術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但同時龍門石窟也是佛教影響下的產物之一,其興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約。

北魏以前,佛教造像的重點在於體現神靈形象的莊嚴與偉岸,因而造像的面相多豐盈,神態也多爲溫和寧靜。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爲了控制北方地區,決定將都城遷至洛陽,並實施了一系列漢化改革。受此影響,造像早期造型中衣紋緊窄、偏袒右肩式袈裟逐漸被褒衣博帶式服裝替代,通過通體流暢、疏密間雜的衣飾線條以及衣裙的層層垂懸達到一種豪邁、飄逸的藝術效果,是那個時代對美的最高標準。基於這一審美標準,石窟造像的藝術風格開始從富有神祕色彩、渾厚粗獷向着細緻寫實、精緻入微發展,雕刻的手法也逐漸由雲岡石窟中的直平刀法向着圓刀刀法過渡。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發生改變,是受到南北藝術交流以及審美標準變化的影響,而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政策,遷都洛陽等舉動,以及對東晉南朝、中原漢文化的吸收與借鑑,也爲其作出了巨大貢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北魏時期龍門石窟的藝術風格,是在北魏遷都洛陽的背景下,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原漢文化與北方鮮卑族文化,中國傳統藝術風格與外來佛教藝術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以著名的蓮花洞、賓陽中洞、古陽洞等大型的洞窟爲例,開鑿於北魏時期,其造像藝術風格以及表現手法也秉承着皇室的意志。這些洞窟中的造像,不僅反映了北魏王朝的雕刻水平、藝術風格、審美標準,還反映了當時社會佛教藝術的發展情況,從洞窟造像以及相關文獻記載,不難看出,北魏王朝的統治者們,對佛法秉持的是一種敬仰、推崇的態度。受此影響,佛教文化、佛教藝術在北魏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甚至在文成帝時期,部分佛像開始效仿皇帝的形象進行雕鑿。

 (二)唐朝盛世的造像

北魏時期的造像藝術對當時社會乃至後世的石窟造像、雕塑、繪畫等藝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北魏末期,在新的藝術風格的衝擊下,具有北魏特色的開窟造像逐漸走向衰落。隨之而來的,是隋唐時期極爲活躍的造像活動。從唐太宗始,直至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一百餘年見,造像活動一直不斷,尤其是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得益於佛教在規模以及技術層面上的空前發展,石窟造像藝術迎來了其燦爛輝煌的時代。從唐代石窟造像不難看出,佛教造像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雄健、飽滿、奔放、瑰麗,無論是天王、力士,還是羅漢、菩薩、佛,都是健康與美麗的化身,而佛陀的形象,則更加和藹慈祥。與北魏時期的石窟造像相比,唐朝石窟造像藝術有了更多的親切感、人情味,更加符合俗世生活,更能體現中國化特色。這一時期的造像風格達到了形似完美的高峯,雖面相圓潤,體態豐腴,但毫無臃腫、繁縟之感,典雅端莊,精雕細刻。基於唐代的圓刀法,石窟造像中,形體的優美以及人物的性格都被巧妙如實地表達了出來,進而營造出了一種更高的意境。

公元1世紀,佛教剛剛傳入中國,佛像的造型不斷融匯吸收中國古代藝術的精華,逐步形成具有中國文化內涵、地區特色以及鮮明時代風格的中國佛造像的藝術體系。公元4世紀左右,作爲佛教傳入必經之地的新疆對造像藝術進行了發展,其佛造像藝術風格已經基本脫離了印度佛造像的風格影響,在表現手法上也開始以泥塑和彩繪爲主。發展至唐朝,受到大型石窟造像藝術的影響,彩塑佛造像成爲主流,而石窟造像藝術也迎來了它的鼎盛時代。與北魏王朝的造像藝術相比,唐朝的造像則更加生動地詮釋了中國化藝術的風采與魅力,其塑像的姿態也更加豐富。佛造像從寺院向現實生活的重要轉變,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如果說北魏統治者對佛教是推崇的態度,唐代的統治者們則更加理性,注重的是對佛教的整治與利用。進入唐代以後,佛教造像活動較爲頻繁。據相關統計數據,龍門石窟中的造像,超過60%是開鑿於唐朝。尤其是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無論是造像的數量,還是造像的藝術造詣,都已達到了鼎盛時期,如著名的看經寺、萬佛洞、潛溪寺等。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造像的另一大特徵,即是出現了一批以彌勒佛爲主佛的洞窟,如極南洞、千佛洞等,反映了當時統治者對彌勒佛的信仰。就統治者進行造像活動的目的而言,不難看出,唐朝統治者們不僅在表現手法上更進一步,也更加懂得如何利用佛教。

四、結語

龍門石窟是北魏王朝與唐朝兩代皇家經營的典範製作,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爲世界石窟藝術添上了輝煌、壯美的篇章。在造像的藝術風格與表現手法上,其既遵循着經典,又突破了儀規。多種文化與風格的融合,審美標準的變化,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作用,最終造就了龍門石窟的璀璨絢爛。跨越多個時代的大規模營造,給龍門石窟造像藝術烙下了時代的印記,誇張、寫實的適度運用,不同性格的塑造,則增強了龍門石窟造像的藝術感染力,爲石窟造像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