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麥積山石窟簡介 麥積山石窟在哪裏

麥積山石窟簡介 麥積山石窟在哪裏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重要景點,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爲“東方雕塑館”。

簡介

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類型和物種,被稱爲“隴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遊價值,是絲綢古道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耀眼的藝術明珠和最具潛力的旅遊勝地。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爲後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麥積山石窟作爲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8年9月16日起,麥積山石窟景區試行實名制購票,其中窟區每日限售6400張門票。此外,麥積山除了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國家AAAAA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保存情況

因地震破壞,石窟被分隔爲東崖和西崖。東崖長53米,洞窟分佈高度在0米至37米之間;西崖長63米,洞窟分佈高度在10米至47米之間。兩崖總面積合計超過3000平方米。

現存各代洞窟198個,編號分別爲1號至196號、217號、218號。東崖57窟,西崖141窟。

現存雕像、塑像共12182身,包括泥塑7866身(圓塑953身、浮塑4342身、影塑2571身)、石雕3995身、石胎泥塑312身、木雕9身。

另有壁畫1065.2平方米,石碑18座,題記222處。

歷史

麥積山石窟的創建年代爲十六國的後秦,此後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相繼開採,唐、五代、宋、元、明、清又加重修;70%以上的石窟爲北朝時期的作品。

明代之後,麥積山石窟一度湮沒無聞。1940年,天水人馮國瑞在整理地方文獻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麥積山的資料,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41年,馮國瑞邀遊人共登麥積山,對石窟做了第一次實地調查。馮國瑞爲麥積山的石刻、造像等藝術珍品所震撼,回家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編寫了《麥積山石窟志》一書,交付出版。消息傳出後,《大公報》《益世報》等先後進行了專題報道,在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吸引了衆多專家、學者,麥積山石窟從此享譽海內外。

 世界遺產

2001年,麥積山石窟與仙人崖、石門、曲溪及街亭溫泉共同組成了麥積山景區(Maijishan Scenic Spots),進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預備申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2014年,麥積山石窟以“麥積山石窟-廟宇建築羣”(Maijishan Cave-Temple Complex)之名,作爲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33處遺產點之一,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

 組成部分

麥積山石窟在東崖保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

東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的七佛閣等最爲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頭有蓮瓣形的浮雕,柱頂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寶珠”,設計構思極其巧妙,這座崖閣是北魏晚期建築的,是石窟寺建築中的珍品。千佛廊長32米,崖壁上分兩層整齊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着萬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價值的洞窟。萬佛堂又叫“碑洞”,跨進門,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雙目微合,雙手作接引之姿。窟內現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側留有影塑的千佛千餘身。窟龕中有許多製作精巧的彌勒、沙彌、供養人的雕塑。天堂洞是兩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內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間一尊,高1.95米,左右兩尊,高1.28米,每尊像約有二、三噸重。

麥積山石窟簡介 麥積山石窟在哪裏

  麥積山石窟

 主要洞窟

135窟

北魏晚期(516-534)開鑿,爲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稱“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閒話》中稱之爲“天堂”者。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壁畫約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繪涅槃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準確,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

142窟

北魏晚期(516-534)開鑿,窟內塑三世佛及菩薩、弟子。壁面又有貼影塑佛、菩薩、飛天及供養人等。佈局嚴謹,形式多樣,是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37窟龕內塑坐佛一身,右側一脅侍菩薩。主佛高2.10米,頂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殘損,面形方圓,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於方形座上,中踩半圓蓮臺,體軀健美,神態安詳。右脅侍菩薩,高1.85米,頂蓄高髻,戴華髻冠,面容豐滿,形體修長,雙手自然交叉於胸際,姿態優美,表現手法簡練、生動,是麥積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127窟

大型頂窟,平面橫長方型,頂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闊8.60米,進深5米,窟頂正中爲橫長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個梯形披,窟內正壁、左壁、右壁各開一淺龕,四壁和整個窟頂繪滿壁畫。

 44窟

建造於西魏。正壁龕內塑坐佛一身,龕外塑左右脅侍菩薩各一身,左、右兩壁後側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渦紋高肉髻,內穿僧祗支,胸前繫結,外披通肩袈裟,結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殘存彩繪痕跡,覆於佛座前的懸裳衣褶俱呈圓轉的線條,質感厚重,層次分明,富有裝飾趣味。佛面形方園適中,端莊典雅、微微俯視、和藹可親,集中體現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龕外脅侍菩薩高1.30米,頭戴冠,發呈三縷,披於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繞肩。佩項飾,下着裙,側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質樸。

第123窟

建造於西魏。平頂方形窟,頂高2.47米,面闊2.45米,進深2.35米,其四周又鑿高寬各30釐米的低壇基,正左右三壁各開一圓拱形淺龕,左右壁龕前的壇基上做方形佛座。

 165窟

位於西崖中層東端。建於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爲南宋。原造像全毀,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內正壁塑交腳彌勒菩薩一尊,內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結跏趺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養人一尊,高髻花冠橢圓臉。眉彎長與鼻相通,眼角上翹,小嘴,着當時世俗女式服裝,外着交領長衣,右邊腰中繫帶,長裙蓋足露腳尖,右手握拳上舉、左手下垂、衣紋線條自然流暢、身材窈窕、俏麗潤秀、個性鮮明、爲當時上層社會年輕貴婦的真實寫照。左壁菩薩、頭頂方巾、額有毫光、袒胸、內穿斜領小衣,外着開領長衫、兩手重疊於腹前、手心向上、作觀音相。右壁菩薩頂束高髻,面形與左菩薩相同。左、右壁菩薩面目端莊秀麗、儀態典雅、肌膚細膩、怡然自得、溫婉可親,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

5窟

位於東崖西側最高處,上七佛閣左側。建於隋代、初唐、經宋、明重修。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薩。雖經後代重修,仍保持着隨末到唐初的造像風格。中窟外兩側各開一圓拱形大龕,每龕內各塑一佛二菩薩。菩薩花蘿高冠,面目端莊秀麗,胸部半袒、雙臂外露、肌膚豐腴。但姿態服飾有別,體形微呈型扭動曲線,婀娜多姿,後人形象地稱唐代的菩薩如宮娃,具有“豐滿圓潤”的藝術風格。

 4窟

上七佛閣,也稱散花樓。位於東崖三大佛上方最高處,距地高約70米,爲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輝煌壯觀的殿堂式大窟。窟內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八菩薩像,歷經唐、宋、元、明不斷修繕,造像已非初始原貌。諸龕外部浮雕帳幔帷幕上飾火焰紋、寶珠、鱗片網絡花飾及流蘇等。

121窟

位於西崖上層西端。建於北魏晚期,宋重修。三壁龕內各塑一佛。正龕內左、右壁中門內兩側塑二力士。佛上半身爲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於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結跏趺坐於方臺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髮髻。菩薩着褒衣博帶式袈裟。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面帶笑意,雙手合掌於胸前,作拍手狀,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着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與親切。力士頭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於腹部穿圓、交叉,左手持金剛杆而立,右手提風帶,右力士着寬袖上衣,下着長裙,垂手而立,身穿護身鎧甲,剛健雄武,具有一種威嚴震懾的氣魄。此窟爲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石窟藝術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爲“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裏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釐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裏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爲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爲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爲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麥積山石窟簡介 麥積山石窟在哪裏 第2張

  麥積山石窟

 石窟文化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實物資料,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同時也爲後世研究我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

 宗教文化

以佛教爲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淨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涅槃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啓迪。

 藝術文化

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嚮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爲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誇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於多雨潮溼,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淨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藉助雲彩而不依靠雲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傑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爲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建築藝術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爲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羣。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麥積山石窟羣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築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於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爲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後室兩部分。立柱爲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築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築技術的日臻成熟。後室由並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樑等建築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築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築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後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石窟保護

麥積山石窟的第一次保護工程始於1976年。爲了挽救麥積山石窟,國家文物局召集專家對石窟提出了維修方案,在否決了將西崖石窟整體搬遷下山、用8根大柱子頂住風化層等兩個方案後,確定了用鋼釺、錨杆將風化層釘在山體上,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風貌方案。這個方案是在崖體上用鋼筋作網,噴上20至30釐米的水泥砂漿,最後把表層做舊。1976年,國家文物局投入300萬元人民幣開始對石窟進行維修,維修工作於1984年結束,工程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維修工程結束後,麥積山西崖石窟被緊緊地釘在了山崖上,至今已整整30年。第一次保護工程,2300多根打進去的錨杆,改變了山體內部分水流的走向,致使部分石窟遭到了更爲嚴重的水害,其中最爲嚴重的是94窟、191窟等,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對這些破壞嚴重的石窟壁畫實施了搶救性的保護措施。

2006年,麥積山石窟壁畫的臨摹工作已經進行了整整10年之久。

2006年,74窟的修復工作基本完成,研究人員在脫落邊緣用幾種原料做成的泥巴小心翼翼地貼在壁畫殘損部,在大塊脫落的殘缺部,用麻和泥巴等仔細填充。

2006年11月,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與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籌資100多萬元,運用現代化手段對麥積山滲水治理的二期工程基本結束,除對山頂的徽細裂隙進行了防滲注漿外,還在該石窟崖壁運用了打孔引水的手段,終使石窟內的滲水得到控制,有效保護了石窟的塑像和壁畫。

2005年,以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城市發展局瑪拉·沃裏克博士爲團長的世界銀行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識別團一行17人來到甘肅,對甘肅省項目辦提出的世行準備投資的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初選項目進行了爲期11天的考察識別工作,麥積山在此行的考察時間表中。

2006年,時隔一年之後,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成爲世界銀行貸款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中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4億元,其中世行貸款8800萬元。項目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無疑加強了對麥積山景區羅漢崖、仙人崖景區西崖、梯子洞、玉皇頂、南崖以及石門景區等現存的北魏至明清時期的建築、龕窟、雕塑和壁畫的保護,對部分瀕危建築和建築壁畫實施維護性處理,同時還將修復部分景觀價值較高的古建築。另外,項目還將投資1081萬元,進一步完善文物保護的安防、監測等設施。

2007年3月,世行專家對世界銀行貸款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子項目、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項目進行了預評估,評估通過後,投入億元的麥積山景區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將啓動。2007年6月底該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將全部完成。

2017年10月,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首次系統對洞窟現狀進行調查評估。經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初步摸底,32個洞窟風險最爲嚴重。此次主要是對洞窟現狀和險情等進行調查,爲今後的保護工作打好基礎,做好檔案資料。

經過初步摸底,221個洞窟被分爲3個風險等級。其中一級風險最爲嚴重,有32個,它們或整窟或局部存在崖面坍塌、壁畫脫落等潛在風險。二級、三級洞窟病害發展較爲緩慢,保存狀況良好。

距地面約80米的麥積山石窟第4窟,爲一級風險洞窟。主佛西側背光出現了大面積嚴重空鼓。巖體風化、滲水,起甲、空鼓、酥鹼等,是麥積山石窟的主要病害類型。加之麥積山石窟地處林區,氣候潮溼,保護工作還面臨潮溼環境下病害修復、微生物病害防治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