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哥舒翰(?—757年),複姓哥舒,安西龜茲人,西突厥突騎施人,唐朝名將。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哥舒翰敗給了安祿山,其實並不是真的打不過安祿山,而是敗給了當時複雜的時局,敗給了君王的猜忌。準確來說,哥舒翰其實是敗給了身後那羣豬隊友!

這事,其實還得從頭說起。

唐朝初年,李淵從太原起兵,一路打到長安,建立了唐朝。李淵本就是隋朝的頂級大貴族,所以實際上,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的,很多制度也都是承襲前朝。

這些制度當中,就包括軍制。

唐朝開國之後,在軍隊系統方面,選擇承襲隋朝的府兵制。府兵制其實也不是隋朝發明的玩意兒,而是當年南北朝時期的大權臣宇文泰首創。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農合一。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去種地;打仗的時候,士兵被召集起來,去前線打仗。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這種軍制,在南北朝那會兒,其實是相當先進的。因爲這套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省國力,促進生產,保障經濟發展。相比維持大規模的常備軍,國防開支的壓力,要下降太多太多。

但是,到了唐朝,這套制度的問題開始逐漸體現出來。最開始的時候,這套制度還比較好用。李家能夠統一天下,這套制度也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唐朝地盤越來越大,問題開始出現了。以前的北周西魏,地盤都比較小。士兵們打完了仗,回家也不耽誤收麥子。但是到了唐朝就不行了,因爲唐朝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到了李治時期,唐朝的版圖,東至朝鮮半島,西到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地區,北到貝加爾湖。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關中地區的士兵,原本正在家種地呢,忽然聽說要去中亞那邊打仗了。所以就得馬上集結到長安,然後大軍開拔,從長安一路跑到中亞那邊,打一仗,然後再回來。就算再怎麼順利,也不是一兩個月能夠完成的。等回到家的時候,地裏的麥子估計早都爛沒了。當時唐朝人也不傻,誰願意放着地裏的麥子不收,大老遠跑到中亞那邊去打仗啊?所以到了後期,唐朝徵兵也是一大問題。

這咋辦呢?我大唐的士兵,不能把時間都花在趕路上面啊!

於是,到了唐玄宗時期,李隆基決定,將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所謂募兵制,就是招募職業化的士兵。士兵的所有開銷,一律由國家承擔。募兵制之下,國家的國防開支肯定會很大,但是以當時唐朝的國力來說,好像也不算什麼。

除了改爲募兵制之外,李隆基還做出了一些改變。比如,當時唐朝人都不願意去邊疆當兵,那乾脆就在當地募兵,招募當地人當兵;因爲距離太遠,後勤補給太麻煩,所以允許當地的駐守將領,擁有一定的財權;爲了降低國防開支,只在邊疆駐守大軍,唐朝內地的軍隊數量極少。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國家的軍隊問題,確實解決了,但是也爲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遠在邊疆的領兵將領,手裏既有兵權,又有財權,所轄地區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再加上唐朝內部基本處於不設防的狀態,完全有機會從邊疆一口氣打到長安。這樣的條件下,就算沒有安祿山跳出來造反,也會有張祿山、李祿山之流造反。

募兵制開始實行以後,唐玄宗在唐朝邊疆地區,設置了十個軍鎮。軍鎮的老大,名叫節度使。而且在這其中,東北方向的平盧、范陽兩鎮的節度使,西北方向的河西、隴右兩鎮的節度使,往往是由一人擔任的。這倒不是李隆基覺得節度使的權力不夠大,還想給他們再加點權力,委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爲這東北方向,需要應對北方的遊牧民族;而西北方向,則需要防備吐蕃。如果不同軍鎮各自爲政,肯定就亂了套,打仗的時候就容易出亂子。

場景已經搭建,演員請就位。

安祿山,登場吧!

安祿山出身特別低,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是突厥部落裏的一個巫師。安祿山長大之後,恰好趕上當時唐朝人都不愛當兵,朝廷只能招收邊境民族的這股浪潮。進入軍伍之後,安祿山憑着自己圓滑的交際能力,捨得送禮,再加上打仗確實有兩把刷子,很快就在軍中一路高升,最後進入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視線。

天寶年間的李隆基,已經不復當年的英明神武,漸漸老邁。遇到說話好聽,又會辦事的安祿山,自然越發喜歡,安祿山也就由此搭上了李隆基這輛車,最後被升爲范陽、河東、平盧三大軍鎮的節度使。

當然,要說李隆基從來都沒懷疑過安祿山,那也是扯淡。只不過,李隆基也是實在是沒辦法。

一方面,唐朝之所以能夠建立,是因爲李淵取得了關隴貴族的支持。所以開國之後,那些傳統的關隴貴族,勢力也都比較大。這就使得後來的數任唐朝皇帝,主要任務就是要擺脫關隴貴族集團的束縛。而在募兵制之下,李隆基很怕邊軍將領,和朝中的勢力勾結,威脅自己的統治。所以,相比那些出身貴族的將領,李隆基更願意用安祿山這種出身低微的藩將。因爲藩將如果想要混得好,只能依賴他這個皇帝,叛變的可能性較低。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另一方面,唐朝那會兒,講究文武不分家。在邊境打仗打得好,是有機會回朝做官的。如果打得特別好,甚至有機會做宰相。而唐玄宗中後期,因爲宰相李林甫專權,害怕這些邊軍將領回來和自己搶權,所以就積極在李隆基面前獻策,讓李隆基任用安祿山這種少數民族作將領。

按照唐朝當時的慣例,少數民族將領,打仗或許還行,但絕不可能有宰輔之才。所以,這些少數民族將領,就算軍功再大,也不可能回朝中搶了李林甫的位置。

李隆基倒是也曾暗中懷疑過安祿山,曾派人去安祿山那邊探查情況。但結果,下面的人到了安祿山那邊,就全都被安祿山給賄賂了。回去之後,也只會說安祿山是如何的忠心耿耿。

就是在這些原因的集體作用下,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終於發動了叛亂。

安祿山所轄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是當時唐朝軍隊最多的三個軍鎮。除了三鎮軍隊之外,安祿山還招募了不少邊境勢力的騎兵。這些軍隊加起來,總數超過二十萬人!

這二十萬大軍,可不是什麼烏合之衆,而是真正的大唐嫡系精銳。整整二十萬強大邊軍的叛亂,讓承平已久的唐朝,瞬間嚇傻了。

從李世民那個時代開始,唐朝就只有邊疆纔會打仗,內地根本就沒有戰事。再加上實行募兵制後,李隆基爲了大幅減少內地的軍隊。這就導致安祿山起事之後,打得無比順利。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拿下了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甚至一路攻下了洛陽。

十一月初九,安祿山正式起兵;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陽;正月初一,安祿山已經在洛陽登基,國號大燕。

整個叛亂過程,看起來是如此順利。強大的大唐王朝,似乎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但是,唐朝真的弱到了這個地步嗎?

當然不是!

安祿山能夠如此之快地攻佔洛陽,主要是因爲當時唐朝的精銳力量,都佈置在邊疆。內地承平已久,沒見過戰事。但是,等到唐王朝徹底反應過來,安祿山的麻煩就來了。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十一月十五,就在安祿山正式造反六天之後,李隆基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同時從邊疆撤回唐軍的精銳,開始在關中地區募集士兵。任命榮王李琬爲元帥、高仙芝爲副元帥,東征平叛。

不得不說,當時的大唐王朝,家底還是很厚實的。就算被安祿山這麼一鬧騰,丟掉了不少要地。但唐朝真正的精銳力量,依然還在。如果這時候李隆基繼續保持當年的英明神武,憑着手上的這些牌,想要收拾掉安祿山,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問題在於,直到這時,唐朝高層依然繼續內鬥!

身在前線的封常清、高仙芝,遠比遠在長安的李隆基,更清楚戰事的複雜。兩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知道當下唐軍的優勢和弱勢。當時唐朝真正的精銳,都在邊疆。臨時從關中地區募集的軍隊,根本無法形成足夠的戰鬥力。反倒是安祿山那邊,坐擁二十萬百戰精銳,戰力極強。在這種局勢下,正面抗衡,無異於找死。

所以,兩員老將做出了最正確的判斷。

放棄潼關以東的全部地盤,退守潼關。憑藉潼關天險防守,安祿山是無論如何都打不過去的。等到唐朝精銳回援,安祿山必死無疑。

從戰術上來說,這個判斷,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從政治的角度來說,這卻是大錯。

遠在長安的李隆基,不是想不到這個辦法。但問題是,在李隆基看來,封、高兩人的這種選擇,無異於是放棄抵抗。在這種時候放棄抵抗,退守潼關,拱手將洛陽以及大量地盤讓給叛軍……你們是不是也想造反啊!

此時已經老邁昏聵的李隆基,已經無法再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了。在他看來,死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擊敗叛軍,穩固住自己的皇位!

爲了保證前線將領不再叛變,李隆基創造性地想出了一個自以爲很好的辦法:派宦官去監督軍隊。李隆基覺得,身邊的宦官纔是最可信的,前線的將領則有叛變的風險。但李隆基萬萬沒想到,他派去的宦官邊令誠,根本不在乎家國天下,只在乎如何能摟更多的錢!到了前線之後,邊令誠不在乎到底能否擊退叛軍,只是一個勁地向封常清、高仙芝索賄!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5張

兩員老將,這下也火大了。

老子在前線打仗,爲國家平叛,你一個宦官不出力也就算了,反倒向老子要錢?上一邊子去吧!

兩位老將的耿直,固然是一種美好的品格。但這種品格,也徹底葬送了他們。邊令誠見索賄不成,直接向李隆基打小報告,說兩人是故意將地盤拱手讓與叛軍。老邁的李隆基,已經沒有足夠的思考能力,竟然真的聽信了宦官的讒言,將封常清、高仙芝兩員大將,直接殺掉了!

臨陣換將,已是大忌,更何況是臨陣殺將?

封、高兩員大將一死,軍心頓時大亂。

此時的唐玄宗,在殺掉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後,其實也很頭疼。他不是不知道兩員大將的重要性,只是多年的歌舞昇平,已經讓他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如今殺了兩人,接下來派誰去統軍,也是一個大問題。

此時的李隆基,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老將哥舒翰,一個是安思順。

這兩人合適的原因,要說起來其實也是相當的複雜。簡單來說,唐朝當時最精銳的邊軍,都在十大軍鎮當中。安祿山反叛佔了三個;安西、北庭、嶺南距離太遠;劍南軍鎮則是因爲李隆基之前對南詔用兵,一直沒恢復過來;所以能迅速增援的,就只有朔方、河西、隴右這三個軍鎮的精銳。而朔方精銳,之前已經增援山西方向,所以潼關這邊,就都是由河西、隴右過去增援的精銳。

所以,李隆基必須要找一個在這兩大軍鎮精銳心中,能夠壓得住場子的大將。這樣的話,就只有哥舒翰和安思順最合適。哥舒翰常年統領隴右、河西兩大軍鎮的軍隊,安思順也相差不多。

但是,安思順是安祿山他們家的親戚,當年安祿山的父親死了以後,安祿山的母親帶着安祿山改嫁。安祿山的後爸(安祿山是隨他後爸的姓氏),和安思順的爹,是親兄弟。有這層關係在,李隆基自然打死都不能用安思順去守潼關了。

所以,哥舒翰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在殺掉封、高兩員大將後,李隆基不得不緊急任命正在長安養病的哥舒翰,率領二十萬大軍,遠赴潼關平叛。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6張

哥舒翰率領的這二十萬大軍,和之前封、高兩人率領的緊急召集的軍隊,可不是一回事。封常清、高仙芝率領的大軍,是臨時召集的,戰鬥力有限。而哥舒翰率領的這二十萬大軍,則是隴右、河西兩大軍鎮來援的精銳。這支軍隊,可以說是當時唐朝能拿得出來的最精銳的家底,也是最後的家底。

哥舒翰領兵到了潼關之後,很快就發現,原來之前的封常清、高仙芝兩人,一點毛病都沒有。他們選擇的戰術,是最正確的。所以哥舒翰也選擇繼續堅持這種戰術,決定在潼關耗死安祿山。

如果這個戰術,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的話,這場安史之亂,最多也就能鬧騰個一兩年,而且只能侷限於潼關以東,不會殃及整個唐朝。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唐朝高層又開始內鬥了。

哥舒翰領兵之後,麾下將領開始建議他,分出兩路兵馬。一路去守通過,另一路返回長安,去殺楊國忠。因爲安祿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誅殺楊國忠。楊國忠一死,安祿山就沒有繼續造反的理由了。再打下去,就是唐軍這邊佔理。有了大義在手,後面會好打很多。再說當時大家都看楊國忠不順眼,幹掉楊國忠,幾乎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宰相楊國忠覺得,哥舒翰如今大權在握,掌握了唐朝最精銳的力量。如果這時候哥舒翰分出幾萬精銳,進攻長安殺他的話,他必死無疑。所以楊國忠爲了自保,一邊開始招兵守長安,防備哥舒翰反水。一邊開始煽風點火,勸李隆基強令哥舒翰主動出戰,消耗哥舒翰麾下的力量。

而李隆基那邊,想法就更復雜了。

李隆基覺得,哥舒翰坐擁二十萬精銳去守潼關,已經完全掌握了唐朝的命運。這樣的人,自然不得不防。如果哥舒翰再反水的話,唐朝就真的離滅亡不遠了。

最開始的時候,李隆基倒是還算信任哥舒翰,允許哥舒翰堅守不出。在哥舒翰堅守潼關的局面下,安祿山叛軍確實一天比一天虛弱,戰局變得越來越有利於唐朝這邊。但同時,隨着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李隆基對哥舒翰的耐心,也越來越低。

就在這個時候,一場勝利,讓大家都不得不做出選擇。

之前說過,唐朝短時間能夠調來抵禦叛軍的精銳,就只有朔方、河西、隴右這三大軍鎮。其中河西、隴右兩地的精銳,被哥舒翰統領,去守潼關。而朔方的軍隊,則是由郭子儀、李光弼率領,從山西那邊打叛軍的後方。在朔方精銳的進攻下,叛軍節節敗退。在打了將近半年之後,郭子儀和李光弼已經收復了山西和河南全境。這一下,安祿山主力和范陽老巢那邊的聯繫,就被徹底切斷了。

此時的范陽、平盧這兩大軍鎮的地盤,因爲安祿山帶走了大部分精銳,已經無比空虛。所以接下來,郭子儀他們完全可以輕易揮師北上,佔領安祿山的老巢。至於安祿山的主力部隊,則會被哥舒翰拖住,無力北歸支援。

勝利,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了。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7張

只要拿下安祿山的老窩,就算安祿山現在還有洛陽那邊的地盤,也蹦躂不了多久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隆基又開始整事了。

李隆基見到朔方軍隊步步勝利,越發懷疑哥舒翰。朔方軍隊能打得贏,爲啥你哥舒翰率領河西、隴右兩大軍鎮的精銳,連出關都不敢?到底是因爲叛軍真的強,還是因爲真的有想要造反的心思?

再加上楊國忠和同黨在長安這邊吹耳邊風,李隆基終於坐不住了。李隆基強令哥舒翰率兵出關,和安祿山決戰。

面對李隆基三番五次的催促,哥舒翰也坐不住了。半年之前,封常清、高仙芝的死,還歷歷在目。如果他繼續堅持守關不戰,難保不會被一刀咔嚓。再加上眼見着朔方軍一路大勝,哥舒翰也認爲,自己應該打得贏纔對。

就是在這樣複雜的局面下,天寶十五年六月初四,在安祿山正式起兵七個月之後,哥舒翰終於率軍出關,準備和安祿山正面打上一場。

決定唐朝命運的靈寶之戰,就此爆發。

哥舒翰率軍出關以後,駐紮於靈寶(今河南靈寶)。靈寶南面靠山,北臨黃河,中間則是七十里長的狹窄山道。

明明人多,卻選擇了一座小戰場。如此小的戰場,唐軍的人數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反倒是安祿山叛軍那邊,佔領這塊地盤已久,有足夠的時間佈置埋伏。

果不其然,雙方交戰之後,安祿山首先讓麾下軍隊佯裝失敗,誘敵深入。等到唐軍進入山路狹窄,早已在南邊山路上設伏的叛軍,頓時發動。此時的唐軍,反倒因爲人數太多,想撤都撤不了。

南邊是叛軍的伏擊陣地,北邊是黃河,前面是叛軍地盤,身後則是潼關。所以唐軍能夠撤退的方向,就只有向後撤或者向北面的黃河撤。因爲出戰得太過匆忙,沒準備多少船,所以唐軍渡河的時候,淹死的就有好幾萬。很多船因爲人太多,在黃河裏面翻船了。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8張

而後方,之前潼關守軍爲了抵禦叛軍,唐軍挖了三條壕溝,寬二丈,深一丈。原本用來阻擊叛軍的壕溝,這會兒成了唐軍的葬身之處。據史書記載,當時唐軍用屍體填平了這三條壕溝,才能讓後續軍隊通過,撤回潼關。

經此一敗,二十萬精銳,只剩下不到八千人

可想而知,當時的這場敗仗,到底有多慘。

當然,憑藉剩餘的八千人,如果死守潼關,等待後方援兵的話,倒也不是一定守不住。當年李世民就曾在潼關,以三千人馬擋下竇建德的十萬大軍,最後還生擒了竇建德。但此事的哥舒翰,可不是當年的李世民。退回潼關之後,哥舒翰麾下的蕃將火拔歸仁等人,見大戰失敗,竟然直接發動了兵變,綁了哥舒翰,投降了叛軍!

至此,潼關門戶大開,關中之地,再無險可守。而且,打光了二十萬精銳的唐朝,此時也無力再調集更多的軍隊,長安,已是一座空城。

原本已經馬上將要被平定的叛亂,因爲靈寶之敗,徹底壓不住了。這場安史之亂,終於從一場地方性叛亂,演變爲殃及整個唐朝的大亂。

潼關失守後,李隆基率朝廷出走,想要去蜀地避難。但剛剛出城之後,就被麾下禁軍挾持,不得不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

手握大軍的哥舒翰爲何敗給了安祿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第9張

哥舒翰被抓之後,安祿山爲了收復他,反倒是將主動投降的火拔歸仁等人給處死。然後,安祿山讓哥舒翰寫信給朔方軍,希望朔方軍能夠投降,結果朔方軍一個都沒有投降。後來叛軍被唐軍再次壓制的時候,出於泄憤,哥舒翰等降將被盡數殺死。

縱觀安史之亂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唐朝會爆發安史之亂,純粹是因爲自己作出來的。如果李隆基沒有瞎改軍制,安史之亂根本沒有爆發的制度土壤。而靈寶之戰的慘敗,更是完全由唐朝高層自己作出來的。哥舒翰當時已經老邁,而且身體不好,戰場又極其狹窄,發揮不出唐軍人數優勢。這些,都是導致哥舒翰戰敗的原因。

如果哥舒翰沒有出關,安史之亂估計鬧個一年多也就到頭了。但既然哥舒翰出了潼關,並且敗給了安祿山,所以安史之亂也就徹底鬧大了。

後世公認,哥舒翰出潼關而唐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