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西魏宇文泰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西魏宇文泰

西魏宇文泰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西魏宇文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統帥,西魏的實際掌權者,亦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曾參加六鎮起義軍,後從賀拔嶽入定關隴,其死後代據關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被授爲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爲帝,是爲西魏,都長安。從此宇文泰專制長達20年,556年去世。其子宇文毓繼位,追諡曰文皇帝,廟號太祖。號其墓爲成陵。

宇文泰掌權期間,對內團結各方,澄清政治,創府兵制;對外立足關隴,爭戰東魏,蠶食南樑。奠定了其身後關隴政權一統天下及隋唐王朝強盛的基礎。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八月,渡北河(今內蒙古境內烏加河),九月,還至牽屯山(今寧夏固原縣西)染疾。宇文泰知自己病重,派人急招侄兒宇文護,宇文護趕到涇州(今甘肅涇川北),宇文泰已經病危,託孤於其侄宇文護:“我的兒子都還年幼,今外寇方強,國家之事,由你決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十月乙亥(初四)日(11月21日),卒於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時年五十歲,葬於成陵(今陝西省富平縣北),諡號文公。是月,其子宇文覺嗣其位爲太師、大冢宰,由宇文護輔政。次年,宇文覺稱帝,國號周,是爲北周孝閔帝,北周建立。宇文泰先後被追尊爲文王、文皇帝,廟號太祖。

西魏宇文泰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西魏宇文泰

歷史如何評價宇文泰

 總評

宇文泰一生,正處在由亂到治的歷史轉捩點,他能夠在紛繁複雜的歷史條件下,觀時而變,順乎歷史發展的潮流,終至取威定霸,轉弱爲強,南清江漢,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礎。他在位時所頒行的兵制、選官之法等等更是開隋唐政治制度之淵源,宇文泰的功業可謂盛矣,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繼孝文帝元宏之後的又一位鮮卑族傑出的人物。

歷代評價

高歡:“此小兒眼目異。”

樑御:“宇文夏州英姿不世,算略無方。”

赫連達:“明略過人,一時之傑。”

李延壽:”昔者水運將終,羣兇放命。或權威震主,或釁逆滔天。鹹謂大寶可以力致,神器可以求得,而卒誅夷繼及,亡不旋踵。是知天命有底,庸可慆乎。周文爰自潛躍,衆無一旋,驅馳戎馬之際,躡足行伍之間。時屬與能,運膺啓聖,鳩集義勇,糾合同盟。一舉而殄仇讎,再駕而匡帝室。於是內詢帷幄,外杖材雄;推至誠以待人,弘大順以訓物。高氏藉甲兵之衆,恃戎馬之強,屢入近畿,志圖吞噬。及英謀電發,神旆風馳。弘農建城濮之勳,沙苑有昆陽之捷;取威定霸,以弱爲強。紹元宗之衰緒,創隆周之景命。南清江、漢,西舉巴、蜀,北控沙漠,東據伊、瀍。乃擯落魏、晉,憲章古昔;修六官之廢典,成一代之鴻規。德刑並用,勳賢兼敘。遠安邇悅,俗阜人和。億兆之望有歸,揖讓之期允集。功業若此,人臣以終,盛矣哉。非求雄略冠時,英姿不世;天與神授,緯武經文者,孰能與於此乎。昔漢獻蒙塵,曹公成夾輔之業;晉安播蕩,宋武建匡合之勳。校德論功,綽有餘裕。至於渚宮制勝,闔城孥戮;蠕蠕歸命,盡種誅夷。雖事出於權道,而用乖於德教,斯爲過矣。孝閔承既安之業,膺樂推之運;明皇處代邸之尊,纂大宗之緒。始則權臣專命,終乃政出私門;俱懷芒刺之疑,用致幽弒之禍,惜哉。“

令狐德棻:“帝知人善任使,從諫如順流。崇尚儒術,明達政事,恩信被物。能駕馭英豪,一見之者,鹹思用命。沙苑所獲囚俘,釋而用之;及河橋之役,以充戰士,皆得其死力。諸將出徵,授以方略,無不制勝。性好樸素,不尚虛飾,恆以反風俗復古始爲心雲。”

王應麟:“宇文泰弒君之罪,甚於高歡之逐君,乃以周公自擬,亦一莽也。”

王夫之:“ 宇文泰之爲此也,則有說也。據關中一隅之區,欲井天下,乃興師以伐高洋,不戰而退,豈畏洋哉?自顧寡弱而心早寒也。南自雒、陝,西自平陽,北極幽、薊,東漸青、兗,皆洋之有,衆寡之形,相去遠矣。且梁氏方亂,抑欲起而乘之以吞襄、郢,而北尚不支,勢不足以南及。雖前乎此者,屢以寡而勝衆,而內顧終以自危。故其所用者,仍恃其舊所習用之兵,而特欲多其數以張大其勢。且關中北擁靈、夏,西暨河、湟,南有武都、仇池、羌、氏之地,雖耕鑿之甿,皆習戰,使充行伍,力是而情非不甘,泰可用權宜以規一時之利,未盡失也。若夫四海一,戰爭休,爲固本保邦之永計,建威以銷夷狄盜賊之萌,則用武用文,剛柔異質,農出粟以養兵,兵用命以衛農,固分途而各靖。乃欲舉天下之民,旦稼穡而夕戈矛,其始也,愚民貪免賦免役之利,蹶起而受命;迨其後一著於籍,欲脫而不能。故唐之府兵業更爲彍騎矣,乃讀杜甫石壕、三別之詩,流離之老婦,宛轉於縲絏;垂死之病夫,負戈而道僕;民日蹙而兵日窳,徒死其民。而救如線之宗社者,朔方邊卒、回紇援兵也。然則所謂府兵者,無益於國而徒以殃民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