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618年發生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德文:Prager Fenstersturz,英文:DefenestrationofPrague)成了三十年戰爭的發端。三十年戰爭(1618―1648)是以德意志爲主要戰場,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

從17米高處扔出

1618年5月23日,在布拉格參加捷克新教代表會議的代表衝進城堡,不管三七二十一,將兩個哈布斯王朝的高官連同一個文書從布拉格城堡三層(距地面17米)的窗戶扔了出去。三人如果掉在石子路上誰也活不了,幸運的是,當時城市的衛生狀況很差,即使在城堡的周圍也堆了不少垃圾。他們三人都掉到垃圾堆上,除了受到驚嚇、被摔暈外,只有一人摔傷了腿。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這初聽起來有點滑稽的“扔出窗外事件”,卻有着嚴峻、殘酷的歷史背景,併產生了更爲嚴峻、殘酷的後果。大的歷史背景是,1555年簽訂《奧格斯堡和約》後,只經歷了很短的一段相對平靜時期。之後,德意志新、舊教諸侯之間,諸侯同皇帝之間爭鬥不斷。新教諸侯再接再厲打算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地盤;皇帝與舊教諸侯則來個“反攻倒算”,正式的說法是“反宗教改革”。教會系統除了吸取了一些教訓,在內部進行改革消除最爲臭名昭著的弊病外(如取消贖罪符買賣),還更加重用耶穌會,對一切反對天主教的人進行不擇手段的報復。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的近因是,當時統治捷克(波西米亞)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收緊了對信仰新教的當地民衆的限制,引起了不滿和騷動,進而發生了“扔出窗外事件”、爆發了起義。本來,按照“教隨國定”的原則,主子信天主教,臣民百姓應隨着信,否則就須出境、走人。但當時的捷克情況有些特殊:捷克於1526年方重新併入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它保有很大的自治權,國會、新教教會繼續發揮着重要作用,皇帝盧道夫二世迫於形勢,在1609年的“皇帝詔書”中,對捷克新教徒作了很大讓步。但事過境遷,皇帝出爾反爾,於是就引起了前述事件,而這一事件又捅開了三十年戰爭的螞蜂窩。

三十年戰爭 四大階段

三十年戰爭分爲四大階段:捷克―普法爾茨階段(1618―1624)、丹麥階段(1625―1629)、瑞典階段(1630―1635)和法國階段(1635―1648)。交戰的一方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教皇、波蘭也站在他們一邊);另一方有德意志新教諸侯、丹麥、瑞典和法國(並得到荷蘭、英國和俄國的支持)。

三十年戰爭 三大戰神

通常被稱爲三十年戰爭三大戰神的軍事統帥是華倫斯坦、梯裏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爾夫二世。

捷克國會認爲自己有權任免捷克國王,於是在1619年免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菲迪南二世所兼的捷克國王一職,選舉“新教聯盟”的領袖普法爾茨選帝侯弗里德里希五世(1596―1632)爲新國王。年輕的弗里德里希明知捷克屬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範圍,而且自己完全沒有力量與之抗衡,卻不切實際地幻想着他的岳父英王詹姆士一世和德意志新教諸侯屆時會出兵支援(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以後完全落空),興沖沖地跑到布拉格去當國王——後果自然是災難性的:應皇帝的請求,天主教聯盟盟主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派他的大將梯裏前往捷克征討,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大勝捷克軍。西班牙軍隊也抄了普法爾茨的老巢。三十年戰爭第一階段,以捷克失敗,以弗里德里希既丟了國王頭銜、又丟了選帝侯的頭銜和原有領地而告終。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第2張


梯裏是這次勝利的主將。而在戰爭的第二階段,華倫斯坦則是打敗丹麥的主要軍事統帥。在第三階段,梯裏和華倫斯坦對遏制瑞典向南德的進攻分別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1632年,梯裏以七十多歲的高齡戰死於戰場,身後備極哀榮;1634年,身體好好的華倫斯坦卻被自己的皇帝派人謀殺。

梯裏(1559―1632)從小在科隆耶穌會學校受到嚴格的天主教教育,從16歲起,即服役於諸天主教君主的軍隊裏,他是一個忠誠的職業軍人。在戰爭的第一階段,皇帝用上了梯裏指揮的軍隊,這當然必須徵得巴伐利亞公爵的同意,而且花了很大的代價:償付軍費、把普法爾茨選帝侯的頭銜轉封給馬克西米利安,並將其很大一塊領地劃歸巴伐利亞。更何況,皇帝與公爵(1621年後爲選帝侯)也經常鬧矛盾,皇帝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梯裏指揮的、公爵的軍隊。

正當皇帝朝思暮想自己擁有一支像梯裏軍隊那樣強大的、且隨時服從命令征戰的軍隊之時,1525年,華倫斯坦毛遂自薦找皇帝來了:他可以自籌經費、自募兵丁、組建軍隊供皇帝調遣。

華倫斯坦(1583―1634)出身於捷克鄉村貴族家庭,他的祖父是最早將新教引入捷克的先驅者之一。華倫斯坦後來卻又改了回來信天主教。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大地主、大工商經營者和新軍閥。他是個冒險家,他身上混合着天才的組織者、商人和毫無顧忌的掠奪者的氣質。斐迪南二世同意授權華倫斯坦招募軍隊之後,華倫斯坦在人生奮鬥的道路上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華倫斯坦一出手就向皇帝提供四萬他召募、受過嚴格訓練的僱傭軍。他成爲丹麥與皇帝在北德開戰的主力。1625年4月,華倫斯坦在德紹的易北河大橋上首戰告捷,展開了凌厲的攻勢。只是由於怕華倫斯坦獨佔軍功,巴伐利亞選帝侯方趕忙派出梯裏出征。雖然華倫斯坦在三十年戰爭的第二階段中,打敗丹麥功勳卓著,但因得罪遍了天主教諸侯,在他們的壓力下,皇帝於1630年免去他的職務,還命令他遣散軍隊。

恰恰就在1630這一年,瑞典入侵,在國王古斯塔夫―阿道爾夫二世(1594―1632)率領下,浩浩蕩蕩由北德勢如破竹地打到南德,連梯裏也抵擋不住瑞典人進攻的鋒芒。1631年9月,梯裏在萊比錫附近的布來登費爾德幾乎全軍覆沒。在1632年春,瑞典攻下紐倫堡、慕尼黑。不久,梯裏也在萊希河戰役陣亡……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不得不請華倫斯坦再度出山。

華倫斯坦果然不同凡響:1632年11月,率軍突入瑞典軍的後方——德國中部的薩克森,瑞典人腹背受敵不得不匆忙北撤,華倫斯坦因此解了巴伐利亞之圍。在呂岑的鏖戰中,華倫斯坦在軍事上雖然沒有佔先,但被稱爲“北方之獅”的古斯塔夫―阿道爾夫二世卻在該戰役中負傷致死,瑞典的士氣受到極大的損傷:華倫斯坦的軍隊剝去國王身上的所有衣服,聽憑他渾身是傷的屍體一絲不掛地暴露在戰場上。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第3張


在這一時刻,華倫斯坦達到了他人生的頂峯:弗利德蘭公爵、梅克倫堡公爵、帝國軍隊統帥……然而,華倫斯坦躊躇滿志的時光很短:他先是在1634年1月被皇帝解職。同年2月25日,他同他最親密的心腹被皇帝授意的自己軍隊的軍官殺害於捷克的埃格爾城堡。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學習時報》-金海民) 2

法國——戰爭最大獲利者

三十年戰爭的前三階段,法國雖然沒有赤膊上陣直接參戰,卻在外交上極盡煽動鼓譟之能事,唯恐天下不亂:先是爲交戰雙方火上加油,加劇和利用德意志新、舊教聯盟的爭鬥。在戰爭第二階段(丹麥階段),1625年,法國首相黎塞留瞅準了時間,攛掇英國、荷蘭、丹麥三國建立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資助丹麥出兵德意志。而1630年瑞典出兵之時,也正是法國慫恿並援助正在謀求波羅的海霸權的瑞典入侵之日。1634年9月,瑞典在諾德林根大敗之後,在交戰諸方精疲力竭之時,法國終於從後臺走向前臺:1635年4月,法國和瑞典締結共同作戰的盟約,5月19日,路易十三正式宣戰。在持續12年的戰爭最後一個階段,最初,法軍戰績平平。值得一提的勝仗均發生在後期:1643年5月,法軍在法國、比利時交界處的羅克羅瓦戰勝西班牙軍隊。1645年在諾德林根打敗了巴伐利亞人和帝國軍隊。1648年8月,孔代親王在朗斯告捷……

三十年戰爭期間的法國首相、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在國內鎮壓胡格諾派新教徒是毫不手軟、極爲殘酷的。在國外,爲了法國的利益,爲了奪取歐洲霸權,他卻也會毫不顧及宗教上的對立,與德意志新教諸侯、丹麥、瑞典、英國等新教國家結盟,反對同一宗教信仰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德意志天主教諸侯。他把這種維護法國利益的做法稱之爲“國家理性”——總之,在他那裏,無論是在國內鎮壓新教徒,還是在國外聯合新教徒打擊天主教徒,都是有道理的。黎塞留這個紅衣主教,給人們上了他的有關“政治超越宗教”的一課。

如此這般,法國在三十年戰爭的和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中,成了最大的獲利者:法國取得整個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和洛林的三個主教區(梅斯、土爾、凡爾登),實現了黎塞留把國界擴張到萊茵河的目的,法國成了歐洲的霸主。哈布斯堡王朝勢力大大削弱。而對於德意志新、舊教諸侯來說,除了加爾文宗獲得與路德宗一樣的合法地位外,打了三十年的仗似乎又回到戰前的原狀——在領土問題上,規定以1618年的佔有情況爲基準。而在宗教上,“教隨國定”的原則被保留,同時,這一原則要受到1624年實際宗教信仰分佈狀況的限制。就是說,在宗教上以1624年爲基準年,在這一年一個地區信什麼教就永遠信那個教。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第4張


倒黴的是平民

對於德意志新、舊教統治者來說,他們有“保持原狀”的條款作保證;而平民百姓“戰前的原狀”則早已一去不復返。恩格斯在《馬克》一文中曾對三十年戰爭的結局作過如下的描述:“在整整一個世代裏……到處是焚燒、搶掠、鞭打、強姦、屠殺……物質的破壞,人口的凋零,是無窮無盡的。當和平到來的時候,德國已經不可救藥了,已經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在地下,最可憐的,當然還是農民。”

前述在出身、性格、打仗方式諸方面截然不同的戰爭中的三大統帥,在盤剝、蹂躪、欺壓平民百姓方面卻是一個賽過一個:華倫斯坦本是一個提出“以戰養戰”,靠戰爭大發橫財的、皇帝的“僱傭兵隊長”。他縱容部隊從民衆那裏掠奪財物作爲軍餉,每攻克一地,即大肆搶掠糧食和財富,就像蝗蟲過境那樣。梯裏則極爲暴虐,如他在1631年5月攻下新教的馬格德堡城後,城市幾乎完全被摧毀,居民大部分遭到殺害。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爾夫二世在攻下紐倫堡、奧格斯堡和慕尼黑後,緊接着的是大肆搶掠……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其他軍隊、“義勇軍”、“民團”,他們在哪裏宿營,便要農民供應吃的、喝的,騷擾婦女,稍有怠慢,就將農民殺死……德國成了本國的兵痞、操歐洲各種語言的暴徒的爲所欲爲的天堂。

戰爭使德國喪失人口的1/3,在戰爭的重災區如德國東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人口減少了2/3。戰後,德國城鄉殘破、農工商業凋蔽。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5/6的鄉村被毀,農民變得一無所有,在饑饉和死亡線上掙扎——這正是“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最倒黴的當然還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平民百姓。

從布拉格到明斯特

從布拉格被驚恐萬狀地推出窗戶的哈布斯堡王朝官員,到四平八穩坐在明斯特市政廳參加談判的袞袞諸公,兩個鏡頭的切換耗時30年!談判在威斯特伐利亞邦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兩個城市分頭進行。和談從1644年開始,光談判就持續4年多的時間,到了1648年10月24日,各方代表終於在明斯特正式簽字,這就是前面已提及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鑑於三十年戰爭對於德意志民族的特殊重大意義,德國劇作家、詩人席勒罕見地寫了一部歷史學專著《三十年戰爭史》,他還創作了有關華倫斯坦的戲劇三部曲《華倫斯坦的軍營》、《皮柯洛米尼父子》和《華倫斯坦之死》。席勒除了杜撰皮柯洛米尼的兒子和華倫斯坦的女兒戀愛的情節外,均以忠於歷史的態度從事創作。當然,寫三十年戰爭最爲著名的文學作品,當推德國作家格里美爾斯豪森的《癡兒西木傳》(我國已有譯本),他依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這部長篇小說。中國觀衆從德國現代劇作家布萊希特以三十年戰爭爲背景創作的劇本《大膽媽媽與她的孩子們》中,深切地體會到當時百姓遭受的苦難……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歐洲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第5張


前往歐洲旅遊的遊客能從至今仍矗立在布拉格市中心的古城堡的側翼,看到當年扔下三個官員的窗戶。在德國北威州(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明斯特市的市政廳,能看到有關三十年戰爭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展覽。1350年建成的明斯特市政廳在二次大戰中被炸燬,1948―1958年按原樣重建,於同年10月重新開放。好在遭轟炸前廳裏的文物、裝飾都被轉移到別處,所以現在看到的多是當時簽字時的原物。看到布拉格的古城堡、明斯特的市政廳,不知道人們是否能體會到當初三十年戰爭時的些許氛圍。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