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國語:晉語·文公修內政納襄王 全文及翻譯註釋

國語:晉語·文公修內政納襄王 全文及翻譯註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晉語·文公修內政納襄王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秦伯納衛三千人,實紀綱之僕。公屬百官,賦職任功。棄責薄斂,施捨分寡。救乏振滯,匡困資無。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財。利器明德,以厚民性。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耈老,禮賓旅,友故舊。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韓,實掌近官。諸姬之良,掌其中官。異姓之能,掌其遠官。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皁隸食職,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財用不匱。

國語:晉語·文公修內政納襄王 全文及翻譯註釋

冬,襄王避昭叔之難,居於鄭地汜。使來告難,亦使告於秦。子犯曰:“民親而未知義也,君盍納王以教之義。若不納,秦將納之,則失周矣,何以求諸侯?不能修身而又不能宗人,人將焉依?繼文之業,定武之功,啓土安疆,於此乎在矣,君其務之。”公說,乃行賂於革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啓東道。

翻譯

晉文公元年春天,文公和夫人嬴氏從王城前來,秦穆公派衛士三千人護送,都是得力的僕從。文公會見百官,授與官職,任用功臣。廢除舊的債務,減免賦稅,佈施恩惠,捨棄禁令,分財給寡少的人,救濟貧困,起用有才德而長期沒升遷的人,資助沒有財產的人。減輕關稅,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寬免農民的勞役。鼓勵發展農業,提倡互相幫助,節省費用來使資財充足。利器便民,宣揚德教,以培養百姓的純樸德性。推舉賢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官員規章,按法辦事,確立名分,培育美德。昭顯有功勳的舊族,惠愛親戚,榮耀賢良,尊寵貴臣,獎賞有功勞的人,敬事老人,禮待賓客,親近舊日的友人。胥、籍、狐、箕、欒、郤、桓、先、羊舌、董、韓等十一族,都擔任朝廷近官。姬姓中賢良的人,擔任朝廷內務官。異姓中有才能的人,擔任邊遠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貢賦,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稅,士受祿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領受官廩,皁隸按其職務領取口糧,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於是政治清明,民生豐安,財用充足。

國語:晉語·文公修內政納襄王 全文及翻譯註釋 第2張

冬天,周襄王爲躲避昭叔之難,住到鄭國的汜地,派人到晉國告急,又派人到秦國求援。子犯說:“百姓親近君王,但還不知道道義,您何不送周襄王回國,以此來教導百姓懂得道義呢?如果您不送,秦國就會送襄王回國,那就會失去事奉周天子的機會,還憑什麼來求得諸侯盟主的地位呢?如果不能修養品德,又不能尊奉周天子,別人怎麼會依附呢?繼承晉文侯的業績,建立晉武公的功德,開拓國土,安定疆界,就在於這次了,請您努力做好這件事。”文公聽了很高興,於是就送錢財給革中之戎和麗土之狄,打開東進的道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