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荀子作爲戰國的一位儒學大師,生平有着比較多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所以很多的人對於荀子的印象也是比較深刻的。荀子是趙國人,名字叫做況,是儒學大師。在古書中經常以孫卿的身份出現,如此優秀的大師,讓後世還是念念不忘的,但是這位大師是什麼時候離開人世間的,在書籍中卻沒有任何的記載。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在我們所看到的書籍中,記載着一些荀子的資料是荀子的思想。

所以,荀子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學識方面比較出色淵博,並且也繼承了儒家的一些思想,在那個時代對當時的人們也有着比較大的幫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吸收了其他思想家的一些精華,從而在儒學中變成自己的一派,也是如此令後世難忘的原因之一。

而荀子的死亡時間,有些書籍記載着應該是在春申君死後不久,但是並不是十分的明確。所以,荀子的這個死亡時間總是成爲一個謎一的問題存在着,但是荀子的傑出成果還是令世人們肯定的。

不管怎麼說荀子都是儒家學派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因爲荀子的書籍還有一些主張,讓後世獲得了更多更爲巨大的文學薰陶,而在現在的課堂上,荀子的思想也是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讓學生們都在荀子的思想下不斷地成長起來,從而漸漸地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或許這就是荀子爲後世所留下的最珍貴的寶藏。

 戰國思想家荀子是誰

荀子是出生於公元前約313年,並逝世於公元前的238年,周朝戰國後期的趙國人。荀子是戰國時期的一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在政治方面、文學方面、哲學方面和教育上取得的成就都堪比卓著,至今仍對後人的相關研究具有深遠影響的人。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2張

荀子是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四處遊學的人。從其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了遊學生涯,且在其十五歲至七十歲左右之間,曾三次遊學至齊國,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一職的人。荀子也是曾在楚國擔任蘭陵令,並最終逝於楚國的人。

荀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引用“賦”的名稱,並在寫賦的時候第一個選用“問答體”的人,他同時也是被世人列爲“辭賦之祖”之一的人。

荀子是著作集《荀子》、《仁學》和《勸學》等著作的作者。“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被稱之爲其名言名句而被世人所佳贊和引用。

荀子是對儒家思想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的人。

在人性問題的研究上,荀子是主張“性惡論”,強調“人性本惡”的本性,而對主體天生就被賦予的道德觀念持否定態度,並強調後天的培養和教育對人素質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人。

荀子是我國的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倡“尊師重教”價值觀念取向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天地君親師”的教育觀念流傳至今。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荀子的正名是從古流傳至今的珍寶,下面我們來看看它的大致內容。正名講的是名稱與客觀現實的關係,做到名副其實是最好的。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3張

人們用自己的感知(聽力、嗅覺、思維、眼睛等)去感受這個世界存在的事物,用不同的名稱對不同的事物精心命名。哪怕是一位君主,也要根據客觀事實來命名,做到名與實相符合,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如果名不副實,豈不是歪曲了事實與真相。

有許多句子在使用名稱的時候產生了迷惑,從而搞亂了說法。像什麼被侮辱了而不以此爲恥辱;聖人不愛惜自己,以天下、大衆爲主;殺死盜賊不算是殺人。這些說法混淆了名稱與事實之間的聯繫,很多句子之間感覺上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要根據事實來認識事物,從而來命名。

還有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想要的與不想要的,也要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當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滿足,或着自身條件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時,就會產生慾望。

雖然每個人都有慾望,但是要對其有所控制,不要執着的追求,有時候也要學會放手。過度的慾望會產生混亂,以至於危害自己,危害他人。過度地追求慾望,也會讓自己過得很累。有時候,適當給自己一點自在、放鬆的空間,過得快樂一點。這篇文章還告訴了我們一定要注重事物間的客觀聯繫,追求現實,不能忽視客觀的存在。

 荀子君道主要內容是什麼

《荀子·君道》是《荀子》現存三十二篇中的第十二篇,主要研究治國之道的著作。《荀子·君道》共有十小段,層層遞進,對治國之道、治國之本、治國之要進行了論述。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4張

《荀子·君道》寫到,治國離不開法制,但相對於法制而言,對治國更重要的是君子。因爲法制最終是由君子制定而出,來源於君子。所以治國之根本之道在於如何選用君子,發揮出其賢能之才,併爲世人予以表率。而君子何以能夠治國,即在於君子以何種德行來作爲標準,對國民進行約束和管理。正所謂“禮”是衡量一切的最高原則。因此,君子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先從加強自身的德行修養入手。

與此同時,還需要儘可能的拉攏民心。因爲一個國家是否強盛,關鍵即在於民心與君心是否並齊。如何拉攏民心,就要看君子身邊有多少有能力輔佐君子治國的賢能之士。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看君子如何利用這些賢能之士,使其發揮出賢能之才。荀子認爲,君子對賢能之士的信任可謂是決定賢能之士能否充分發揮出能力的關鍵因素。

君子在任用賢能之士時一定要給予其充分的信任,那些只選用親人擔任治國重任的君子,治國必定會以失敗告終。除此之外,賢能之士用於治理國家內部事宜,君子治國也離不開那些能夠妥善協調諸侯關係、體查君主意志的外交能人之士,通過任用這些人士,瞭解他們的優勢與劣勢,以更好的處理人主關係。

  荀子成相主要寫了什麼

成相,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種民間藝術,以說唱爲主。“相”是一種樂器名稱,擊打發聲,但具體形狀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說就是舂牘,它利用木杵撞地發出聲音,原來這個是用來舂糧食的,一次使用時,恰好臼裏面沒有穀物,發出的聲音卻十分悅耳,於是人們以後就直接一雙手拿着它來頓地做樂器使用。  

戰國思想家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正名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5張

另一種說法說是搏拊,這其實是一種鼓,用於宮廷演奏,演奏的時候,兩手拍打,敲一次建鼓,搏拊敲打兩次來應和,都江堰文廟裏至今收藏有這種樂器。《漢書·藝文志》裏曾有記載,但現在已經遺失,只在《荀子·成相篇》中可以窺見一二,有固定的格式,音律曲調也有一定的規律。可以說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兼有敘事和抒情功能。

荀子生於公元前313年至238年,名況,字卿,因爲西漢當時皇帝叫劉詢,爲了避諱皇帝名,“荀”在古代與“孫”音同,所以大家又稱他孫卿,也有人說他本來就姓孫,是司馬遷將“孫”誤作了“荀”。他是趙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尤其在思想上頗有建樹,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戰國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認爲“人之性惡”,因此必須以後天的教化禮儀來改造昇華人性,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荀子·成相篇》中,荀子以“成相”這種當時很通俗的一種民間形式,來闡述他的政治思想觀點,他提出治國的根本在於用賢臣,在具體方法上要禮制與用刑並重等,對爲君之道和治國方針進行了全面闡述。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