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代文學家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一段句子: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人們都相當熟悉的一句名言,多被人們拿來引用懷才不遇,命運多舛時的遭遇,那麼“屈賈誼於長沙”究竟冤不冤呢?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的“冤”

賈誼很有文學才華,他在被貶長沙時寫了一篇《吊屈原賦》,借屈原和楚懷王的故事自述苦悶,說“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鸞鳳即喻指有才賢能人士,鴟梟指貓頭鷹一類的鳥類,喻指小人得志,故說“鴟梟翱翔”。

當然自述苦悶是才子文人們歷來的傳統,賈誼最有名的莫過於《過秦論》,不僅彰顯了賈誼出色的文學才華,更顯現出他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歷史觀,這是一篇總結秦國滅亡原因的文章,他說“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是說秦國不施仁政。

又說“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這是說秦國政治混亂腐敗。不過有時候人們看得清過去,可能看不清當下,但賈誼無疑是這樣一個清醒的人。

他在《治安策》中針對彼時國家面臨的困境發出了許多一針見血的評論,其中尤其是針對諸侯王勢力過大的局面,提出了著名的“欲天下之治安,莫若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正式拉開了從漢文帝時代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代的削藩大幕。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2張

在這裏爲賈誼再次歌功頌德無非是爲了說明他有才,是一個富有才華,遠見和政治才能的全才。那麼這樣一位如明星般閃耀的人爲何會落得一個“屈賈誼於長沙”的不公待遇呢?魏晉時代的李康有一篇名作叫《運命論》,其中有一句名言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這恐怕拿來形容賈誼的遭遇十分貼切。

冤否?——不冤

嫉妒是人類的心性,它不是天生的,這是一種唯心主義論調。賈誼的才華贏得漢文帝的賞識,這棵木秀於朝廷裏的大樹開始受到風雨的詆譭和攻擊,以絳侯周勃、灌嬰爲首的大臣們嫉妒賈誼的受寵,竭力在漢文帝面前誹謗賈誼,說他: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勃他們說的都是事實,但這僅僅只是代表客觀表象,並不能決定是非,就像觀衆看到一個人手裏拿着刀對着另一個人,在真相沒有大白之前,誰也不知道誰是兇手,誰是受害者。賈誼是在文帝四年(前176年)被流放,這一年他24歲,確實正如周勃他們所言“雒陽之人,年少初學”。

年輕不是過錯,但在太年輕時擁有別人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和取得的榮耀,這就是世俗之罪。“專欲擅權,紛亂諸事”自然是指賈誼時常向漢文帝上疏談論國家大事,治國之道。周勃和灌嬰都是開國功勳,資歷極重,漢文帝不得不重視他們的言論,想來太過於年輕的賈誼也讓漢文帝犯起了嘀咕,他雖然口才出衆,文采斐然,但未必是真才實學。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3張

於是,賈誼下放基層鍛鍊的命運就這樣被決定了。

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爲長沙王太傅——《史記·屈原賈誼列傳》

這就有了那篇著名的《吊屈原賦》,以屈原自喻的賈誼自然不忘關心國家大事,周勃因被人誣陷謀反逮捕下獄,賈誼上疏《階級》建議漢文帝禮待大臣,漢文帝允許鄧通和吳王劉濞自鑄銅錢,搞得民間金融混亂,賈誼上疏《諫鑄錢疏》建議他禁止。

看吧,賈誼就是這麼有才,也是這麼的赤誠,但這並不妨礙命運對他的捉弄。賈誼死的很年輕,32歲便去世,這確實是英年早逝。王勃爲賈誼打抱不平,自然如同賈誼借屈原自述苦悶,他因“爲尊者諱”自然不便直接指責漢文帝,因此只能說“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漢文帝確實是一代賢君,但並非完美,但一個賢君卻不能讓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得到重用,恐怕多少會給自己貼上“識人不明”的標籤。這反倒更加凸顯了賈誼命運多舛的境遇,如此來看,賈誼被貶長沙確實是冤的很,賈誼命運的“冤”是真實,可他也不冤。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4張

因爲自古以來的有才之士恐怕多如天上繁星,如賈誼、李白、杜甫、柳永、辛棄疾、蘇軾、唐伯虎可謂數不勝數,每個有才華的人都在仰望星空疾呼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如阮籍一般惋惜“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些還只是我們記住的,但更多的人在歷史的河流裏連個漣漪都沒有泛起。

莎士比亞有句名言說:

全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臺,所有紅塵男女均只是演員罷了。上場下場各有其時。每個人一生都扮演着許多角色,從出生到死亡有七種階段。

曹雪芹在《紅樓夢》裏說: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有評詞《哀江南》說:

俺曾見金陵王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5張

凡此種種都是爲了說明命運的無常,命運的變化多端,在這個大舞臺上,有上場表演的人,有觀摩的人,有退場的人,懷才不遇不過是建立在對人生期盼落空的失望之上,命運多舛纔是生活真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命運的受害者,自然是“含冤”而活在世上的,但倘若這就是命運的常態,普遍場景,那它有何“冤情”可言呢?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從來如此,便對麼”,有些時候,看來它確實是對的……

譬如李廣的故事——

倘若說賈誼被貶長沙確實是一種“懷才不遇,命運多舛”的典範代表,那麼李廣恐怕恰恰是一個反面例子。王勃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因何難封?並不是因爲他的功勞很大,以至於三朝皇帝都不知道該封他什麼,恰恰是因爲他的功勞不夠導致的緣故。

漢代封侯的標準是以軍功以依據,但李廣由於自始至終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反而他的兒子李敢率先比他封侯,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命令衛青和霍去病分兩部軍隊發動漠北之戰,在這一戰中,李廣跟隨衛青作戰,他的兒子跟隨霍去病作戰,衛青部戰功不大,李廣因此錯失最後一次封侯機會,他的兒子李敢反而因爲搶到左賢王的大旗,且斬殺敵人首級達到標準,因此被封爲關內侯。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6張

縱觀李廣的一生,他有數次可以被封侯的機會,但都因爲一些因素而錯失。再加上他自己過失頗多,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他不能封侯的原因說“諸將多中首虜率,以功爲侯者,而廣軍無功……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廣不能封侯的原因自然不能說是因爲他能力不足,但也有其客觀原因,如此來看倒似乎也只能用“命運多舛”來替他辯白了。而“懷才不遇”是萬萬談不上的,正如賈誼也談不上“懷才不遇”,畢竟他是受到漢文帝賞識的,就連那位一生旨在北伐抗金的辛棄疾也只能說他“生不逢時”。

最終也只能藉着廉頗的故事一發苦悶說“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審問,凡此種種都只不過把所有對人生的困擾指向命運的捉弄,但若談到命運多舛,世上又豈是隻有賈誼、王勃他們遭受此等境遇,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往往會把“懷才不遇”和“命運多舛”劃上等號。

賈誼的才華和命運!賈誼被貶長沙冤枉嗎? 第7張

然而實際的真相卻是“懷才不遇”不過是“時不我予”的妄自菲薄,命運多舛纔是人生的常態,其實正猶如梵高死後成名,其實說明所謂的“懷才不遇”表述的內在邏輯是“這命運的眷顧沒有恰到適宜的出現”,因此心靈對人生的不完美感到憤怒憂傷,正如睿智的叔本華受盡冷落時也不得不說“若不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就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看來命運多舛纔是世界的規律所在。

如此一看,恐怕賈誼被貶長沙一點都不冤,正如莎士比亞的名言,每個人上場表演的機會都是排定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