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歷史對朱允炆的記載爲何撲朔迷離的?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歷史對朱允炆的記載爲何撲朔迷離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文帝朱允炆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歷史中記載是撲朔迷離的,並沒有確切交代。將爲你介紹建文帝朱允炆的生平故事,帶你瞭解建文帝朱允炆最後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爲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繼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爲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爲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爲恭閔惠皇帝,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歷史對朱允炆的記載爲何撲朔迷離的?

建文帝朱允炆生平故事介紹:

朱允炆出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個兒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嫡長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孫,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父同樣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令人難以對付的燕王朱棣生於1360年5月2日,他的生母也許是洪武帝的一位貢妃,據說她或者是蒙古人,或者是朝鮮人。他不是像他自己後來所說的那樣爲馬皇后所生;他的這種說法是想在他從他侄子手中奪取了帝位以後按照嫡長子繼承原則使他的即位合法化。

他長得堅強有力,同時也精通武藝,而且據說在學習儒家經典和文學方面也是出色當行的。他的文學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因爲這種成就符合一個儒家君主的公開的形象。1370年5月,洪武帝把他封爲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讓他坐鎮北方邊境,以保證國內的安全和抵禦蒙古人的入侵。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着“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尚不佔兵力上的優勢。

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但燕王的領導能力、高素質的軍隊卻非朱允炆可比。隨着戰爭時間的延長,朝廷指揮不當、兵力孱弱、內部鬆懈的缺點嚴重影響了戰局。直至節節敗退,許多將領投降了燕王。

建文朝廷曾從朝鮮輸入許多戰馬,想以此增強它的戰鬥力,因爲朝鮮國王李芳遠公開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這些辦法未能影響一敗塗地的戰爭結局。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huì)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

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朱棣登位後,將忠於建文的諸臣剝皮的剝皮,下油鍋的下油鍋,把他們的女眷罰到教坊司當官妓,實行殘酷的“轉營”,即輪流送到軍營中去,一個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二十餘男子的凌辱,情況還要經常報告朱棣,有被摧殘至死的,朱棣就下聖諭將屍體喂狗吃了。

建文帝朱允炆是怎麼死的?

明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臨終前他立下遺詔,把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史稱爲“建文帝”。第二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爲由在北平起兵,史稱“靖難”。經過3年苦戰,朱棣終於攻破南京。正當曹國公李景隆等人打開金川門迎接朱棣進城的時候,後宮忽然起了一場大火,建文帝就在這大火中下落不明,其去向至今仍然是一樁疑案。被載入正史的是最先傳出來的“闔宮自焚說”。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歷史對朱允炆的記載爲何撲朔迷離的? 第2張

《太宗實錄》記載說,朱棣攻破南京城,率領衆人抵達金川門。“諸王文武羣臣父老人等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內侍數人而已”。看着身邊幾個內侍,建文帝不禁嘆息說:“我還有什麼臉面見他?”遂“闔宮自焚”。朱棣進宮後,到處尋找建文帝,最後在一片灰燼中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屍體,有人說這就是建文帝。於是朱棣令人以皇帝的禮儀將其埋葬。

奪取皇位這一年,朱棣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高皇帝棄羣臣,建文嗣位,權歸奸慝,變亂憲章,戕害骨肉,禍幾及朕。於是欽承祖訓,不得已而起兵,以清敦惡。不期建文爲漢奸逼脅,闔宮自焚。”假惺惺地表明,自己不過是想要“清君側”而已,根本沒有想到會導致建文帝的自焚。

首位創“焚死”說的是清代的王鴻緒,他在其所著的《明史稿·史例議》中花了大量篇幅專門論述建文帝必定是焚死之說。此外,清代的學者錢大昕在作《萬斯同傳》的時候,也採用了這個說法。至於永樂年間的《實錄》和清代修編的《明史》,也都是重複這個說法。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說大有蓋棺定論之意。

但是,大多數人認爲焚死說不可信,他們認爲建文帝並沒有喪生火海中。這些人從“正史”的字裏行間,找到了另外一些蛛絲馬跡。其中最能引起人們懷疑的即是《明史》。

《明史·恭閔帝本紀》中關於建文帝死亡的記載如下:“都城陷,宮中起火,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人們以此爲發端,提出疑問:既然是“不知所終”,怎麼能辨認出那個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就是建文帝?而既已發現了帝屍,爲何又說是“不知所終”?這種自相矛盾的記載難道不值得人懷疑嗎?

更有人認爲這段話根本就是含混的話語,因爲“帝后屍於火中”似乎可以理解成僅僅得到了皇后的屍體。而康熙帝年間補纂《明史本紀》稱:“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言帝屍。”則更爲明確地道出當時根本就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不過是“詭言”而已。

於是,另外一種說法就出現了,說在朱棣攻破南京那天,建文帝正欲拔刀自刎,被身邊人救下,然後由程濟等貼身親信22人帶領,從地道或御溝中逃跑了。那麼,逃走後的建文帝又匿向何方?有人說他由宮中的主錄僧溥洽爲他削髮,假扮成和尚,藏匿於某處寺院了。當然,也有南逃至海外的種種傳聞。

衆多說法中流傳較爲廣泛的是出家爲僧說。有記載說,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後出亡爲和尚,晚年還曾經返回京師,去世後埋葬於北京西山。在《明史·程濟傳》中寫道:“金川門啓,濟亡去。或曰帝亦爲僧出亡,濟從之,莫知所終。”在《明朝小史》中的記述則更爲生動:“高皇大漸時,封鑰一小匣,甚固,密授帝,戒以遇危難始啓。

及靖難兵入城,啓之,乃楊應能度牒也。遂削髮披緇,自御溝中逃出。”從此,建文帝以僧人身份四處流浪,直到朱棣死後纔回歸。建文帝在朱棣死後迴歸的故事在明代王鏊《震澤紀聞》及其他明代四家記述中有傳奇般的記載。據說,這個流浪四方多年的老僧在宮內安然地度過了最後的日月,死後葬在北京西山,未加封號,號稱“天下大師”。

建文帝朱允炆簡介:歷史對朱允炆的記載爲何撲朔迷離的? 第3張

記載這段故事的王鏊生於1450年,同“老僧”出現的時間相近,後來又做了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的高官,其說基本可信。關於建文帝並沒有死的消息在社會上的廣泛流傳,對朱棣來說震動自然很大。他當然知道,自己是冒着“奪嫡”和“篡位”的罪名登上皇位的,正式的皇帝在世或者出逃,對他的帝位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他一方面爲了安定人心,不得不煞有其事地發佈建文帝已死的詔書,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根據傳聞中的蛛絲馬跡苦苦尋覓。關於朱棣尋找建文帝的故事自然有很多。

如《明史·姚廣孝傳》說,84歲高齡的姚廣孝病危的時候,永樂皇帝親自到廣壽寺看他,姚廣孝說:“和尚溥洽關押太久,希望能夠放掉他。”溥洽是誰?就是皇宮裏的主錄僧,他就是傳聞中替建文帝剃頭改裝,被認爲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

這樣一個和尚被關押16年,可見永樂皇帝對建文帝的下落有多麼擔心。《明史·胡瀅傳》則記載了永樂皇帝派遣胡瀅暗察建文帝下落一事。永樂二十一年,以尋訪仙人張三丰爲名、通行天下州郡鄉邑遍訪建文帝下落的胡瀅還朝時,已經就寢的永樂皇帝深夜召見他,直到四更纔出。這再次暴露了朱棣的緊張。

還有人說鄭和之所以下西洋,其主要目的也是爲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記載:“成帝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看來,朱棣自己也認爲“不知所終”纔是建文帝結局的最真實的結論。

隨着時間的推移,建文帝的遺蹟屢有發現,隨之而來的便是新的疑問和謎團。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北大求學期間,居然在頤和園後面的紅山上,找到了“前明天下大師之墓”。1928年的《藝林旬刊》還刊出了“明建文帝衣鉢塔”及雲南武定獅山佛寺塑造的“明天下大師像”的照片,照片的圖注肯定地說:“天下大師者,明建文帝也。”看來,建文帝下落之謎,仍然是史學家及對此有興趣的讀者探究的一個話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