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晉公子亡,長幼矣,而好善不厭,父事狐偃,師事趙衰,而長事賈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謀;趙衰其先君之戎御,趙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貞;賈佗公族也,而多識以恭敬。——《國語·晉語》

常言道:華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義看晉國。

爲何會有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爲春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這階段中原大地上百家爭鳴,華夏文明就在百家學說的碰撞中,愈發走向了文明。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地處中原核心,在捍衛華夏文明方面有着不可被忽視的作用,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能成爲連橫合縱爭相拉攏的對象,其原因也在這裏,此時暫不贅述。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武王伐紂

周武王姬發滅了商朝之後,由於都城鎬京地理位置偏遠,對中原的管轄鞭長莫及,開始大範圍的分封諸侯國。

晉國的首任國君就是周武王的兒子唐叔虞,起初晉國的國號是唐(《史記》記載: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後來唐叔虞的兒子繼位,改成了晉,自此處於華夏文明中心的晉國開始逐步崛起了。

到了晉獻公時期,晉國開啓了對小諸侯國的兼併之路(《韓非子》記載: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這爲後來晉國的稱霸奠定了基礎。

春秋有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第2張

春秋五霸

但不管哪種說法,晉文公都是榜上有名。

那麼爲何又說晉文公重耳是晉國的掘墓人?原來是他創立的一項制度,爲卿大夫篡權奠定了基礎,這項制度就是“三軍六卿制”。

本篇飛魚就從晉國的“三軍六卿制”入手,淺析三家分晉爲何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

晉文公重耳的流亡之路。

重耳,是晉國的第22任國君,他的一生可謂是起伏不斷,原本是貴族公子的他,卻因爲驪姬之亂被迫開始了長達19年的在外流亡歲月,而在重耳流亡的路上,卻有一羣人始終追隨着他。

這羣人並不是他身邊的僕從,而是有着卓越之才的重臣,其中以狐偃、趙衰、賈佗、魏武子、先軫最爲有名,他們又被稱爲晉文公身邊的五賢士(《史記》記載:“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第3張

晉文公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也是他的首席謀士,趙衰在追隨重耳流亡的過程中,多次出謀助其化險爲夷,賈佗博學多識而謙恭有力,先軫是晉國名將和軍事家,晉國能取得對秦國、楚國的兩次大戰,此人功不可沒,魏武子是晉文公身邊的武士,勇武過人,在保護重耳安全方面亦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以說晉文公有了這五人的輔助,才得以成就霸業,晉文公繼位後,當然也沒有忘記這些功臣,重用放權自然不消細說,而且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封地,自此晉國的卿大夫開始執掌國家權柄,晉國的分裂也在此時埋下了伏筆。

晉文公設立的三軍六卿制。

公元前633年,伴隨着晉國的崛起,晉楚之間爲爭奪中原霸主的地位,大戰也不可避免了,於是晉楚之間的城濮大戰爆發了,在戰爭開始前夕,晉文公設立了三軍六卿制。

也就是把晉國的全軍分爲上、中、下三軍,三軍各設一將、一佐,即上軍將、上軍佐、中軍將、中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其中中軍將的權柄最大,是晉國實際的執政官。

《左傳》記載:及使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使狐偃將上軍,讓於狐毛,而佐之;命趙衰爲卿,讓於欒枝、先軫,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準爲右。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第4張

晉文公流亡圖

由此可見,跟隨晉文公流亡的重臣,大都位列六卿,即使最初沒入,在長逝次補“的原則下,也先後進入六卿,這是最早內閣制的雛形,當然也是卿大夫逐漸掌權的起點。

三軍六卿設立之初,顯出了非常強悍的戰鬥力,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確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後來三軍六卿制也有了演變,比如晉文公新增兩軍變爲五軍十卿、晉景公增設三軍變爲六軍十二卿,後來卿大夫開始相互傾軋,又恢復了三軍六卿,到了春秋末期,晉國的卿大夫也就剩下了韓、趙、魏、範、智、中行六卿。

三軍六卿制導致的三家分晉。

隨着晉國內部卿大夫的強勢崛起,晉國公室的權威一再下降,到了春秋末年,晉公室已名存實亡,不僅無法主導晉國的政權,連自保都尚有困難,只能在卿大夫的羽翼下生存,而此時晉國僅剩的六卿摩擦不斷升級,首先是範氏和中行氏連起手來要滅掉趙氏。

結果,魏氏、韓氏、智氏在趙氏危難中拉了它一把,範氏和中行氏卻被被趕出了晉國,打鐵要趁熱,爲了不給這兩大家族再度崛起的機會,晉國的三軍六卿制就被裁減爲二軍四卿制,而剩餘的四卿中又數智氏勢力最爲強大。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第5張

古代戰爭圖

智氏執掌晉國的權柄之時,總想着把韓趙魏三家給滅掉,進而獨吞晉國,實現智氏代晉,但智氏在打擊趙氏的時候,韓、魏兩家卻反水了,最後的結果是最爲強大的智氏滅亡了。

這就導致了晉國有權有勢的卿大夫只剩下了韓趙魏三家,這三家由於實力相當,最後一商量一合計,也就把晉國的一分爲三,自成諸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春秋戰國的分界點——三家分晉(《左傳事緯》記載:智伯滅而三晉之勢成, 三晉分而七國之形立)。

飛魚說:

重耳是晉國的掘墓人?他創立的一項制度,爲卿大夫篡權奠定了基礎,這項制度就是曾經讓晉國稱霸天下的三軍六卿制,那爲何一項制度卻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呢?

這是取決於身在制度中的君和臣,當君強臣弱時,這樣的制度對於管理國家就如虎添翼,但是如果君弱臣強時,這套制度就會把國家推向火坑,晉文公時期的稱霸無疑是前者,而三家分晉則無疑是後者。

“三軍六卿制”是誰創立的?這個制度對晉國有什麼影響? 第6張

三晉分,七國立

從晉國“三軍六卿制”入手,淺析三家分晉爲何是歷史發展中的必然,三軍六卿制的本意是爲了強大國家實力,這是歷史上最早內閣制的雛形,但這項制度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十分依賴君主的個人能力,當君主不堪重任時,卿大夫自然會取而代之。

在奴隸制即將土崩瓦解的春秋戰國年代,諸侯國的興亡似乎不足爲奇,但晉國的分裂又暗示了東周的覆滅,晉國任命的卿大夫掌權之後架空了晉公室,東周分封的諸侯國強大之後各自爲政,說白了,這是以奴隸制爲基礎的社會制度帶來的歷史必然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