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的錦衣衛給大家的印象都不太好。不過今天咱們來聊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個小小的錦衣衛,皇帝都願意替他去死。他究竟做了什麼事,讓皇帝這麼感動呢?

這個小小的錦衣衛名叫袁彬。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袁彬,字文質,江西新昌人,自幼聰慧,能讀會寫,再加上他有個武功了得的父親袁忠,自小得其真傳,倒也能文能武。

袁彬的父親袁忠正是因爲武功了得,被朝廷相中,做了錦衣衛的校尉,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皇帝的保安工作,也就是史書上記載的“近侍”。

袁忠的保安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直到年老多病才被允許退休。當時錦衣衛有兩種方法進入:一種是的確要人要得緊,在社會上招聘;還有一種就是繼承式,也就是老的退休,小的頂上。

於是在袁彬38歲的時候,他頂了他爹袁忠的職,成了錦衣衛中的校尉。

校尉不過是地位卑微的衛兵。因此,做了校尉的袁彬在宮裏當然沒有機會刷存在感。也許不出意外,他跟他爹一樣,兢兢業業幹個幾十年,平平安安退個休,反正兒子的飯碗還是有的。

不過,命運給了袁彬一個刷存在感的機會。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第2張

正統十四年(1449年)夏天,北方蒙古瓦剌勢力漸強,不斷南侵大明。明英宗因此頭痛不已,他最信任的宦官王振覺得這是個拍馬溜鬚的好機會,於是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沒有戰鬥經驗的明英宗,經不起慫恿,帶了五十萬大軍準備和瓦剌決一死戰。

錦衣衛校尉自然也跟着明英宗去打蒙古瓦剌嘍。

然而事實是,越往前線走,明英宗越沒有勇氣繼續前行。就在他打退堂鼓退回到土木堡的時候,瓦剌軍卻追趕而來。明軍面對豺狼般的瓦剌軍,方寸大亂。

此戰,五十萬大軍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明英宗被俘,王振因罪被殺。袁彬身爲近侍,不離明英宗左右。

自明英宗成爲瓦剌俘虜後,袁彬便自覺擔當起了護衛和與瓦剌交涉的全部工作。

當時,養尊處優的明英宗身在瓦剌關押俘虜的破蒙古包中,北風呼嘯着,從蒙古包的縫隙中鑽進來,夜裏凍得人難以入睡。這種時候,袁彬便將明英宗的腳放在自己懷中。每次隨軍轉移,遇到車馬不能行的路,他都會揹着明英宗前行。明英宗感慨命運,長吁短嘆的時候,也是他不斷地給明英宗樹立信心。

明英宗身邊還有個小太監叫喜寧,他被俘後,很快成了叛徒,成天幫着瓦剌首領也先出謀劃策,對付大明王朝。當時他獻上了一個“不戰而降”的計謀,就是讓也先將妹妹許配給明英宗,只要明英宗做了瓦剌女婿,女婿當然得聽老丈人的嘍。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第3張

明英宗覺得不錯,在異國他鄉當俘虜還有美人抱,正想同意,袁彬趕緊對明英宗說:“您是大國天子,瓦剌是外族,如果您此時答應了這門婚事,成了外族女婿,這會讓大明顏面盡失。另外,您以後就會因此受制於也先。希望您一定拒絕這門婚事。”

明英宗恍然大悟,藉口推脫。這樣,也先的陰謀就泡湯了。不過,喜寧又給也先出了個主意,讓他挑六名美女送給明英宗,然後使用美人計逼他投降。六個美人,多美啊!明英宗又想同意。幸虧袁彬又及時提心他。明英宗有些捨不得,說,不好拒絕啊!袁彬說:“咋不好拒絕?您就對也先說,美女甚好,先幫我存着,等我回國娶令妹的時候,再把這六個美女做爲滕侍隨同,不是更好嗎?這樣就推了嘛!”

明英宗想,也對,就這麼給也先說了。也先也無話可說。

喜寧深知有袁彬在明英宗身邊出謀劃策,自己就不能在也先這裏立功,於是在他的唆使下,也先將袁彬五花大綁,準備殺死在野外。

就在刀起頭落的緊要關頭,聽聞消息的明英宗趕到現場,顧不得自己身爲萬人之上的尊嚴和生命安全,伏在袁彬的身上,只是啼哭。

喜寧見此,要求儘快行刑。

明英宗大罵喜寧,又百般哀求也先,最後又威脅也先:如果袁彬死了,自己也不苟活。

小小錦衣衛何德何能,竟讓皇帝爲他拼上性命! 第4張

明英宗可是也先跟明朝談判的人質,也先可不想因小失大,所以不得已,只能放了袁彬。

袁彬飽受折磨,回去後就發起了高燒,眼見袁彬燒得不省人事,軍中又沒有醫生。明英宗束手無策,緊緊摟住袁彬大哭。說也奇怪,正是明英宗這麼一摟一抱,袁彬出了一身汗,漸漸燒退下去了。

袁彬身體恢復了以後,便和明英宗商量,他認爲喜寧不除,難回大明。於是,在袁彬的建議下,明英宗對也先說,讓喜寧做爲瓦剌使臣,出使大明,談贖金的問題。也先答應了。

明英宗給喜寧配了個隨從,讓他們一併前往。待見到于謙以後,那個隨從立刻將一封密信呈給於謙,于謙按信中所言,立刻處死了喜寧。

也先失去了給他出謀劃策的喜寧,明軍抵抗得又十分頑強,眼見着自己手上雖有個明英宗,偏他又不肯歸降,如此耗了一年時間,也先見實在是佔不到大明王朝的便宜,於是決定放了明英宗。

景泰元年(1450年)夏天,在袁彬的護衛下,明英宗終於踏上了歸國之路。

袁彬忠心效主的精神受到了史學家們的讚賞,他的家鄉江西新昌更是以他爲榮,併爲他建了座“保駕樓”,以此來紀念他護駕北征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