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善長與劉伯溫爭鬥 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

李善長與劉伯溫爭鬥 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明朝開國最重要的功臣,武將自然是以徐達爲首,文臣則是李善長和劉伯溫貢獻最大。可以說,徐達之於朱元璋,就如韓信之於劉邦;李善長之於朱元璋,就如蕭何之於劉邦;劉伯溫之於朱元璋,就如張良之於劉邦。作爲明朝最爲傑出的兩位文臣,李善長和劉伯溫可謂是各有千秋。李善長善於管理官員,精通理財之道,在後勤保障方面很在行;劉伯溫則是擅長軍事謀略,在朱元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的軍事決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李善長與劉伯溫爭鬥 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

網絡配圖

然而,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善長和劉伯溫之間便逐漸有了矛盾,最終二人相互爭鬥。在瞭解爭鬥之前,還是先對上述二人做一個簡要介紹吧:

1.李善長

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跟隨朱元璋征戰半生,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李善長從小就喜愛讀書,有智慧和謀略,通曉法家學說,預計事情,大多被他說中。明太祖朱元璋平定滁州的時候,李善長前往迎接拜見。朱元璋知道他是當地年高有德之人,並對他以禮相待,並將他留下掌管文史書籍。

李善長跟隨朱元璋攻佔滁州,成爲朱元璋的參謀,給朱元璋出謀劃策,並參與重大事務的決策,主管軍隊的物資供應,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洪武初年,李善長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奉命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可謂位極人臣。

李善長與劉伯溫爭鬥 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 第2張

網絡配圖

2.劉伯溫

即劉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

元至順間,朱元璋舉進士。他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爲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一直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縱觀這兩人的生平,李善長是最早跟隨朱元璋的元勳之一,而劉伯溫則是半途加入的。換句話說,李善長是淮西集團的代表人物,劉伯溫則是浙東集團的代表。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善長和劉伯溫的爭鬥,是明朝兩大集團淮西派和浙東派的鬥爭。那麼,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而打擊劉伯溫呢?

在小編看來,或許有如下原因:

第一:劉伯溫太過聰明,更容易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衆所周知,劉伯溫一直是以機智著稱的。他善於洞察人心,其中自然也包括朱元璋的。而作爲一個帝王而言,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臣下知曉自己的心思。時間一久,朱元璋的猜忌之心自然是變得更強,劉伯溫的悲慘結局也就順理成章了。

第二:對朱元璋而言,李善長和劉伯溫親疏有別。

李善長與劉伯溫爭鬥 朱元璋爲何支持李善長? 第3張

網絡配圖

須知,朱元璋就是從淮西起家的。換句話說,朱元璋纔是淮西集團的老大,李善長則是老二。而劉伯溫則不屬於這一集團,與朱元璋的關係自然也就疏遠了許多。

第三:劉伯溫過於孤傲,有着偏執的個性。

在歷史上,劉伯溫是孤獨的,也是高傲的。因爲他看透了官場,看透了權力,當然也看透了朱元璋和他手下的臣子,特別是看透了李善長。在劉伯溫眼裏,朱元璋就是一個喜怒無常,有着變態刻薄心理的帝王;而李善長則是一個善於溜鬚拍馬,逢迎朱元璋的小丑。他的這種孤傲,李善長能夠感覺得到,朱元璋自然也能感覺到。於是乎,朱元璋必須要打擊他的這種孤傲,從而逼迫劉伯溫臣服在自己的腳下。

以上是小編個人見解,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