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曾國藩考試也作過弊?他是怎麼連升十級的?

曾國藩考試也作過弊?他是怎麼連升十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國藩出生在湖南長沙府湘鄉荷葉塘白楊坪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除了他父親43歲考中秀才外,曾家五六百年之久,連個秀才也沒出過,曾國藩是地地道道的“寒門子弟”。可就是這個來自小山村的農家子弟,到了京城在仕途上卻一帆風順。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升遷之快連曾國藩本人也有些意外。

曾國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兩年後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過七年就超擢爲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兩年後又升授禮部右侍郎,後來又遍兼兵、工、刑、吏侍郎,人稱“侍郎專家”。升遷如此之快,連一向謙遜的曾國藩也不免有些自負,他寫信給他弟弟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

曾國藩考試也作過弊?他是怎麼連升十級的?

曾國藩升遷如此之快,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個人勤奮幹練,廣交人脈,“在京頗著清望”。二是權臣穆彰阿的賞識提攜。

著有《湘軍志》的王闓運就堅持認爲沒有穆彰阿的扶持,無論曾國藩再怎麼聰明能幹,要想十年就爬上二品的高位,都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是通過電影《林則徐》知道穆彰阿這個人的,在鴉片戰爭中是有名的投降派。但穆彰阿算不上大奸大惡之人,只是“惟性巧佞,以欺罔矇蔽爲務。”他擔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善於揣摩上意,深受道光寵信,權傾內外。

穆彰阿特別喜歡籠絡人才,每次會試,他都爭着當主考。他主持鄉試三次、會試五次,並在覆試、殿試、朝考等考試中評選文章,還充任編纂國史、玉牒、實錄等史料的總裁官,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很多知名之士都受過他的引薦,朝中黨羽衆多,號稱"穆黨"。

曾國藩考試也作過弊?他是怎麼連升十級的? 第2張

道光十八年(1838年),穆彰阿出任會試主考官。這年,27歲的曾國藩第三次赴京參加會試,順利地考中第38名進士,殿試後,曾國藩考取第三甲第42名,賜同進士出身。曾國藩對自己的成績很不滿意,因爲三甲進士能進有“儲相”之稱的翰林院希望十分渺茫,成爲翰林纔是天下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殿試之後,一甲三名直接進入翰林院。而其餘的進士要再舉行一次考試,叫作“朝考”,朝考的目的是選拔優秀者,被選拔的進士則稱爲“庶吉士”。曾國藩有點心灰意冷,同鄉勞崇光點撥他:“你的坐師穆彰阿是愛才之人,於情於理你都該去拜謝一下”。一語點醒夢中人,曾國藩當晚就去拜謝了“坐師”穆彰阿。

後來朝考的主考官正是穆彰阿。穆彰阿特意調閱了曾國藩的試卷,只見曾國藩文章開頭寫道:

夫人君者,不能遍知天下事,則不能不委任賢大夫。大夫之賢否,又不能遍知,則不能不信諸左右。然而左右之所譽,或未必遂爲藎臣,左右之所毀,或未必遂非良吏。是則耳目不可寄於人,予奪尤須操於上也。

不僅文理通暢,說出了穆彰阿的心聲,而且小楷漂亮,很有功底。穆彰阿當即圈定曾國藩爲翰林院庶吉士,列一等第三。道光帝審覈朝考結果時,穆彰阿又在道光面前稱讚曾國藩,道光又把曾國藩名次提升爲一等第二。這樣曾國藩由殿試的三甲四十二名,一躍成爲朝考一等第二,進入了士子的最高殿堂翰林院。

放榜的那天,曾國藩又去拜謝穆彰阿。穆彰阿對曾國藩一番勉勵,諄諄教導。曾國藩也是感恩戴德,表示一定要銘記恩師教誨,爲國盡忠效力,來報答恩師的知遇之恩。穆彰阿又問及對“英夷”的態度,曾國藩也主張“和撫”英國,認爲主戰者空談誤國、不明事理、不負責任,英國人國力強盛,船堅炮利,如果與英國人開戰,很可能事與願違。穆彰阿聽了這番言論,覺得他是自己門生中最有見識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很是讚賞。當即爲他改名爲“國藩”——國家藩籬。

道光廿三年(1843年),翰林院突然大考翰詹。所謂大考翰詹,就是朝廷組織翰林院的翰林、詹事府的詹事們進行考試,通常每6年舉行一次。這一關過得好,往往官運亨通,青雲直上。這一關過得孬,前程可就懸了,大凡會淪爲“黑翰林”、“窮翰林”,原地踏步升官無門,一輩子窮困潦倒。這次考試曾國藩發揮失常,考得很糟糕。所幸這次大考翰詹的總考官還是穆彰阿。交卷之後,穆彰阿便暗示曾國藩說聽說你最近又寫了不少詩文,很想拜讀一下。曾國藩心領神會,馬上回住處將詩賦寫好親自送往穆府。曾國藩這種做法,在唐朝叫作“毛遂自薦”,但從宋朝開始就嚴令禁止。成績揭曉後,曾國藩考了二等第一名的好成績,升爲 翰林院侍講。

後來道光廿七年經穆彰阿的一番“運作”,曾國藩從翰林院侍講驟升從二品,連連高升。

曾國藩考試也作過弊?他是怎麼連升十級的? 第3張

穆彰阿和曾國藩就是伯樂和千里馬。沒有穆彰阿的賞識,曾國藩進不了翰林院;沒有穆彰阿的“暗箱操作”,曾國藩可能一輩子都是“窮翰林”;沒有穆彰阿的提攜,曾國藩也不可能十年七遷,連升十級。

道光三十年,道光駕崩,咸豐即位不久就查辦了穆彰阿,撤去一切職務,永不敘用。曾國藩行事謹慎、低調、清廉、無明顯巴結行爲,與穆彰阿政見也不盡相同,稱不上死黨,所以沒受到多少牽連,但他自此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靠山。

曾國藩永遠感激穆彰阿的提攜之恩,對穆彰阿他一直執弟子禮,言必稱“鶴舫師”。穆彰阿倒臺後,別人唯恐避之不及,只有曾國藩去探望了幾次。穆彰阿去世12年後,已是“中興名臣”的曾國藩專門到穆宅看望了穆彰阿的兒子穆薩廉,併爲穆家修了舊宅。

穆彰阿倒臺以後,在皇帝面前很少有人(肅順算一個)替曾國藩說話,辦事也是處處掣肘。咸豐六年(1856年),穆彰阿病重,曾國藩正率湘軍在前線與太平軍作戰,病弱憔悴的穆彰託人送給曾國藩自己手書的條幅,上面赫然寫道:“好漢打落牙和血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