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塔塔爾人

韃靼之名,始於唐代。但韃靼一詞在南北朝已經出現,當時源自柔然的別名大壇、壇壇,北齊與隋朝通過室韋知道韃靼。有陰山以西有九姓韃靼,在呼倫貝爾有三十姓韃靼。人們認爲他們是柔然餘部。

韃靼人(塔塔爾部)的興起早於蒙古人。韃靼人在遼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的統治後,大部分融入了形成中的蒙古人,成爲蒙古民族的主要來源之一。古代的九姓韃靼部(塔塔爾部)是一個多民族的部落集團,裏面既有說突厥語的部族,也有說蒙古語的部族。說突厥語的韃靼部西遷路線有兩條,一個是伏爾加河流域,另一個是葉尼塞河流域。遷到伏爾加河流域的韃靼人結合原來這裏說突厥語的欽察人、伏爾加保加利亞人形成今天喀山韃靼人,而留居葉尼塞河的韃靼部人則和當地阿爾泰人、哈卡斯人融合形成西伯利亞-葉尼塞韃靼。被成吉思汗征服後遷往俄羅斯的韃靼部人,他們遷徙的時間大約是中國南宋末期。廣義韃靼包括室韋、林木中百姓與汪古部。

早期文明

原名爲塔塔爾部,本是居住在呼倫貝爾地區的蒙古語族部落之一。最早的記載見於732年突厥文《闕特勤碑》,稱Otuz-Tatar(三十姓韃靼),系概稱突厥東面、契丹之北的蒙古語族諸部,當因其中Tatar部最強故有此名。735年的突厥文《伽可汗碑》還載有 Toquz-Tatar(九姓韃靼),謂其曾與Toquz-Oghuz(九姓烏古斯)聯合反抗突厥。8世紀中葉,九姓韃靼又與八姓烏古斯聯合反抗回鶻,其活動地域已到色楞格河下游及其東南一帶。此後,韃靼人逐漸向蒙古高原中部、南部滲透;840年回鶻汗國的滅亡和回鶻西遷,爲他們提供了更大規模地進入大漠南、北的機會,“達怛”之名開始出現於842年的漢文文獻中。唐末,漠南韃靼數萬之衆被李克用父子招募爲軍進入中原,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權力角逐。同時,九姓韃靼則據有原回鶻汗國腹心地區鄂爾渾河流域。隨着韃靼人取代突厥語族部落成爲蒙古高原的主體居民,韃靼一名也漸演變爲對蒙古高原各部(包括非蒙古語族部落)的泛稱。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遼朝時期

遼興,韃靼諸部經過遼太祖耶律億至遼聖宗耶律隆緒各朝的經略,盡爲遼廷屬部,《遼史》通稱之爲阻卜或術不姑,而有北阻卜、西阻卜、西北阻卜、阻卜札剌部之別。遼廷分別命其首領爲大王(或夷離堇),置西北路招討司以統之;並建三城於鄂爾渾河上游與土拉河之間,置鎮、防、維三州,駐軍鎮戍,開闢屯田。統和末年(1011年),又派官充任諸分部節度使以加強統治。韃靼(阻卜)諸部需歲貢馬、駝、貂鼠皮、青鼠皮等,且需應徵出兵。歲貢的沉重,節度使的貪殘,使他們不堪忍受,激起多次反叛。開泰元年(1012年),韃靼部長殺節度使以叛,圍攻鎮州;太平六年(1026年),西北路招討使蕭惠出征甘州失利還鎮,韃靼諸部乘機皆叛;大安八年(1092年)“北阻卜”部長磨古斯乘各部起義反遼,規模尤大,延續八年始被平服。遼亡前夕,宗室耶律大石(西遼德宗)退據漠北,後率部西遷,其中就有一部分韃靼(阻卜)人。

金元時期

金重點用兵於宋,蒙古高原各部勢力乘機有了很大發展,呼倫貝爾草原的塔塔兒(Tatar)部,以鄂爾渾河上游爲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強盛。他們雖先後臣服於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時服時叛,襲擾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兒、蒙古二部爲甚,金朝不得不築長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獻中,往往將蒙古高原各部概稱爲韃靼,又就其離漢地的遠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區別爲黑韃靼(指蒙古諸部)、白韃靼(指汪古部)、生韃靼。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後,諸部遊牧民均被編入各千戶,遂統稱爲蒙古人,開始形成蒙古民族共同體。元代文獻中一般都用“蒙古”這一族名,而以原來的各部落名稱作爲姓氏標誌,但民間漢文卻仍習慣地稱他們爲“達達”(韃靼),一些漢譯蒙文文獻亦以“達達”譯寫原文中的蒙古(Monggol)。於是韃靼一名又爲漢人對蒙古人的俗稱。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第2張

進入歐洲

在俄羅斯和部份歐洲國家,韃靼泛指蒙古人及在蒙古帝國擴張時期隨蒙古人進入歐洲的其他草原遊牧民族。12世紀的維吾爾大學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裏認爲韃靼人說一種突厥語方言。

“韃靼”這個名字是拜占庭人開始使用,用來指代黑海到鹹海一帶廣袤草原的各種遊牧半遊牧的突厥人,這些突厥人有一個共同特徵,韃靼這個名字來源於蒙古草原的九姓韃靼,但是九姓韃靼也不完全是蒙古語部族,其中還有一些原屬於鐵勒的突厥語部族。成吉思汗征服韃靼部後,說突厥語的韃靼部民就西遷了,留下來融入蒙古族的基本上是說蒙古語的部民。俄羅斯所有的塔塔爾族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韃靼部民的血統,即便沒有韃靼部血統,但是有些血統是共有的,比如欽察、烏戈爾,這也是大家都沿用塔塔爾族名的原因。

元朝滅亡後

明朝人把退據蒙古高原的韃靼征服納入版圖。洪武元年(1368)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棄大都北逃,兩年後死於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裏諾爾西),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國號。由於明朝的多次進攻和蒙古貴族內部的激烈鬥爭,其勢力逐漸削弱,元順帝后裔雖然仍被奉爲正統,但汗權衰微,權臣勢盛,愛猷識理達臘以後的四代大汗(脫古思帖木兒至坤帖木兒)都在內爭中被殺。貴族鬼力赤篡奪了汗位,因非汗裔,部衆不服,其部將阿魯臺殺之,另立坤帖木兒弟本雅失裏爲汗(即蒙文史書上的額勒錐特穆耳汗),阿魯臺自任太師,專擅朝政(事在1408年)。其後,阿魯臺與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貴族攻戰不已,各自擁立北元汗裔爲傀儡可汗;明朝則利用雙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等三人爲王,繼亦封韃靼太師阿魯臺爲王,使其相互抗衡。馬哈木子脫歡統一瓦剌各部後,出兵攻殺阿魯臺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脫脫不花爲汗(即蒙文史書上的岱總汗),治韃靼諸部。脫歡子也先進一步擴展勢力,完全兼併了韃靼,並殺汗自立。也先以異姓貴族篡奪汗位,部下離心,紛紛背叛,不久亦在內爭中被殺,瓦剌勢衰,韃靼復起。但各部異姓貴族仍爭權奪利,操縱可汗,相互混戰。 1480年(一說1470)把禿猛可(明人所稱第二個“小王子”)即位,號達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稱他“賢智卓越”。達延汗擊敗瓦剌,削平割據勢力的反抗與叛亂,統一了韃靼各部,分六萬戶以治之,自掌察哈爾、喀爾喀、烏梁海左翼三萬戶,而以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右翼三萬戶封與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號賽音阿拉克濟農(濟農,明人譯爲吉能,當是漢語“晉王”的譯音),汗權大大加強,結束了權臣專政、諸部紛爭局面。1517年達延汗死後,韃靼又陷於分裂。巴爾斯傳羅特次子、土默特萬戶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萬戶,稱司徒汗,與大汗(達延汗的繼承者,明人通稱爲小王子)分庭抗禮,進而吞併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東遷義州(今遼寧義縣)邊外。俺答曾大舉進攻明朝,1571年達成協議,受明朝封爲順義王,恢復並發展了與明的封貢關係,土默特的中心地豐州灘“板升”被命名爲歸化城。他還遠征瓦剌及甘、青、藏交界地區,將西藏佛教(黃帽派)傳入蒙古,封其主鎖南堅錯爲達賴喇嘛三世,達賴喇嘛之號自此始(見達賴三世)。韃靼大汗東遷後,在土蠻汗(即圖們札薩克圖汗,1558~1592年在位)時代曾一度強盛。明末,林丹汗力圖重建統一,並聯合明朝抗擊後金。他雖然收服了右翼諸部,並得到漠北喀爾喀部的擁戴,但卻懾於後金,倉促西逃,1634年死於撒裏畏兀兒境內大草灘地方(今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境)。兩年後,其子率十六部降清,韃靼亡。到清代,西方人又把滿族也稱爲韃靼。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第3張

歐洲韃靼人在各個汗國境內都發展到一種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貴族階層保持其政治和軍事領導地位,到俄羅斯統治時代仍無改變;平民中的明顯階級分別是商人和農民。以喀山汗國爲例,政府首腦是喀山汗,他的部分家族成員納入俄羅斯貴族行列,這些都是根據16世紀雙方直接協議而定的。韃靼人社會內部這種階層畫分形式,一直延續到俄羅斯革命才告終結。自9世紀至15世紀期間,韃靼人的經濟活動變得以農牧業混合爲主,迄今仍是這樣。韃靼人還發展了手工業傳統,有木器、陶器、皮革製品、布疋、金屬器皿等。他們還以善於經商著稱。在18~19世紀時,他們在不斷擴張中的俄羅斯帝國範圍內獲得有利地位,在新獲得的中亞領土上充任商業代理人和政治代理人、教師、乃至行政官吏。大約有150萬喀山韃靼人仍然生活在窩瓦河地區及烏拉山地區。構成韃靼共和國人口的半數左右。他們現被稱爲窩瓦韃靼人,並且是韃靼諸羣體中最爲富有、產業工人中最爲先進的一支。大約100萬或更多的韃靼人居住在哈薩克和中亞地區;西伯利亞的韃靼人散居於該地區西部,人數僅10萬左右。

現代韃靼人

歐洲人所說的“韃靼人”分廣義和狹義兩個稱謂,廣義指俄國境內使用突厥語各族(阿塞拜疆人以及北高加索、中亞、伏爾加河流域突厥語各族)的統稱。而“韃靼”一詞起源於7世紀到9世紀時在貝加爾湖東南地區遊牧的蒙古部落,13世紀由於蒙古人西遷,歐洲人便將阿爾泰語系的蒙古人和突厥人統稱爲韃靼人。狹義韃靼指韃靼族,該民族是突厥人的一支。一開始只有克里米亞的突厥人自稱韃靼。其他地區的韃靼人十九世紀才自稱韃靼。其實各韃靼也不是一回事,各個“韃靼”的名稱也是俄羅斯人起的,因爲他們只知道用“韃靼” 來描述突厥、蒙古人。因爲有些韃靼人像白色人種,有些像黃色人種,對喀山韃靼來說的汪古部落影響較爲大。全世界有57支不同韃靼人,但也是同一民族。20世紀末全世界有1000萬韃靼人。在中亞五國與阿塞拜疆人口也多於三萬。

韃靼的起源是什麼?韃靼現在是哪個國家 第4張

“韃靼”和“塔塔爾”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名稱,我國尊其民族形成時的自稱,稱其“塔塔爾”,俄國將其境內講突厥語的各族統稱爲“韃靼人”。塔塔爾族的演變和形成是中世紀遷徙浪潮中, “突厥人蒙古化”以及“蒙古人突厥化”這一交融過程的典型寫照,同時也反映征服者往往爲被征服者的生產生活方式所改變的客觀歷史規律。到了19 世紀,由於不堪忍受沙俄的橫徵暴斂和 25 年役期的兵役制,一些塔塔爾族青年從伏爾加河流域逃難投奔到阿爾泰山北部的哈薩克中玉茲部落,以給哈薩克牧民當養子養女的方式謀生。19 世紀上半期,沙俄侵入中亞,爲再度擺脫沙俄的殘酷統治,逃到哈薩克中玉茲部落的塔塔爾族青年翻越阿爾泰山來到中國境內,開始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區定居。同時,沙俄農奴制危機四起,封建主強行掠奪土地,搶佔了伏爾加河盆地內塔塔爾人民的大片生存之地,迫使喀山等地部分塔塔爾族陸續遷往新疆。這些就是最早遷入新疆的塔塔爾族。19世紀中葉,沙俄公然向我國新疆地區擴張,並通過《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在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設立了僑民區和貿易圈,遷來大批俄商和移民居住,其中就有不少塔塔爾族商人和移民。1882 年《中俄伊犁條約》後,我國收復了伊犁,沙俄貿易圈相繼撤銷,許多塔塔爾商人、移民及俄商僱員則留居在當地。自 1905 年以來,俄國大批塔塔爾族青年和宗教人士以及大量難民逃到新疆,中國政府允許他們投靠親友或自謀生路,使他們得以在新疆定居。100 多年以來,遷居新疆的塔塔爾族與當地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回、漢等民族相濡以沫、休慼相助,共同開發和保衛了祖國的邊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