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沒有洗髮水和沐浴露,古人怎麼洗澡?

古代沒有洗髮水和沐浴露,古人怎麼洗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今天氣逐漸炎熱,想必大家幾日不洗澡,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古代沒有洗髮水和沐浴露,古人怎麼洗澡?

進浴室,脫衣服,開花灑,擠洗髮水和沐浴露,這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

但你是否想過,在古代,沒有沐浴露與洗髮水的古人,他們是怎麼洗澡的呢?

早在《周禮》中就有關於洗澡的記載:

“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爲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

《禮記》中則表現地更爲明瞭:

管人爲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大概意思爲,招待客人時,需要3天洗一次頭,5天洗一次澡,這樣纔算合理的待遇。

你知道“沐浴洗澡”這四個字分別是什麼意思嗎?

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過:

沐,濯發也。浴,灑身也。洗,灑足也。澡,灑手也。

意思是,沐專指洗頭髮,浴專指洗身體,洗專指洗腳,澡專指洗手。

還有一本叫《沐浴經》的作品,是專門用來研究洗澡的著作,宣傳了洗澡的好處。

在秦漢時期,因爲五日一沐浴的習慣,朝廷還會專門給官員們放一天假,讓他們回去洗澡。

看來古人對洗澡這件事比較重視,並不是什麼想象中不愛洗澡的形象。

那他們到底是怎麼洗澡的呢?

最早百姓自然是去河中洗澡。在牛郎織女故事中,七仙女下凡也是去了河中洗澡,只是沒有看管好自己的衣物。

去河中洗澡多危險,萬一遇到野獸或者色狼,也不安全。

隨着社會發展,人們也逐漸養成了在家洗澡的習慣。

你一定見過長輩們用淘米水洗碗的場景,

因爲淘米水呈鹼性,而動植物的油脂又可以溶解在鹼性物質中。

所以一段時期的古人,用過淘米水來洗頭,來去除頭皮的油脂。

古人還用澡豆、胰子來洗澡。

澡豆

澡豆一般是用豆子粉末添加香料製成,而胰子則是用豬的胰臟配合草木灰加上香料所製成,和如今我們所用的肥皂樣子差不多。

以上是古代老百姓的洗澡方式,下面開始介紹達官貴人們是如何洗澡的。

在秦朝時,秦始皇爲了洗澡,在如今陝西臨潼縣驪山建了個“溫泉山莊”,爲秦始皇一人享用。

阿房宮大家都聽說過,據史書記載。阿房宮能夠引入渭水、樊水來供宮女們洗浴。

宮女們洗浴後的脂粉水又可以用過河水流出宮中。

《阿房宮賦》中的“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以及“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可以成爲當時阿房宮中盛行沐浴的例證。

阿房宮

我們還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古人沐浴時喜歡用花瓣灑在木桶裏。

不光如此,達官貴人在洗澡之前,還會將浴室打掃乾淨,焚香之後洗浴。他們洗完澡擦身子會用不同的浴巾擦身子,比如精緻的毛巾擦上半身,粗糙的毛巾擦下半身。

擦完身子後,還要披上專門的布衣,等待身體乾燥,期間還需要喝飲料來補充水分。

這也從側面說明,古人對洗澡這件事很尊重。

而且古人在重大祭祀前,不光要忌葷腥還需要沐浴淨身,以表自己對神靈的敬懼。

其實洗澡在古代還和孝掛鉤,西周的禮節規定:晚輩需要五天用溫水給長輩洗一次澡,三天用溫水給父母洗一次頭。

如果長輩的臉、手、腳髒了,同樣需要及時洗乾淨。

因此稱沐浴在古代是一種禮儀一點也不爲過。

到了宋朝,因爲經濟發展,城市繁榮。城市中出現了不少公衆澡堂,伴隨澡堂一起而來的還有搓澡師傅。

就連大詩人蘇軾也愛上搓澡,還曾經寫過一首詩來記錄他搓澡的感受:

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蘇軾

直到明清期間,大澡堂的前身“混堂”出現了。雖然在此之前也有洗澡的公共場所,但沒有明清時期這麼遍地開花。

平民百姓洗澡不需要在家燒水那麼麻煩,直接去混堂就可以解決。

總之,如今我們洗澡,相比古人要方便很多,但又似乎缺少了什麼。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何不學一下古人,來慢慢洗澡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