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崇禎當初不同意皇太極的和談,原因是什麼?

崇禎當初不同意皇太極的和談,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禎當初不同意皇太極的和談,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不繞圈子:不是崇禎不同意和談,是朝廷的鍵盤俠們不准他同意。

不單單是跟皇太極和談這事,整個明朝末期幾乎沒有辦成一件正經事,原因基本上都一樣:空談誤國。

崇禎當初不同意皇太極的和談,原因是什麼?

說起明朝末年的狀況,給人的感覺就一個字:亂。但梳理其過程,源於女真強勢崛起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公元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宣佈告天七大恨,正式在遼東反明。明朝在全國組織起20萬大軍,加上朝鮮、女真葉赫那拉部,一共24萬兵馬,隨後兵分四路、由楊鎬擔任總指揮前去鎮壓,結果卻因武備廢弛、大意輕敵、指揮不當等諸多問題,慘遭薩爾滸之敗;

接下來,明朝先後委任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經營遼東,從實際表現而言,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對付女真都相當有心得,但明朝廷政策極不穩定,上述操持邊事的大員要麼被撤、要麼被殺,人事的反覆折騰,進一步消耗了明軍的實力;

爲了應對糟糕的遼東戰局,明朝不斷對內加碼徵集軍費。萬曆初年,明朝徵稅總額大概400萬兩左右;薩爾滸之後的幾年裏,增加了500多萬;而崇禎年間的十多年裏,陸陸續續增加了1700多萬兩之多,老百姓苦不堪言;

加上北方常年爆發災荒,層層壓力之下,流民四起、經濟崩盤,明朝內部大亂。

雖然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末的亂局根本上是由腐敗的政治、困頓的經濟導致,但遼東的戰事無疑是點燃這些矛盾的導火索、催化劑,無底洞一般的軍費消耗幾乎把民力燃燒殆盡,而且最要命的是:看不到扭轉戰局的希望。

怎麼應對這種情況?歷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西漢初年,數十年的戰火讓中原疲憊不堪:“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因此,面對匈奴的外部襲擾,劉邦在嘗試以武力解決未遂後,立即改變策略,此時幾十年間,西漢統治者都延續了和親的策略,默默穩固統治、積蓄力量後發起了全面反擊;

隋朝末年,東突厥強勢崛起,隋末羣雄紛紛向其稱臣借力,連李氏父子也不例外;隨着唐朝統一中原,突厥的脅迫、勒索也越來越嚴重,動輒十幾萬鐵騎漫山遍野入侵;玄武門事變後,他們甚至兵臨長安城外。面臨羞辱,李世民鑑於“吾即位日淺,國家未安,百姓未富”,選擇了贈送錢財、達成和平盟約;卻在短短三年後抓住對方的內部問題發動致命一擊、一雪前恥。

當然,也有反面例子。五代時期,石敬瑭以贈送燕雲十六州、自稱兒臣爲代價,獲取了契丹的支持、建立後晉;石重貴即位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與耶律德光掀桌子開戰。雖然有大臣認爲,鑑於後晉國力枯竭、軍民疲憊,而且契丹上下一心、無機可乘,建議忍辱負重,先恢復國力、再尋釁反擊;但架不住一衆主戰派的拱火,石重貴堅持硬碰硬,結果導致耶律德光南下滅亡後晉,幾乎提前上演了靖康之恥。

即使不看歷史、只參考當下,我們也能發現,在涉及到一國安危的事務層面,軍事從來都不是唯一選項,只要能解決問題,政治、經濟手段都是備選方案,韜光養晦、積蓄實力,充滿了頂級政治家的智慧。

客觀來說,當明朝內外交困、岌岌可危的現狀持續了數十年,通過“議和”來緩解外患、節省大量的軍費,從而騰出手來減輕民間負擔、整頓內憂,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但神奇的是,無論朝野,一直沒人提這事;公元1640年,時任兵部尚書 陳新甲提出了這一思路,向來硬氣的崇禎眼看着局面越來越不可收拾,默許了這一方案,並且密令陳全權辦理。當時,考慮到攻入關內沒啥指望,皇太極也想緩口氣,雙方几乎談妥,大概是開通互市、贈送金銀百萬兩、皇太極自降國格等等條款

這跟歷史上的渭水之盟、澶淵之盟等等和談方案類似,條件看起來挺憋屈,但如果算算賬,其實會發現挺划算,畢竟當時的明朝爲了應付戰事每年的消耗何止千萬,更別提千千萬萬將士的性命。

然而,由於陳新甲保密工作不到位,議和的消息傳出,朝廷頓時炸了鍋,無數官員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強烈反對向眼中的“韃虜”低頭。眼看羣情激奮,崇禎不得不低頭認慫,殺了陳新甲以泄衆怒。

其實類似的事件不止一例。名將孫傳庭受命對付李自成時,鑑於軍備不整、糧草不足的情況,於關中屯田練兵、積蓄實力,但朝廷的言官卻紛紛指責他按兵不動、心懷不軌,搞得崇禎也疑慮重重;在他們的輪番逼迫下,孫傳庭自知有去無回,但他情願戰死、也不願再次面對文官們的羞辱:“往不返矣,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 !”,只得倉促出擊,結果“傳庭死,大明亡”;

當李自成渡過黃河、逼近京城,有人建議召回吳三桂的野戰軍救急,但卻被一羣文官扣以自蹙國土的帽子、迎頭痛罵;隨着形勢越來越危急,有人建議崇禎南遷,也有人主張派皇太子在南京做最壞的打算,但他們隨即被打上奸佞的標籤。可憐的崇禎及明朝皇室就這樣被捆在京城束手待斃,明朝在沒有任何應急方案的情況下、眼睜睜走向滅亡。

對於這些善於以反對意見脅迫皇帝的文官,歷史上有個形象的稱呼:“魏博之牙軍,成都之突將”,指的是唐朝末期藩鎮的親兵,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無視大局,要麼以武力自立節度使,要麼赤裸裸地造反,攪得局面不可收拾。

這種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前期的明朝,雖然加強了君主集權,但帝王賢明、親自理政,下面有一羣踏實肯幹、勤勤懇懇的官員,學校教育、官員升遷體系正常有序,宛如一個運行良好的機器;

但到了中後期,不斷有皇帝深居簡出、對朝廷事務事不管不問,宦官擅權現象層出不窮,官僚逐漸不敢、不願負責;同時,科舉制逐漸僵化,經義取才淪爲八股文,導致選拔出的官員大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懂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真才實幹,所以人們感慨:“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即八股文造成的破壞比秦朝的焚書坑儒嚴重多了。

文官隊伍整體塌方,偏偏明朝官員又向來以在朝廷裏提反對意見爲榮,於是逐漸淪爲 “爲了反對而反對”,這些人只管找茬,自己卻提不出有效解決方案,而且專門坑那些真正解決問題的實幹家,結果明朝廷一事無成,在不斷的內訌、自我否定中走向了滅亡。

而隨着清軍入關,大開城門的迎客的,偏偏也是這羣人,“頭皮癢、水太涼”可謂千古笑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