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徐光啓是如何看待傳教士的?他和利瑪竇的關係如何?

徐光啓是如何看待傳教士的?他和利瑪竇的關係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利瑪竇翻譯《幾何原本》的計劃花了十多年才完成了前六卷的工作,而利瑪竇想通過幾何學的真理去確認天主真實存在的目的也似乎達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徐光啓對傳教士

但無論是從徐光啓對傳教士“天主”與“上帝”附會的認識一一龍華民曾對此有詳細記載:“我也以同樣的問題問及徐保祿。他回答得很直率,他認爲:皇天上帝不是我們的天主。他深信,至今中國人都不知道天主是什麼。但既然神父們出於善意稱天主爲上帝,那麼中士就不得反對。而且由於這個稱號保留下來了,他斷定我們將歸於天主的特性歸於‘上帝’將是有益的。”

還是他在《幾何原本雜議》《刻〈幾何原本〉序》以及此後的《勾股義》《測量異同》等書中對《幾何原本》中“小用”、“大用”的闡述一一“有大用於此,將以習人之靈才,令細而確也”,徐光啓顯然已經偏離了利瑪竇的引導,他有選擇地接受了《幾何原本》所展示的多種“用”,並將之用於改造中國古代算學的傳統功用中。

徐光啓是如何看待傳教士的?他和利瑪竇的關係如何?

具體而言,表現爲以下兩點:其一,徐光啓突破了中國古代算學功用的傳統認識。對於中國古代有關“數”學的內容而言,有“內算”、“外算”之分。這種劃分以秦九韶的《數書九章》中的表述最具代表性。秦九韶言“今數術之書尚三十餘家。天象、歷度謂之綴術,太乙、壬、甲謂之三式,皆曰內算,言其祕也。

外算

《九章》所載,即周官九數,繫於方圓者爲專術,皆曰外算,對內而言也。其用相通,不可歧二”。從這種區分中可以看到內算包括綴術和三式,綴術又包括天象和歷度,三式又包括太乙、六壬和奇門遁甲等,都是一些涉及推算命數、天人相感等爲主題的內容。而外算則主要是涉及到具體算法、算例問題的表述,以“周官九數,繫於方圓者”爲主要內容。

對於二者在歷史上的地位而言,從儒家興起到徐光啓所在的晚明,外算一直都作爲內算的婢女和附庸而存在。而這種地位的形成主要在於對二者“大用”、“小用”的認識上。“所謂通神明,順性命,固膚末於見;若其小者,竊嘗設爲問答以擬於用”。

即“通神明、順性命”是中國古代算學所追求的“大用”,而“設爲問答以擬於用”的外算,雖然有利於“經世務、類萬物”,但限於傳統中以修德統攝通經和致用的長期存在,外算也只能是“其小者”,即作爲“小用”存在。徐光啓在翻譯了《幾何原本》後,雖然依舊沿襲了對“數”學的大用、小用之分,但對於“大用”、“小用”的認識卻發生了變化。

徐光啓是如何看待傳教士的?他和利瑪竇的關係如何? 第2張

最後

他將古代以來所表述的能“通神明,順性命”的“大用”貶斥爲“盲人射的”、“妖妄之術謬言數有神理”、“俗傳者餘嘗戲目爲閉關之術,多謬妄弗論”的“小人之事”,將之歸爲“算數之學特廢於近世數百年間爾”的關鍵原因之一,甚至認爲如果說《周髀算經》中所記載的容方與陳子的對話也是就這些能“通神明,順性命”的“天地之數”而立論的話則不免亦是“千古大愚也”。同時又爲算學沒能延續“往昔聖人所以制世利用之大法”而遺憾不已。從徐光啓的這種態度來看,顯然,他對於古代算學中大用、小用的態度已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