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北宋各種爭議不斷,“積貧積弱”也好,商品經濟發達也罷,沒有一個人可以“罷黜百家”成一家之言。但是,北宋在對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是不能否認的事實。關於北宋恥辱的戰爭記錄,我們可以找出各種各樣的原因,北宋的統治者們缺乏戰略眼光是埋下北宋每戰必敗的最重要願意之一。

恥辱的“先南後北政策”

北宋建國之初,強敵環顧內憂外患,北有契丹遼和北漢虎視眈眈,南有各割據政權心懷不軌,內部更有擁兵自重的後周忠臣躍躍欲試。

北宋王朝面臨重重危機,但各勢力的利益不能統一,無法聯合共同扼殺新生的北宋王朝,趙家君臣因此也有了一個難得和平環境來鞏固內部統治。宋太祖迅速平定昭義軍李筠和淮南李重進兩位後周宿將的叛亂,並利用“杯酒釋兵權”消除了武將叛亂的危險。趙氏家族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消除了嚴重的內患,北宋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統一戰爭從此成爲北宋王朝最重要歷史任務。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在這場戰爭中,北宋最大的敵人不是各個漢族割據政權,而是北方強大的契丹族建立的遼國,最難以奪回的土地不是富饒江南而是北方的幽雲十六州。北宋的君臣們必須進行抉擇,是先北向與契丹爭雄,還是南下先攻略土地。令人失望的是,北宋統治集團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後北”戰略方針。

表面看來“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是符合建國不久的北宋王朝的利益的。此時的契丹遼已經立國50年號稱控弦50萬,而北宋僅僅立國兩年,擁有禁軍19.3萬人,雙方在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上應該都存在巨大的差距。這些表面的數據的確不利於北宋,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分析遼國此時的具體情況,我們也許可以得到另一個結論。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第2張

首先,對比雙方的統治者。北宋太祖趙匡胤出身軍旅世家,在長期的征戰中逐漸成爲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契丹遼的統治者是遼穆世宗耶律璟,此人是遼代有名的昏庸之君,被稱爲“睡王”,長期酗酒不理朝政。

其次對比雙方的戰將。北宋建國之初,整個國家都顯示着一中勃勃生機,在軍閥混戰中逐漸成熟的將領希望利用戰爭建功立業;契丹遼建國日久,又經歷過長期內部權力更迭,大批宿將在權力鬥爭中消耗殆盡,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尚未得到機會,此時的遼國內無能臣外無良將。

第三,對比雙方的軍隊數量。契丹遼號稱擁兵50萬,因爲遊牧民族是全民皆兵,上馬爲兵下馬爲民,所以在遼國強盛時擁兵50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此時的遼國雖然立國50年,但卻經歷了數次大規模的人口消耗。第一次,就是遼太宗耶律德光進犯中原,耶律德光幾乎動用了全國的兵力推翻了後晉的統治,但是契丹鐵騎卻在中原人民的打擊下損失慘重。,耶律德光本人也死在了這次戰爭中。第二次,就是遼世宗的即位之戰,世宗耶律兀欲與述律太后支持的耶律李胡的戰爭,其實際上是耶律部和述律部的戰爭,結果佔據契丹人口30%左右的述律部落損失慘重。第三次,穆宗朝的耶律家族反叛,失去皇位的世宗後代和沒有獲得皇位的耶律李胡後人在穆宗朝先後四次叛亂,這四次叛亂使耶律部的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要知道,遊牧民族的人口恢復速度在和平時代都非常慢,何況在這長期的內部動亂中呢?所以,所謂遼國擁有50萬騎兵不過是一個拙劣的謊言。宋軍雖然僅僅只有19萬禁軍,但是這19萬禁軍都是北宋王朝可以隨時調遣的機動兵力,可以全部投入對遼的作戰。

第四,對比雙方的軍隊戰鬥力。雖然遼國以騎兵爲主,並且武器裝備並不遜於中原王朝的軍隊。但是,幽雲十六州處於山地,山地作戰騎兵的機動力和衝擊力都將打打折扣。在耶律德國對後晉和後周的作戰中都留下了諸多敗績。北宋的禁軍大多經過長期戰爭的考研,作戰經驗豐富和戰鬥力極強。

也許綜合考慮這四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發現北宋王朝的實力並不遜於契丹遼。如果北宋君臣可以同心同德,奮力北向,定然可以先破北漢,再收幽雲十六州。利用幽雲十六州建立防線阻擋遼國鐵騎對北方平原的襲擾,再南下消滅羸弱的南方割據政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中原。只可惜,趙匡胤等人投機取消鼠目寸光,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政策,經過近20年的戰爭統一了南方,但也喪失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最佳機會。

因爲契丹遼得到了20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新的皇帝遼景宗和蕭太后統治賢明,涌現出耶律休哥、耶律沙這一大批能臣良將。更爲重要的是,佔據北方山地防線的遼國鐵騎可以沒有阻礙的南下北方平原,以步兵爲主的北宋禁軍無法阻擋騎兵的衝擊。那些春秋鼎盛的大將們由於功成名就也暮氣沉沉。20年,此消彼長,宋遼之間的優勢轉變了,由於缺乏戰略眼光,從此之後北方鐵騎成爲北宋君臣無法揮去的夢魘。

 短視“對西夏放任自流”

北宋一朝,其邊患不僅來自北方的契丹,更有西北的西夏党項。北宋政府爲了應對西北的邊患,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造成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卻是北宋王朝自己。

北宋初期,党項羌還臣服中央政府,各部豪酋不不會輕易襲擾北宋邊疆,反而經常爲北宋政府提供戰馬並派兵隨同作戰。但是党項羌的族長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無法控制各部落豪酋,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獻地歸宋,將党項羌世代統治的夏州交給宋太宗。短視的宋太宗爲了獲得短期利益,接受了李繼捧的獻地。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第3張

在獲得了夏州的統治權後,宋太宗也不的不面對党項諸羌的內部矛盾,尤其是拓跋繼遷爲首的一支。拓跋繼遷爲了重新奪回夏州故地,降附契丹遼,接受遼國的官職,並迎娶遼國的公主。再獲得遼國的支持之後,繼遷就發動了對宋戰爭。當党項羌經過長期戰爭重新奪回了夏州等城後,繼遷的繼任者李德明爲了獲得北宋的經濟援助,再度向北宋稱臣。北宋政府不僅寬恕了繼遷的反叛,還每年向西夏提供大量的錢物,這種行爲無異於“養虎爲患”。

在爲党項前提供經濟援助的同時,北宋更是對西夏的擴張不聞不問。李繼遷經過長期戰爭奪取回了被北宋佔據的夏州地後,由於佔據地理優勢可以從容的阻擋來自南部北宋的進攻,當然北宋朝廷似乎也沒有進行戰爭準備。但是,在夏州西部,擁有數股勢力忠於北宋王朝,並與党項羌的關係極爲緊張。其中,包括青唐吐蕃唃廝囉,涼州六穀部潘羅支,甘州回紇夜落紇,還有敦煌歸義軍曹家。如果北宋政府能聯合這些西北實力派,對西夏進行作戰,長期襲擾西夏,那麼党項羌不僅無法對宋作戰,反而不得不更加依賴和畏懼北宋。因爲西夏的統治者既害怕北宋斷絕經濟支援,無力支撐對這些實力派的作戰,更懼怕北宋從南邊開闢新的戰線與這些實力派聯合夾擊。但是,北宋政府不僅沒有想辦法削弱西夏,反而坐視西夏先敦煌,奪甘州,並涼州。到了元昊時,西夏完成了國土的擴張,同時達到了“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精兵”的戰略目標,有足夠的力量脫離北宋統治,並開始窺視北宋的關中地區。

北宋君臣的戰略短視,不僅讓個一個可怕的敵人逐漸變大變強,更使自己的盟友一個個被敵人消滅,從此之北宋朝廷不得不在西北邊境與西夏進行長期的戰爭。

爲何北宋被譽爲“一個最沒有戰略眼光的朝代”? 第4張

“海上之盟”自掘墳墓

如果說北宋北懼遼,西怕夏,但是他們還可以通過戰略防禦逼迫遼人簽署盟約,利用堡砦攻勢不斷削弱西夏,最終維持着中央集權的統治。但是,想要和女真金結盟滅遼,則更是自掘墳墓。

其實早在隋唐時代由於氣候問題、江南經濟的發展和運河的修建,以關中地區爲華夏“心腹”的的局勢就在發生轉變。中原王朝的統治重點和中心向東部傾斜,向東北部傾斜。所以中原王朝面臨的最強大的敵人已經不是來自西域或北部高原的遊牧民族,而是那些出沒於東北亞的半遊牧民族。所以,我們看到了隋唐時代的雄主屢次對高句麗的征服,也看到了武則天時代曾經對契丹、奚等民族叛亂的無奈,最濃釀成的安史之亂更是提示中原統治者們東北亞少數民族的崛起已經可以埋葬任何一個強大的農業帝國。

這種大趨勢是北宋的統治者們預知和判斷的,因爲他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徹底解決契丹遼的壓力。可是契丹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內部各種階級矛盾的激化,讓北宋的統治者們依靠自己力量北向與遼人爭雄的想法,早已隨着太宗三路北伐的失敗一同被埋葬在那個叫“陳家谷”的地方。但是,北宋的統治者們又時刻盼望洗刷失去幽雲十六州的恥辱。這種矛盾,讓北宋統治者病急亂投醫,讓他們把擊垮契丹遼和收復十六州的期望寄託到了那個正在崛起的女真金。雖然,北宋統治者們注意到了“遠交近攻”,但是他們同時忘記了“脣亡齒寒”。

毫無疑問,女真金這個這個傳說起源於黑水靺鞨的半畜牧半農耕民族,比之已經腐朽缺乏進取的契丹遼而言,更加生機勃勃也更加賦予攻擊性,所以流傳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能敵”的言論。而且,雄心勃勃的女真金對於契丹遼也時刻懷有取而代之的野心。這樣看來,女真金是一個絕對符合北宋需要的軍事盟友。但是,女真金不僅想要取代契丹遼的位置,更對中原王朝也還有鯨吞之意。而羸弱的北宋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個能吸引契丹兵力的偏師,一個可以對他們進行經濟支援的“冤大頭”。北宋統治者們似乎根本沒有感覺到這種威脅,依然將自己的自己的期望寄託在這個更具野心的盟友。於是,北宋利用強大的遠洋能力,在公元1118年派遣使臣在女真金登陸,宋金建立了聯繫,並於1230年達成聯合滅遼的協議。

可惜,這對盟友在契丹遼轟然倒塌的當年就反目成仇,距離他們達成聯合滅遼的協議僅僅5年,而到了1127年北宋京城汴梁就被女真金的鐵騎踏破。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