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世紀時的小亞細亞地區,正是拜占庭帝國和塞爾柱帝國兩大強權的爭雄之地。彼時的拜占庭帝國已有700餘年歷史,在與兩代西亞王者薩珊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交戰中頑強地生存下來,並在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時期迎來了又一個黃金時代。在與周邊民族漫長的交戰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依託組織有序的步騎兵奉行穩紮穩打的防禦戰略。

塞爾柱帝國的發展則有所不同。在馬其頓王朝後期,塞爾柱人才開始以僱傭兵的身份在土耳其斯坦地區活躍。1040年,第一任首領圖格魯勒•貝格率領塞爾柱人打倒了他們的原僱主伽色尼王國,征服了伊朗東部的呼羅珊地區,建立了塞爾柱蘇丹國。之後,圖格魯勒將目光轉向南方,開始向兩河流域進攻,並於1055年奪回了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

隨後,塞爾柱蘇丹便控制了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功控制了這個已有數百年曆史的阿拉伯帝國。在戰爭中,塞爾柱人喜歡輕巧靈活的進攻風格,利用靈活的走位和突擊技巧令對手疲於奔命、最終戰而勝之。

自從馬其頓王朝滅亡後,拜占庭帝國便走向衰退。而彼時的塞爾柱帝國正值上升期,他們利用Hit-and-Run戰術打出風格、打出水平,很快在對局中贏得了明顯優勢:

在君士坦丁九世統治時期,拜占庭首次與塞爾柱人接觸,當時塞爾柱人正嘗試併吞亞美尼亞城市阿尼。隨後,君士坦丁九世促成了拜占庭帝國與塞爾柱人的停戰。

但君士坦丁九世在簽訂和約後便愚蠢地解散了在亞美尼亞的駐軍以節約國家開支,此舉對後來帝國亞洲領土的喪失有深遠影響。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1059年繼位的君士坦丁十世則繼承了君士坦丁九世的裁軍戰略,第二任塞爾柱蘇丹阿爾斯蘭則繼承了前輩的擴張戰略、不斷進攻拜占庭帝國的領地。

此消彼長下,拜占庭由於缺乏軍隊無法抵禦塞爾柱軍隊入侵,先後丟失了開塞利(1064年)和亞美尼亞(1067年)。而在塞爾柱人攻佔亞美尼亞首府阿尼(Ani)時,阿爾斯蘭還縱兵大肆屠殺。據同時代的一位阿拉伯歷史學家記載:

塞爾柱軍隊屠殺居民,燒殺擄掠,所有幸存者都淪爲階下囚,這些不幸的俘虜至少有5萬之衆。據說城內已經屍橫遍野,街道爲之堵塞,於是我決心進城親自證實這一傳言,然而據我所見,每一條街道都屍橫遍野,這一慘絕人寰的景象實在令人唏噓。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拜占庭帝國的新領袖羅曼努斯四世於1068年登基,決定與塞爾柱人再決雌雄。隨後開始一系列軍事改革恢復國力,並領導拜占庭帝國接連在安納托利亞,卡帕多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等地與塞爾柱交鋒。他在與阿爾斯蘭的直接對話中兩次獲勝、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成功收復了一些失地、將戰線重新推向塞爾柱一側。

阿爾斯蘭看到了這位新領袖的實力,在1069年與羅曼努斯握手言和。兩位主人公第一回合的交鋒就此結束,雙方暫時不分勝負。然而1070年時拜占庭卻對塞爾柱發起偷襲,雖然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但也爲它的最終失敗埋下禍患。

時間很快來到1071年,當時塞爾柱帝國與北非的法蒂瑪王朝激戰正酣。阿爾斯蘭突然想起去年拜占庭帝國不宣而戰的偷襲行徑,決心懲治一下不守規則的羅曼努斯四世。於是在1071年2月向拜占庭側的重要據點埃德薩發起攻勢。羅曼努斯四世眼見大事不妙,急忙派出使者向阿爾斯蘭請求再續和約。阿爾斯蘭倒是個爽快人,眼見拜占庭使者到達,他便立刻答應續約、並解除對埃德薩的包圍,恢復雙方的和平狀態。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第2張

殊不知,這正中羅曼努斯四世的調虎離山之計。羅曼努斯希望藉此分散阿爾斯蘭的注意力、以便拜占庭帝國發起對亞美尼亞的突襲,打塞爾柱人一個猝不及防,徹底收復亞美尼亞。

爲了收復這一要地,羅曼努斯徵集大量傭兵、盡遣精銳,組建了一支規模約4萬的大軍。考慮到1060年代時拜占庭在小亞細亞的總兵力不過5萬餘人,這一數字已經相當驚人。

拜占庭大君於1071年3月開始進軍。然而,羅曼努斯四世忘記了兵貴神速的道理,進軍速度十分緩慢,直到7月份纔來到東部邊境,最佳的戰機已然延誤。在舉行軍議時羅曼努斯又犯了剛愎自用的毛病,他在對塞爾柱軍隊部署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固執己見,不顧軍隊遠征疲勞,執意要直搗黃龍、攻取被佔領的重鎮曼茲克爾特。想着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羅曼努斯的自信並非沒有道理,對這類弓馬嫺熟的遊牧騎兵部隊,拜占庭帝國實在是見得太多了。塞爾柱人的騎兵主要是輕騎兵,他們依靠弓箭作戰,每人攜帶一個裝有約50枝箭的箭袋,乘馬機動。作戰時他們至少配備一匹備用馬。他們從不與敵人膠着,但始終與敵軍保持距離、在其四周盤旋並拉弓射擊。有時則在詐敗後退時反戈一擊,向後射擊追擊者。

爲應對這種Hit-and-Run戰術,拜占庭帝國的備戰手冊中早有規定:

作戰時,騎兵附近應有步弓手掩護。

絕不在翼側或後方沒有掩護的情況作戰。

絕不允許分散部隊。

儘管拜占庭帝國對付遊牧軍隊有章可循,但羅曼努斯卻先犯了不得分兵的大忌。開戰之初,他便令格魯吉亞將領約瑟夫•塔爾查尼奧特率領約一半軍隊先對塞爾柱人的據點基拉特城發起進攻。結果這支部隊被阿爾斯蘭成功伏擊、大敗虧輸。拜占庭帝國先折一陣。

羅曼努斯對約瑟夫的慘敗毫不知情,率領剩下的一半部隊繼續前進,並在8月23日佔領了守備薄弱的曼茲克爾特。正當拜占庭帝國慶祝勝利時,塞爾柱軍隊主力蜂擁而至的消息突然傳來。羅曼努斯聞訊後,又一次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認爲這不過是敵軍先鋒,只需部分騎兵前往查看即可。結果,他的偵察部隊被殲滅殆盡,拜占庭軍隊又折一陣。事實上,由阿爾斯蘭率領的塞爾柱軍隊約有3萬人,塞爾柱一方無論在實力還是士氣方面都已佔據明顯上風。

到了8月25日夜,佔據優勢的阿爾斯蘭派出使者,提出與拜占庭帝國議和的請求。羅曼努斯則犯了第三次錯誤:他毅然拒絕了橄欖枝,並且在和談時羞辱了塞爾柱使者。

此刻他仍然堅信自己能在曼茲克爾特一勞永逸地徹底擊敗塞爾柱人,徹底消除他們的威脅。於是,8月26日的悲劇結局就此註定。

8月26日,劃分小亞細亞格局的曼茲克爾特戰役正式打響。拜占庭軍隊排成前中後三線,總計五個分隊:

前鋒由來自帝國邊境的格魯吉亞、庫曼、突厥騎兵爲主,並有保加利亞人和亞美尼亞人的步兵進行掩護。

中軍包括了帝國軍隊的精華重甲騎兵、北歐與英格蘭人組成的瓦蘭吉衛隊,並有君士坦丁堡的中央軍步兵負責掩護。

中軍的兩翼則是佩切涅格與欽察突厥的遊牧騎兵掩護。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第3張

後衛部隊則由拜占庭地方部隊組成中央部分,諾曼與法蘭克僱傭軍分佈兩翼。

此前已多次受挫的拜占庭軍隊首先發起進攻,佔據優勢的阿爾斯蘭則採取守勢、擺出新月陣形,在中央部隊不斷後撤、吸引拜占庭軍進入包圍圈。靈活的塞爾柱射手們集中攻擊拜占庭人的翼側,以如雨之箭射擊拜占庭騎兵。雖然拜占庭軍隊佔領了塞爾柱方的中央陣地,但騎射手們成功地將機動性不足的拜占庭軍釘在陣地上,利用機動性避免與敵軍展開近身搏鬥。在傷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拜占庭軍中的庫曼傭兵又倒向塞爾柱一方,拜占庭軍瞬間陷入混亂。

夜幕降臨,眼見損失愈加慘重,羅曼努斯被迫放棄攻佔的營地,下令撤退。但一直與他不對付的後衛部隊指揮官安德洛尼卡•杜卡斯搶先開溜,順帶將整個後衛部隊與西歐傭兵一起帶走。塞爾柱軍隊則乘勝追擊,派出輕騎兵隊迅速沖垮了拜占庭軍隊兩翼位置上,已經開始動搖的遊牧輕騎兵部隊。最後,第一線的庫曼人也在重壓下臨陣倒戈。

至次日拂曉,包括羅曼努斯本人和瓦良格衛隊在內的中央軍被塞爾柱人徹底包圍。留下來幫助他戰鬥的還有部分突厥騎兵與大量的亞美尼亞步兵。羅曼努斯被他們感動的許下重賞的承諾,卻無法扭轉自己所面對的不利局面。最後只能宣告投降,他本人也成了阿爾斯蘭的俘虜。除此之外,拜占庭軍隊還在此戰中損失了近萬名士兵。

戰後,羅曼努斯被帶到阿爾斯蘭面前,並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對話。

阿爾斯蘭:如果我是你的階下囚,你會做什麼?

羅曼努斯:我也許會殺了你,或者讓你在君士坦丁堡遊街示衆。

阿爾斯蘭:看來我的懲罰遠遠重於你的,我不僅要原諒你,更賜予你自由。

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的帝國末日 第4張

於是,在簽訂了有利於塞爾柱一方的和約後,羅曼努斯被釋放回國。但獲得自由的羅曼努斯發現自己的領袖地位遭到挑戰,他企圖重奪榮光,卻三次慘敗於杜卡斯大旗之下,他本人也被弄成瞎子,在1072年去世。

曼茲克爾特的慘敗,致使拜占庭帝國的安條克、埃德薩、希拉波利斯和曼茲克爾特四處重鎮被迫歸附塞爾柱。羅曼努斯爲重獲自由交納的大筆贖金也令拜占庭元氣大傷。不久後,在阿爾斯蘭的繼承者的率領下,塞爾柱人控制了拜占庭主要兵源地安納托利亞地區。這使拜占庭帝國實力大大受損、再也無法恢復此前的榮光了。

雖然拜占庭人此後依然堅持自己的帝國身份,並使用各種看似聰明的方法,從內部挖掘潛力,從西歐招攬著名的十字軍東征。但他們的帝國實際上在曼茲克爾特戰役的失敗後,已經宣告破產。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