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戰史祕聞 >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世紀初,契丹族興起,在中國北部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遼。這個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稱霸於亞洲東部,影響遠及歐洲。遼朝疆域廣闊:東瀕太平洋;西包額爾齊斯河上游地區,與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鶻王國爲鄰;北至外興安嶺和貝加爾湖一線;南逾鴨綠江、長城和大戈壁,同高麗、北宋、西夏接壤。這些王朝或向遼朝繳納鉅額”歲幣“,換取名義上的獨立,或乾脆稱藩受封,作爲附庸。所以在穆斯林文獻中常把北中國稱爲契丹(Khita,Khata),而在俄語、希臘語和中古英語中則把整個中國稱爲契丹(分別讀音爲Kitay,Kita1a,Cathay)。但是這個赫赫王朝從11世紀中期開始衰落,統治集團內部因皇位繼承問題,黨爭不已;進入12世紀後,人民起義連續不斷;1114年女真首領阿骨打起兵反遼,在短短十一年內徹底推翻遼朝,建立起金朝。在遼朝覆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北走漠北建立政權,後又率部西征,先後降服高昌回鶻王國、東西兩部喀喇汗王朝、花刺子模沙國,建立起強大的西遼帝國,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稱之爲哈喇契丹(Qara-Khitay)。西遼王朝雖統治時間只有88年(1124~1211年),但在中亞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朝代。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西遼開國君主耶律大石

西遼帝國的創建者耶律大石,字重德,遼太祖阿保機八代孫,生於1087年。一他幼年時受過很好的契丹族的傳統騎射訓練和文化教育,又接受過漢族的文化教育。史稱大石“通遼、漢字、善騎射”,1115年考中進士,“擢翰林應奉”。根據遼朝的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方能擢授此職,這說明耶律大石的漢文化修養很高。不久,他又遷升翰林承旨。契丹語把翰林稱爲林牙,所以人們稱他爲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耶律大石一踏上仕途,正是大遼帝國開始覆沒的時候,作爲皇族,他爲挽救這隻正在下沉的船,盡到了自己的職責。1116年全軍佔領遼東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後又調任祥州刺史;1120年遼失上京,中京危機,北宋也想趁機佔領燕雲,耶律大石調任遼興軍節度使,守衛南京道。1122年金軍大舉進攻,取中京,下澤州。天祚帝從南京撤退,受到金軍的掩襲,倉皇逃奔,“乘輕騎入夾山”,與外界消息隔絕。當天祚帝出走南京時,詔留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國王耶律淳守南京。至是,數日命令不至,李處溫便與南京都統蕭幹、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爲帝,據有燕、雲、平及上京、中京、遼西六路,史稱這一短命政權爲“北遼”。

1122年耶律大石打敗了南線宋軍的兩次進攻,但是北線的金軍又逼近長城。這時耶律淳已憂懼而死,其妻蕭德妃稱制,料難以抵擋金軍,便逃離南京,同耶律大石去投奔天祚帝。他們次年春到達;天祚帝殺蕭德妃,責問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耶律大石義正詞嚴地回答:“陛下以全國之勢,不能拒一敵,棄國遠遁,使黎民塗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孫,豈不勝乞命於他人耶?”天祚帝無話可答,賜予酒食,赦免參與其事的全部人員,任耶律大石爲都統。1123年耶律大石率軍襲擊金軍,戰敗被俘。次年耶律大石逃歸,並帶回一支軍隊。天祚帝得到這支軍隊,又得到陰山室韋謨葛失的支持,自謂天助,再謀出兵,收復燕雲。大石認爲不可,說:“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爲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但是天祚帝不能採納,堅持出兵。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復大業,便殺掉悻臣蕭乙薛和坡裏括,率鐵騎二百,夜間離開天祚帝大營。他走後,天祚帝出兵,先取得了一些小勝利,但很快被金軍打敗,他在逃亡党項的途中被金軍俘虜,遼亡。時爲1125年春,上距耶律大石出走只有半年。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第2張

耶律大石出走時,自立爲王,設置北南面官屬。他們一行二百人從夾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吳公壩以北地區)出發,北行三日過黑水(今蒙古國愛畢哈河或譯爲艾卜蓋河),遇到白韃靼首領牀古兒。牀古兒獻馬四百匹,駱駝二十頭,羊若干。耶律大石一行穿越沙漠,到達遼朝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他立即召開七州、十八部的長官、首領和部衆開會。他說:“我祖宗艱難創業,歷世九主,歷年二百,金以臣屬,逼我國家,殘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塵於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義而西,欲借力諸番,翦我仇敵,復我疆字。惟爾衆亦有軫我國家,憂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濟生民於難者乎?”這是一篇極好的演說詞,全文只有92字,先述遼朝歷史,次講目前局勢,然後說明自己此來目的,最後發出號召,真正是言簡意賅!激烈慷慨,傷國憂民,以天下爲己任之情洋溢於紙上,八百年後之今日讀之猶受其感染,可想見當日聽衆感動之狀。史載,“遂得精兵萬餘,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松漠以北舊馬,皆爲大石林牙所有”,於是國家規模初具。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掌握實權後,並未像他在演說中所說的那樣,出兵去“救君父、濟生民”,而是貫徹他的既定方針,“養兵待時而動”。這裏的地理條件對他們是有利的:有水草豐茂的牧場,廣有牛羊,給人們提供了主要食品,同時又有一定的糧食作物,補給人們一些澱粉食品。這爲耶律大石政權提供了相當的經濟基礎。其南部有寬闊的沙漠地帶,穿越困難,成爲自然防線,便於耶律大石政權休養生聚。在這期間,耶律大石積極展開外交活動,爭取金國的敵國,同北宋、西夏都有聯繫。

耶律大石政權經過五年的休養生聚,實力已經相當強大,決定向外發展。爲此耶律大石對周圍做了調查研究,並進行過軍事偵察。“翦我仇敵,復我疆宇”,重建大遼帝國,固然是他和臣下最嚮往的,也是最爲神聖的事業,但是嚴酷的事實告訴他們此路不通:新興的大金帝國處於全面上升時期,其實力大大超過他們。當時西域的情況則相反,高昌回鶻王國、喀喇汗王朝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已進入衰落時期,忙於內爭,無力對外。於是耶律大石政權決定先向西發展,擴大領域,建立更爲雄厚的物質基礎,然後再來消滅金朝,光復舊物。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第3張

庚戌年(1130年)二月二十二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傳統,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他率軍隊進入葉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區,向這裏的部族發動進攻,這些部族反過來也襲擾耶律大石的軍隊。耶律大石率軍離開這裏,向西徵進,進入翼只水(今新疆額爾齊斯河)和也迷裏河(今新疆額敏河)地區。

耶律大石西征軍在葉密立(今新疆自治區額敏縣)修築城池,建立根據地,招撫當地突厥語各部族。這裏水草豐美,氣候涼爽,宜於放牧;但是處於高山、沙漠包圍之中,地面狹小,不可能長期供養一支強大的軍隊,成爲一個統攝中亞的國家。於是耶律大石決定通過高昌回鶻王國,向西擴展。他率軍出發之前給回鶻畢勒哥送去一信,說遼朝“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今我將西至大食,假道爾國,其勿致疑”回鶻王收到這封信後,耶律大石的軍隊已兵臨城下,即使“致疑”,也毫無辦法,便大開城門,把耶律大石迎進宮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臨行時又獻上馬六百匹、駱駝一百頭、羊三千隻,並表示願送質子孫,作爲附庸。他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軍隊送到境外。

耶律大石率領軍隊翻過天山後,向西推進。東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馬德汗集合軍隊進行抵抗。耶律大石的軍隊被擊潰,通過高昌回鶻王國撤退。但這次回鶻王畢勒哥卻再不“迎接”、“大宴”,而是掩殺、追襲,俘虜了耶律大石的將領撒八、迪裏、突迭等。耶律大石帶領敗兵回到葉密立後,接受了這次出征的教訓,再回頭執行過去行之有效的政策:“養兵待時而動”。

耶律大石率領主力部隊西征後,金朝西北前線很快得到情報。第二年,即1131年,金軍元帥粘罕發燕雲漢軍和女真軍一萬人令右都監耶律餘睹率領,北攻可敦城;又發燕雲、河東夫運糧隨行。金軍的這次進攻以敗告終,《大金國志》說:“最童城(可敦城之異譯。一引者。)自雲中由貓兒莊銀甕口北去,地約三千餘里,盡沙漠無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勝計,車牛十無一二得還。”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第4張

耶律大石政權在東線擊敗了金軍的進攻,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西征喀喇汗王朝雖遭慘敗,但及時調整了方針,與民休息,得到了當地突厥語各部族的擁護,戶數達到四萬。疆域空前擴大,東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裏河,連成一片。於是他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壬子年(1132年)二月五日在新修成的葉密立城登基稱帝。根據當地人民的習慣,號菊兒汗(或譯爲古兒汗),意爲“大汗”或“汗中之汗”。羣臣又上漢尊號“天志皇帝”,建元“延慶”。然後大封功至,蕭斡裏刺等四十九人的祖父均封爵。至此,西遼王朝創立完成。

耶律大石在葉密立稱帝建元,不是西遼王朝向外擴展的結束,而是它大規模向外擴展的開始。其後十年間,耶律大石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東征西討,先後歸併了高昌回鶻王國、東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和花刺子模國,以及康裏部,建成一個疆域遼闊的帝國。1132年,當耶律大石在葉密立鞏固住地位之後,開始擴大領域,他首先率領軍隊南下,再次進入高昌回鶻王國。大概國王同上次一樣,沒有組織抵抗,便歸順了西遼,成爲附庸。耶律大石把高昌回鶻王國併入西遼版圖,但並沒有消滅其王朝,仍讓它繼續統治這一地區。1130年耶律大石進攻東部喀喇汗王朝的喀什噶爾地區失敗之後,把進攻目標轉向七河地區。早在耶律大石西征之前,在喀喇汗王朝的邊境上已住着一萬六千帳從遼朝來的突厥-契丹人,東部喀喇汗王朝委派他們守衛邊疆,賜給他們份地和獎賞。以後東部喀喇汗王朝與這些突厥-契丹人發生矛盾,強迫他們與妻子隔離,想使他們不再繁殖。這些突厥-契丹人起來造反,向巴拉沙袞進軍,但遭到喀喇汗王朝的襲擊;以後又多次向他們發動”聖戰“.當耶律大石的軍隊出現在喀喇汗王朝邊境上時,他們便投入他的軍隊,使西遼軍隊的人數增加一倍。但耶律大石並沒有率領軍隊向巴拉沙袞挺進,而是駐紮在邊境上等時機。東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馬德汗死後,兒子伊卜拉欣繼位。據《世界征服者傳》記載,他是一個無能的人。葛邏祿人和康里人不再服從他,而且經常欺凌他,襲擊他的部屬和牲畜,進行抄掠。但他不能阻止他們或趕跑他們。他聽說菊兒汗耶律大石率領大軍就駐紮在邊境上,便向他派出使臣,“把自己的軟弱、康里人和哈刺魯(葛邏祿)人的強大和姦詐告訴他,並請求他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袞)去,以此他可以把他的整個版圖置於他的統治下,從而使他自己擺脫這塵世的煩惱”耶律大石接到請求後,便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巴拉沙袞。這一事件當發生在1134年初。耶律大石把伊卜拉欣汗降封爲王,保存了東部喀喇汗王朝對喀什噶爾與和田地區的統治,作爲附庸國;同時也派出軍隊對這些地區巡行。巴拉沙袞地區,是可耕可牧的”“善地”於是耶律大石決定建都巴拉沙袞(即虎思斡耳朵),改延慶三年爲康國元年。他把沙黑納(意爲監督官)派往各地,康里人也服從了他的統治。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第5張

前面講過,光復舊物,重建大遼帝國是耶律大石與其臣下最爲嚮往的光榮事業。於是在兵不血刃而歸併東部喀喇汗王朝的當年(1134年)三月,耶律大石以六院司大王蕭斡裏刺爲兵馬都元帥,敵刺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刺阿不爲副元帥,茶赤刺部禿魯耶律燕山爲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爲都監,率領七萬騎兵東征大金國。出征部隊舉行誓師大會,以青牛白馬祭天,樹立旗幟。耶律大石對戰士說:“我大遼自太祖、太宗艱難而成帝業,其後嗣君耽樂無厭,不恤國政,盜賊蜂起,天下土崩。朕率爾衆,遠至朔漠,期復大業,以光中興。此非朕與爾世居之地!”他對元帥蕭斡裏刺說:“今汝其往,信賞必罰,與士卒同甘苦,擇善水草立營,量敵而進,毋自取禍敗也!”這些領軍作戰的原則是很重要的,是耶律大石軍事經驗的總結。但是東征部隊行程萬里,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耶律大石說:“皇天弗順,數也!”西遼的這次東征,雖然半途勒兵而還,但已引起金朝的注意。金熙宗繼位後,命粘罕征伐西遼。金軍進入沙漠後,被西遼潛伏在沙漠的部隊反覆交攻,共三晝夜,勝負未分。但是金軍糧草斷絕,人馬凍死很多。副將外家得本契丹人,得知父兄妻子都在西遼軍中,率部下數千騎起事。金軍內亂,在西遼軍隊的夾擊下,粘罕大敗而歸。這一事件當在1135年或1136年。

西遼王朝在西方的擴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東方也擊退了金軍的進犯,王朝的疆域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在經濟上,根據穆斯林史籍的記載,西遼王朝對其歸併的地域的城鄉居民的所有權沒有做任何改變,特別是耕地,仍歸居民耕種,也就是說沒有發生過歷史上游牧民族征服者慣用的“毀耕爲牧”的“圈地”。居民交很輕的稅,每戶納一個狄納爾。不久,百姓興旺,牲畜肥壯。在政治上,西遼王朝對歸屬他的國王讓他們繼續統治本土,發給他們一塊銀牌做爲歸順的標誌;西遼政府滿足於徵收一小筆年貢和把一名沙黑納派駐在那裏。這些附庸國王一般都受到菊兒汗的禮遇。因此西遼王朝的整個社會安定,“軍勢日盛,銳氣日倍”。

契丹雄霸西域:西遼王朝在西域的擴張與統治 第6張

1137年西遼王朝又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向外擴展。它首先進入費爾干納谷地,在這裏大概沒有遇上什麼抵抗;繼續向西推進,到達忽氈。在這裏遇上西部喀喇汗王朝馬赫穆德汗的抵抗。兩軍交戰,喀喇汗王朝軍隊被擊潰,馬赫穆德汗逃回首都撒馬爾罕。“事件嚴重地震驚了它的居民,恐慌和沮喪加重,單等着早上或晚上災難[的降臨]。布哈拉和河中其他城的居民也是這樣。”然而西遼軍隊卻沒有乘勝前進,而是停下來鞏固他們新佔領的陣地,等待更好的戰機。1141年在河中地區又爆發了喀喇汗王朝與作爲王朝軍事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的葛邏祿人之間的經常性衝突。喀喇汗王朝馬赫穆德汗向自己的宗主塞爾柱突厥人蘇丹桑賈爾求援。在此之前,馬赫穆德汗被西遼軍隊打敗逃回撒馬爾罕後,便向蘇丹桑賈爾派出使臣求援,說穆斯林遇上了災難,鼓動他保衛穆斯林。呼羅珊、西吉斯坦、伽茲納,馬贊蘭德和古爾的國王們都帶兵加入了蘇丹的部隊。桑賈爾集中了十萬多騎兵,僅軍事檢閱就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於1141年7月渡過阿姆河。當他聽到馬赫穆德汗關於葛邏祿人的訴說後,便向葛邏祿人進攻。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