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九原文是什麼?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九原文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八日天色明麗,待夫,上午始行。周文韜、粱心谷與茂林師遠送,訂後期而別。東過紅石崖下。其北石山有洞南向,甚崆峒,惜不及登,〔直東即出東隘,可五十里至舊州,又三十里爲刁村,又三十里爲土上林縣。

餘從鎮遠道,乃〕從此南入山,土石相間而出。五里,南逾一石山脊,亦置隘門,是名峺腋。下嶺東南行,山夾間始有田疇。又五里,得一聚落曰鄧村今作下鄧,換夫。又東入山峽,過一脊,換夫於路。

其處村在山北,呼之而出。又二里,飯於咹村。村人以蟲爲“咹”,形如長身蟋蟀,而首有二眼,光如蜻蜓,亦一異也。

又東南行山峽間,三裏,換夫於北麓。又東南半里,渡小溪。半里,覆上土山,其嶺甚峻。半里登其巔,日已暮矣。東南下山一里,抵其塢。

又暗行半里,抵一村。時顧奴候夫,後久而始至。得夫,又秉炬行。又東南下,渡一小溪,復南循水上山峽間,時聞水聲潺潺,不可睹也。共五里而宿於下寧峒之峒槽村。問上寧峒,已在其西上流。是日約行三十里。

自十一月初三至向武,十八日起行,共十六日。向武石峯,其洞甚多,餘所遊者七:爲百感洞,又東洞,又下洞,又後巖水洞;爲琅山洞,又下洞;爲龍巷東北江流所入之上洞。

其過而未登者三:爲〔琅山東北二里,〕中江墜穴之上,高岸南向洞;又爲〔琅山東南二里,〕南江所繞獨峯之上西南向洞;又爲州東北巨峯南向洞,〔洞在紅崖峯北。〕其聞而未至者二:爲吉樣,在西南四十里,韋守老所居。〔洞前後通明,溪流其間。〕爲定稔,土音豐輦,在東南三十里。

二洞又最以奇著者也。

〔共十二洞雲。〕所遊之最奇者,百感雄邃宏麗,琅山層疊透漏,百感東洞曲折窈窕,百感水洞杳渺幽閟bì掩閉,各擅其勝,而百感爲巨擘矣。

枯榕江〔即州北大溪,〕自向武西南境東流,自北岸寨抵向武北龍巷村之前。其東有石峯一枝,東西如屏橫列。江當其西垂,分而爲三:北枝東循峯北入峽,爲正派;中枝東循峯南,停而大,爲中江;南枝東南流田塍間,小而急,爲南江。入峽者東北轉五里,山勢四逼,遂東搗石崖穴中,勢若奔馬齊驅。下阪,入山而東,經百感巖,北透其下,爲水洞者也。循山南者,東行二里,忽下墜土穴,此派經流獨短。亦北注石山而一,想亦潛通百感者也。南行塍間者,東繞平疇中兩獨峯之南,又東抵隘門嶺西麓,折而北,直趨百感東洞之下,稍東入峽,亦下墜土穴,而北入百感。三流分於橫列石峯之西,隔山岐壑,而均傾地穴,又均複合於百感一巖之中,而北出爲大溪,始東北流峽去,經土上林之刁村而入右江。

百感巖北,有村曰百感村。村東南向,廬舍之下有小流三派,從石穴溢而成渠,大溪自百感巖出,即與之合流。始知此山其中皆空,水無不出入旁通也。

百感巖在向武州東北七裏。其西南即分水橫列之山,中江之水所由入者,其東南即隘門嶺之山,北邐而屏於東,南江之水所由折而北入者,其西北即此山之背,環爲龍巷東入之內塢,北江之水所由搗而下者;其東北即此山後門,繞而爲百感村,衆江既潛合於中,所由北出者。此山外之四面也。

而其巖則中闢于山之半,南通二門皆隘:一爲前門,一爲偏穴。北通一門甚拓,而北面層巒阻閟,不通人間。

自州來,必從南門入,故巨者反居後,而隘者爲前。

前門在重崖之上,其門南向。

初抵山下,東北攀級以上,仰見削崖,高數百仞,其上杙木橫棧,緣崖架空,如帶圍腰,東與雲氣同其蜿蜒。既而西上危梯三十級,達崖之半,有坪一掌,石竅氤氳yīnyūn氣或光混便動盪貌,然裂而深。

由其東緣崖端石級而左,爲東洞;由其西踐棧而右,爲正洞之前門。棧闊二尺,長六七丈,石崖上下削立,外無纖竇片痕,而虯枝古幹,間有斜騫於外,倒懸於上者,輒就之橫木爲杙.外者藉樹杪,內者鑿石壁,復以長木架其上爲樑,而削短枝橫鋪之,又就垂藤以絡於外。

人踐其上,內削壁而外懸枝,上倒崖而下絕壑,飛百尺之浮桴,俯千仞而無底,亦極奇極險矣。棧西盡,又北上懸梯十餘級,入洞前門。門南向,其穴高三尺五寸,闊二尺,僅容傴僂入。

下丈許,中平,而石柱四環如一室,旁多纖穴,容光外爍,宿火種於中。

爇炬由西北隙下,則窅yǎo深遠貌然深陷。

此乃洞之由明而暗處也。下處懸梯三十級,其底開夾而北,仰眺高峻。

梯之下,有小穴伏壁根。

土人云:“透而南出,亦有明室一圍,南向。”則前門之下層,當懸棧之下者也。由夾北入,路西有穴平墜如井,其深不測。

又入其西壁下,有窪穴斜傾西墜。

土人云:“深入下通水穴,可以取水。”然流沙圮瀉,不能着足也。西壁上有奧室圍環中拓,若懸琉璃燈一盞,乃禪室之最閟者。出由其東,又北過一隘,下懸梯三十級,其底甚平曠,石紋粼粼,俱作荔枝盆。其西懸〔乳〕萎蕤wěiruí下垂狀,攀隙而入,如穿雲葉。稍北轉而西上,望見微光前透甚遙,躡沙阪從之,透隘門西出,則赫然大觀,如龍宮峨闕,又南北高穹,光景陸離,耳目閃爍矣。此乃洞之由暗而明處也。其洞內抵西南通偏門,外抵東北通後門,長四十丈,闊十餘丈,高二十餘丈。其上倒垂之柱,千條萬縷,紛紜莫有紀極;其兩旁飛駕之懸臺,剜空之卷室,列柱穿崖之榭,排雲透夾之門,上下層疊,割其一臠luán切成塊的肉,即可當他山之全鼎。其內多因其高下架竹爲欄,大者十餘丈,小者二、三丈,俱可憩可眺。由東崖躋隘入西南洞底之上層,其內有編竹架菌jūn一種竹的名稱而爲廩者,可置谷千鍾十釜爲一鍾,合六斛四鬥焉。

其上又有龕一圍,置金仙於中,而旁小龕曰慈雲蓮座,乃黃君之母夫人像也。黃母數年前修西方之業拜佛於此,此其退藏之所;而外所編竹欄,則選佛之場;而廩則黃君儲以備不虞者。龕西則偏門之光,自頂射下。此處去後門已遙,而又得斯光相續,遂爲不夜之城。

攀峻峽西上,透其門頗隘,即偏門也。

其門西南向,下臨不測,惟見樹杪叢叢出疊石間,岨jū石山懸嶂絕,不辨其處爲前山、後山也。龕既窮,仍由故道下,東北趨後門。其門東北向,高二十丈,門以外則兩旁石崖直墜山麓,而爲水洞之門;門以內,則洞底中陷,亦直墜山底而通水洞之內。陷處徑尺五,周圍如井。昔人置轆轤於上,引百丈綆下汲,深不啻十倍虎阜。恐人失足,亦編竹護其上,止留二孔以引軸轤,人不敢涉而窺也。井外即門,巨石東西橫峙,高於洞內者五尺,若門之閾yù門檻。由井東踐閾,踞門之中,內觀洞頂,垂龍舞蛟,神物出沒,目眩精搖;外俯洞前,絕壁摶雲,重淵破壑,骨仙神聳。此閾內井外峽,下透水門,亦架空之樑,第勢極崇峻,無從對矚耳。閾東透石隘東北下,磴倚絕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緣竅,蹬斷處,亦橫木飛渡。下里半而爲百感村。徐子曰:此洞外險中閟,既穿歷窅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後以通奇,匯衆流於壑底而不覺,幽明兩涵,水陸濟美,通之則翻出煙雲,塞之則別成天地。西來第一,無以易此。

百感東巖在百感前門之東。由棧東危崖之端,東緣石痕一縷,數十步而得洞。其門亦南向,門以內不甚深,而高爽窈窕,石有五色氤氳之狀,〔詭裂成形〕。由峽中東入三、四丈,轉而北,有石中峙。逾隘以進,遂昏黑。其中又南北成峽,深十餘丈,底平而上峻;北盡處有巨柱迴環,其外遂通明。躋級北上,有竅東透而欹側,只納天光,不堪出入也。

由竅內轉而北,又連闢爲二室:一室中通而外障,乃由內北達者;一室北盡而東向,乃臨深而攬勝者。

先由中通之室入,其西隙旁環,俱可爲房爲榻。其東之外障,亦多零星之穴,懸光引照焉。北透一峽,達於北室,其前遂虛敞高門。門乃東臨絕壁,中有纖筍尖峙於前,北有懸崖倒垂於外,極氤氳之致,其下聞水聲潺潺,則南江之水,北轉而低其下入穴者也,然止聞聲而不見形焉。其內西壁,亦有羣乳環爲小龕,下皆編竹架欄,亦昔人棲隱者。此洞小而巧,幽爽兼備,爲隱真妙境。第中無滴瀝,非由前棧入百感後軸轤取之,則由前梯轉覓澗山前,取道其遙也。

百感下水巖,在百感後門之下,百感村之南。百感有內、外兩村。山從百感洞分兩界,北向迴環,下成深塢,而巖下水透山成江,奔騰曲折而北去。

從上林刁村下右江。

〔村〕界於其中,源長而土沃,中皆腴產。洞在內村之南二百步,其門東北向,高聳而上,即後門也。水自洞出,前匯爲廣潭,中溢兩崖,石壁倒插水底。

從潭中浮筏以入,仰洞頂飄渺若雲,孰意乃向之凌跨而下者耶!洞內兩壁排空,商向而入,瀦水甚深。西壁有木梯懸嵌石間,土人指曰:“此即上層軸轤之處。

昔儂智高宋代初年壯族首領時,有據洞保聚者,茲從下汲。此其遺構也。“東壁石隙中拓,有架廬絕頂,飛綴憑空,而石墅危削虛懸二十丈,無可攀躋。土人曰:”此戊午公無1613年荒歉,土人藏粟儲糧以避寇者。須縛梯綴壁以上,茲時平,久不爲也。“入十餘丈,下壑即窮,上峽懸透,遙眺西南峽竇深入處,高景下射,光采燁燁,而石峻無級可躋,不知所通爲山之前、山之右也。下壑石根插入水間,水面無內入之隙,水之所從,向下氾濫而出,則其中衆水交合處,猶崆峒內扃jiòng關鎖,無從問津焉。乃返筏出洞,從門外潭西躡崖登門左之壁。透峽竅而上,闢巖一圍,其門東向,下臨前潭,右瞰洞水,前眺對岸之上,旁竇氤氳,可橫木跨洞門而渡也。闢巖中廣下平,可棲可憩,第門雖展拓,而對岸高屏,曾無日光之及,不免陰森。若跨木以通對崖,則灝靈爽氣無不收之矣。此洞阻水通源,縹緲掩映,爲神仙奧宮。

若夫重巒外阻,日月中扃,即內村已軼yì超越桃源,而況窈窕幽閟,若斯之擅極者乎!

百感前下巖,在百感洞前門之下,路西坑腋間。其門亦南向,高拓如堂皇,中多巨石磊落,其後漸下。

蓋水漲時,山前之水亦自洞外搗入者,而今無滴瀝也。

洞東北隅有峽北入,其上透容光,其下嵌重石。累數石而下窺,其底淵然,水涵深竇,而石皆浮綴兩崖間,既不能破隙而下,亦不能架空而入,惟倚石內望。

西北峽窮處,亦有光內射,其隙長而狹,反照倒影,燁燁浮動,亦不如所通爲山之後、山之右也。

龍巷東北塢上洞,在向武州東北七裏,即百感之西崖,第路由龍巷村東入,〔山〕北轉盤旋成塢,枯榕北枝大江分搗其中,崖回塢絕。墜穴東入,而洞臨其上,其門西向,左右皆危崖,而下臨激湍。

原無入路,由其北攀線紋踐懸壁以入,上幕雲卷,下披芝疊。東進六丈後,忽烘然內暖,若有界其中者。蓋其後無旁竇,而氣盎āng充盈不泄也。又三丈,轉而北,漸上而隘,又三丈而止。其中懸柱亦多,不及百感之林林總總。而下有九石如珠,潔白圓整,散佈滿坡阪間。坡阪之上,其紋皆粼粼如縐簇,如鱗次,纖細勻密,邊繞中窪,圓珠多堆嵌紋中,不可計量。餘選其晶圓者得數握,爲董苡,爲明珠,不能顧人疑也。玉砂洞中甚難得,亦無此潔白。

琅山岩在州北半里,其形正如獨秀。

始見西向有門三疊,而不知登處反在東峯之半也。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九原文是什麼?

餘至後,黃君始命縛梯通棧,蓋亦欲擇其尤者爲靜修之地耳。由東麓攀危梯數百級,入其東門,其門豁然高敞。門以內遂分三徑。由北竅者,平開一曲,即透北門,直瞰龍巷後北山,大溪西來界其中,抵橫裂峯西而三分之,北面巒嵐溪翠,遠近悉攬。由南竅者,反從洞內折而東山,外復豁然,即東門之側竅也。第一石屏橫斷其徑,故假內峽中曲出,其內下有深窪,淵墜而底平。由其上循崖又南入峽中,漸上漸隘,有石橫跨其上,若飛樑焉。透樑下再上,峽始南盡,東壁旋穴庋空,透窗倒影,西竅高穹曲嵌,復透而南,是爲南門。其前正與州東北巨峯爲對,若屏之當前,西南不能眺一州煙火,東南不能挹三曲塍流,而不知其下乃通行之峽也。由西直入者,高穹旁拓,十丈以內,側堰曲房,中闢明扉,若隘門之中塹者。然其上穹盤如廬,當隘處亦上裂成峽,高劇彌甚。透隘門而西,則西闢爲堂,光明四溢,以西門最高而敞也。堂左南旋成龕,有片石平庋爲榻,有懸石下卷爲拓託,皆天成器具也。堂左右分嵌樓龕,圓轉無隙,比及前門,則石閾高欄。透竅以出,始俯門下層崖疊穴,危若累棋,浮如飛鷁yì水鳥,狀似鷺鶿。蓋已出西望第三門之上,而中門在其下矣。坐其上,倒樹外垂,環流下涌,平疇亂岫,延納重重,斷壑斜暉,憑臨無限,三門中較爲最暢矣。夫此一山,圓如卓錐,而且上則中空外透,四面成門,堂皇曲室,夾榭飛甍méng,房脊,靡所不備。徙倚即殊方,宛轉頻易向,和風四交,蒸鬱不到,洵中使負戴耳。

下洞即在琅山西麓,其門西向,東入三丈餘而止。仰其上。則懸巖層穴,又連疊門兩重。餘初至此,望之不能上達。

明日又至,亦不知其上層之中通於東,並不知東之可登也。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九原文是什麼? 第2張

既而聞黃君命縛梯,既而由其南峽,同韋守老往百感出山之東,回望見梯已婉蜒垂空,始知上洞須東上,下洞獨西入,而中洞則無由陟焉。

十九日曉起,有云。

晨餐後,半里過寧墟。

〔從南峽去,抵天燈墟,聞有營懷洞。〕東折入山塢一里,北入峽一里,逾小脊北下。

隨山東轉,又二里,南那村換夫。

東北行二里,東逾一嶺,曰石房嶺。下嶺而東,又二里,至石房村換夫。又東二里,覆上山半里,過一嶺脊。脊不高,其北水從東北墜,其南水從南流,是爲向武、鎮遠分界,而左、右江亦以此分焉。隨流南下一里,大路自西來合,遂東轉循老山之南,東逾平陝一里,大道直東去,又從岐隨水東南下一里半,四山環塢一圍,曰龍那村,已鎮遠屬矣。

〔初至村,遙見屋角黃花燦爛,以爲菊,疑無此盛,逼視之,乃細花叢叢,不知其名。

又見白梅一樹,折之,固李也。黃英白李,錯紅霜葉中,亦仲冬一奇景。〕飯而行,北逾嶺而下,共一里,又行峽中半里,與西來大道合。於是隨水形東行山峽間,五里,水形東北去,路東南上山。半里,又從岐南逾一嶺,共一里而下,得南峒村。村人頑甚,候夫不即至,薄暮始發。其峒四山連脊,中窪爲地,池上有穴,東面溢水穿山腹東出,池西乃居人聚廬所託也。東逾嶺而下,共一里,東向行山塢間。八里,過一村,又東與石山遇。循其南崖,崖上石竇歷亂,俱可入,崖下累石屬南山,傍崖設隘門以入,於是南北兩石山復崢崢屏立矣。又東一里爲鎮遠州,宿於州市之鋪舍。州官名趙人偉。

州宅西南向。其地〔屬太平府,〕在太平府東北二百里。

西南一日至全茗,又經養利而達俯。西北爲向武界,十八里。東北爲佶倫界,十六裏。東爲結安界,西南爲全茗界。州前流甚細,南入山峽,據土人言,乃東北至佶倫,北入右江者。由此言之,則兩江界脊西自鎮安、都康,經天燈墟,龍英之北,向武之南,二州分界。

東徑全茗、永康、羅陽即今扶綏縣之中東,南哨諸地而抵合江鎮。

昨所過石房村東南之脊,乃北走分支,其南下之水,尚非入左江者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