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文化名家 >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蘇東坡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蘇東坡作爲中國文化史上最全面最博學的大師,其實一直很傲嬌。大概從四川天府之國出來的才子都是這樣。李白堅信自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即使“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而蘇東坡自出川之後處處順遂,高中進士之後信心爆棚,他覺得自己身負青雲大才,“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自戀得不行。

那麼蘇東坡有崇拜的人嗎?

有。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蘇東坡崇拜的人有兩個。一個是田園詩人之宗陶淵明,一個是“中隱”美學生活理念的發明者,著名詩人白居易。

一邊是躬耕南畝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美學;一邊是亦官亦隱的閒適生活,蘇東坡左手陶淵明,右手白居易,愣是將“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後半生,活成了天高雲淡的詩與遠方。

陶淵明給了他一顆貼近自然的毫無心機的天真之心;白居易給了他亦官亦隱的恬淡之心。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給了蘇東坡被貶謫之後安身立命的去處和精神家園,而白居易看淡成敗、熱愛世俗生活的閒適曠達,又給了蘇東坡從容面對一切的超脫。

蘇東坡太難了。

別人是懷才不遇的苦悶,他是才華逼人的煩惱。在第一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之後,蘇東坡深刻地反思自己,他說:“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於人,皆物之病也。謫居無事,默自觀省,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爲,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

他要改變自己,從舊我到新我,做個隨緣自化隨遇而安的人。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縱然蘇東坡的政敵們千方百計把他越貶越荒涼,但蘇東坡卻越來越快活,這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他度過無數個生命的寒冬?

是他的偶像白居易。

粉絲與偶像總有些相似。蘇東坡發現,自己的爲官生涯雖然比不上白居易悠然自得,但爲官之路卻是驚人的相似。

白居易做過杭州的市長,修建了白堤;

蘇東坡也做過杭州主官,修建了蘇堤。

白居易人到中年首次被貶到江州做司馬;

蘇東坡也是人到中年被貶到黃州,不過連司馬也沒有做上,只能喂牛餵馬。

白居易在被貶的忠州有一塊地,叫東坡。沒事就在東坡上種花種草感受生活的歲月靜好;

蘇東坡在黃州也搞了一塊地,叫東坡。在那裏蓋了茅草屋,起了個詩意的名字叫雪堂,讀書寫字吟詩作畫享受苦中作樂的人生。

白居易天生樂觀,除了在潯陽遇見琵琶女同病相憐“江州司馬青衫溼”之外,其餘時間過的優哉遊哉。

就像白居易的名字,生活哪有什麼大不易?只要心安此處,人生到處都是風景,都是故鄉。

蘇東坡也是天生樂觀派,除了在黃州第一個孤獨的中秋節,他寫下“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呼朋喚友喝大酒,吃東坡肉,喝東坡酒,過東坡一樣的美學生活。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第2張

蘇東坡與白居易太像了。原來叫蘇軾的青年政治家,同香山居士白居易一樣,成爲東坡居士。從此,一本正經的精神緊張的蘇軾,成了幽默的世俗的看淡一切的蘇東坡。

東坡居士的號,就來自於白居易的東坡,這是在向白居易致敬。

因爲,白居易的精神家園在東坡。在忠州的東坡之上,在白的像雪的月光之下,那裏有白居易種下的花草樹木。“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東坡成了白居易的精神避難所,東坡上的花草樹木成了他心心相映的朋友。以至於在離開忠州返回京城的時候,白居易還念念不忘:“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

而黃州的東坡,不僅成了蘇東坡的精神家園,還促成了蘇軾向蘇東坡鳳凰涅槃,促成了儒家信徒的蘇軾向儒道佛兼修的文化大師蘇東坡的精彩蝶變。

東坡成了白居易和蘇東坡共同的精神家園。

事實上,在生活無路可走的時候,有一塊東坡而於此中安身立命,也是中國失意文人或下野官員的精神追求。

唐朝詩人王昌齡說,“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只要有月光的地方,就有故鄉,只要是心安的地方,就是故鄉。這一點,蘇東坡與白居易實現了心靈的同頻共振而心有慼慼焉。

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別》中寫道:

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

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樂觀曠達的白居易說,只要心情好,吃嘛嘛香,身體倍棒,哪裏都是故鄉。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第3張

而半生顛沛流離的蘇東坡,很顯然受到了白居易這首詩的影響,他在《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詞中,向白居易致敬: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東坡和白居易關於哪裏是故鄉的討論,其實在告訴我們,心纔是我們的主宰。

禪宗說,心外無物,只要心從容了,世界就澄靜了。

蘇東坡和白居易的“心安是吾鄉”的生活美學啓示我們,人生不能隨波逐流,但可以隨遇而安。

蘇東坡很羨慕白居易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白居易在經歷了宦海沉浮之後,逐漸修煉出從容優雅閒淡安然的生活態度。

這種生活態度其實來自於儒家的亞聖孟子。孟子一生很緊張,彷彿承擔着拯救世界的使命一樣,但他說了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卻成爲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指南。

在朝堂,那就心懷天下致君堯舜拯救蒼生做一番儒家的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江湖,那就心情淡然修煉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泛舟於五湖煙海,享受道家的清靜無爲和佛家的內心超越。

白居易就是孟子理念的踐行者,也是創新者。他創造了大隱和小隱的中間道路“中隱”。白居易說:“不勞心與力,又免飢與寒。終歲無公事,歲月有俸錢”。這種亦官亦隱的態度,既不同於大隱那種完全與世隔絕的決絕與不合作,也不同於隱居於民間草莽的飢寒交迫。

中隱是一種與世俗生活若即若離又超越於世俗生活的方式。也就是說,無論官職大小,都用一種坦然的享受的態度去對待,最好不是很忙,又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心情恬淡從容優雅,在琴棋書畫詩酒花中,享受優雅的生活,在喧囂的塵世之中,做一個超然自拔的人。

蘇東坡對“中隱”的生活理念深以爲然。他“用舍由時,行藏在我”,用時無需大喜,貶時也無需大悲。他學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也無風雨也無晴”,他對“未成小隱成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的生活頗爲滿意,他不要做李白,“不做太白夢日邊”,他要與白居易“還同樂天賦池上”,浮一大白。

蘇東坡最崇拜的是陶淵明和白居易,並且在生活上努力向他們看齊! 第4張

日本漢學家松浦友久點評白居易的生活美學,其實在點評蘇東坡的生活美學:“白居易生存方式的標尺之一,就是把自己能決定的事——由己者,和自己不能決定的事——不由己者,明確地分開來,對於後者則託付給命運,對於前者,則積極努力去爭取。”

這種把命運與現實分開的生活理念,用白居易的話說,就是“苦樂心由我,窮通命任他”,“窮通諒在天,憂喜即由己”。人生免不了有坎坷,但人要能擺脫重壓,獲得精神的解脫,從而隨緣任運,即安即止。將原本緊張的心投入到世俗美好的生活中去,既享受美好的生活,又享受精神的超越。

蘇東坡就是這麼幹的。

蘇軾在《醉白堂記》中說:

“乞身於強健之時,退居十有五年,日與朋友賦詩飲酒,盡山水田園之樂,府有餘帛,廩有餘粟,而家有聲伎之奉,此樂天之所有,而公之所無也。方其寓形於醉也,齊得衰,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遊,非獨自比於樂天而已。”

蘇東坡以十二分羨慕的口吻,描繪了白居易的不離世俗又超越世俗的閒適:山水田園、吟詩作賦、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紅袖添香的生活。蘇東坡從白居易的身上,也是從莊子身上,學到了恬然委順、齊興衰榮辱超脫曠達的樂易精神,蘇東坡覺得自己大概就是白居易的化身。

唯一讓蘇東坡感到不如白居易的,“我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他缺少白居易家的樊素與小蠻那樣的美女!

君子好色而不淫,難道不是熱愛世俗生活而又超越世俗生活的態度嗎?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