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哪些宰相?他們有哪些事蹟?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哪些宰相?他們有哪些事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不少著名宰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晏子

晏嬰(?—前500年)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晏嬰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晏嬰不死君難,棄個人小義而逐國家百姓之大“利”,以國富民強爲己任,重視物質基礎、造福百姓、強大國家的行爲,義於名而利於實,是司馬遷心中“義”與“利”相融合的理想境界,也是後人學習的典範。

他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王猛

王猛(325年—375年)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王猛出身貧寒,隱居山中,博學好讀兵書,善於謀略和用兵。後與苻堅一見如故,論廢興大事,異常契合,二人名爲君臣,實則親逾骨肉。苻堅即位,任中書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書監、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封清河郡侯,成爲苻堅主要的謀臣。王猛在前秦任職十八年,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在京城一帶堅持執法行事,數旬間誅不法貴戚豪強二十餘人,百官震肅。在軍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統兵消滅前燕,都督關東六州軍事,爲統一北方作出重大貢獻。在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以致田疇開闢,倉庫充實。他執政期間,“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北方呈現小康景象。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 )三國時期蜀漢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爲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爲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哪些宰相?他們有哪些事蹟?

王導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東晉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他出身於魏晉名門“琅邪王氏”,早年便與琅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友善,後建議其移鎮建鄴,又爲他聯絡南方士族,安撫南渡北方士族。東晉建立後,先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武岡侯,又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領中書監。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敦之亂”時,王導拒絕王敦欲廢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不久,又受元帝遺詔輔立晉明帝。其後進位太保。明帝駕崩後,王導與外戚庾亮等共同輔政,並反對庾亮徵歷陽太守蘇峻入京。“蘇峻之亂”平定後,他駁斥衆人企圖遷都的念頭,穩定局勢。此後聯合太尉鑑繼續執政,雖與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頗重,但終無大亂。鹹康五年(339年),王導去世,年六十四。成帝舉哀於朝堂,葬禮規格同霍光、司馬孚,爲東晉中興名臣之最。

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唐朝齊州臨淄(今山東濟南)人。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爲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唐太宗即位後,拜中書令,封邢國公,負責綜理朝政,兼修國史、編纂《晉書》。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爲良相典範。他是“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

馬周

馬周(601年-648年)唐朝清河茌平(今山東茌平縣茌平鎮)人。馬周少時就成爲孤兒,家境貧寒,喜好學習,尤其精通《詩》、《傳》,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爲州里尊敬。貞觀五年(631年),上書諫言有功,拜門下省值班侍奉,歷任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諫議大夫。馬周有魏徵的風骨, 屢次直言進諫, 匡正朝政得失,爲貞觀年間的政治改良以及“貞觀之治”的形成和延續發揮了積極作用,深得唐太宗愛重。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哪些宰相?他們有哪些事蹟? 第2張

王旦

王旦(957年-1017年)北宋大名府莘縣(今山東聊城市莘縣)人。1000年,躋身於北宋統治核心,1001年擔任副相,005年正式拜相。王旦善於知人,爲相期間,多薦用厚重之士,力勸宋真宗行祖宗之法,慎作改變。掌權十八載,爲相十二年,深爲真宗信賴。宋理宗時位列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傅以漸

傅以漸(1609~1665),今山東聊城東昌府區人,清朝開國第一位狀元。他出身貧苦,幼年家境清貧,天資聰慧,勤奮苦學,博覽羣書,經史熟記不忘,終成大器。傅以漸一生爲官,兢兢業業,鞠躬盡瘁,以清勤著稱於世。他學識廣博,精通經史,工於詩文,學者稱星巖先生。傅以漸以狀元而居相位,他鞠躬盡瘁,任勞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稱於世。

劉統勳

劉統勳(1700年—1773年)清朝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自古以來漕運和治水都是國家大事。劉統勳自乾隆元年(1736年)隨大學士嵇曾筠赴浙江學習海塘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受命勘察疏通運河,前後督修河道、治理水患長達三十餘年。期間始終秉公辦事,懲治貪官污吏,爲國家挽回損失。同時興利除弊,按期完成堤壩運河的修築維護,爲帝國長治久安提供保障,可謂治世能臣。

歷史上的山東省出過哪些宰相?他們有哪些事蹟? 第3張

劉墉

劉墉(1720年—1085年)清朝山東諸城(今山東高密)人。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劉統勳更是官拜大學士,位極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爲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勳的衣鉢,成爲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爲“濃墨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