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湖北出了不少名醫,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王彥伯 唐朝 湖北江陵

王彥伯,天性擅長醫術,尤其擅長識別不同的脈象。斷定人是生,是死,是長壽還短命,百分之百的準確。尚書裴胄有個兒子。忽然得了急病,衆醫生都認爲不能治好,不敢再給他治了。有的讓去找王彥伯。裴胄忙去接王彥伯給兒子看病。

王彥伯診好一會兒脈,說:"他一點病也沒有。"於是王彥伯煮幾味散藥,裴胄的兒子服用後就好了。裴尚書問兒子的病情,王彥伯說:"中無鰓鯉魚毒了。"他的兒子確實因爲生食魚片而得病。開始裴胄不信,於是切無鰓魚肉,讓手下人吃。這些人吃了生魚片,果然全都患了和他兒子一樣的病。裴尚書這才感到驚異。

北宋醫王龐安時 1042~1099 北宋 湖北浠水縣

龐安時出身於世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醫術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醫不謀私利,常讓來診者在自己家裏住下親自照料,直至治癒送走,他晚年參考諸家學說,結合親身經驗。撰成《傷寒總病論》6卷,對仲景思想做了補充和發揮。其突出特點是着意闡發溫熱病,主張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這對外感病學是一大發展。

著作:《傷寒總病論》

醫聖萬密齋 1499 ~ 1582 明朝 湖北黃岡羅田縣

博學多才,能詩善文,精醫術,擅書法。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多年,以兒科、婦科、痘診科享有盛譽,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譽滿鄂、豫、皖、贛,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爲“醫聖”。是我國明代與李時珍齊名的著名醫學家,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爲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中華養生第一人”。

著作:《養生四要》《保命歌括》《婦科摘錄》《傷寒摘《養生四要》《保命歌括》《婦科摘錄》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藥聖李時珍 1518年-1593年 明朝 湖北省蘄春縣

李時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南直隸、河南、北直隸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伕、藥工、捕蛇者爲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被後世尊爲“藥聖”。

著作:《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本草綱目》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第2張

國醫之手劉若金 1586-1665 明朝 湖北潛江

劉若金明天啓進士。崇禎末,官至刑部尚書。尋歸隱,自號蠡園逸叟。尤精於醫學,有《本草述》”。“刑部尚書”在古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官。當時朝廷的中央機構只有吏部、兵部、戶部、刑部、禮部、工部等六大部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平行機構。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還加公安部和司法部部長的一部分職權。劉若金是有史記載潛江籍古時在朝廷任職最高者之一,其所著《本草述》是現代重新校注出版的中國歷史古籍並不多見的名著之一;還有“國醫之手”的稱號。

著作:《本草述》

鄂東名醫楊濟泰 1780-1850 清朝 湖北武穴市

楊濟泰少時隨父從醫。他認真研究《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醫學經典。每讀一書,必窮其理,並反覆驗證於臨牀,故中年之後,爲人治病,必探其病因,以求確診,對症下藥,書方遣藥,每有奇效,成爲內、外、婦、兒諸科皆爲其所長的鄂東名醫。他醫德高尚,無論道途遠近,遇有患者,見請便往,救死扶傷,不計報酬。

楊氏還結合前賢見解,彙集家傳經驗和自身30餘年之臨牀實踐,撰成《醫學述要》,初付印於道光十六年(1836),系清問心堂藏版,凡30冊,36卷,數十萬言。其書涉及“醫學四診”、“醫門八法”、脈象理論、傷寒、溫病、外科、兒科、內傷病、婦產科、五官科以及方藥等,內容十分豐富,是一部頗有實用價值的醫學全書。

著作:《醫學述要》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第3張

王錫鑫 1808—1889 清朝 湖北石首

王錫鑫自幼善學,尤好醫學,歸從父訓,棄儒習醫,潛心岐黃之術,好遊名山大川,廣行慈善,原萬州橋是他獨自募款自建。先從同邑覺來先習醫,研修幼科,後又與同世醫彭宗賢、趙吉華等再習痘科,醫術益精。平時存濟世之心,自利丸藥,深受同邑敬重。

著作:《醫學切要全集》《應驗良方》

田宗漢 1839~1906 清朝 湖北漢川

田宗漢精於醫事,在隨軍征戰和探索漢水利病之餘,就民間疾病,進行醫學研究。他還是一位水利專家,1883年,漢水決堤,漢川全境幾成澤國,時田解甲歸田,幾次上書請求疏浚漢水,均以“集費維艱”不納。1884年,爲摸清漢水利病,以便治理水患,“裹糧帶丁”,走遍漢川全境和湖北境內的漢水流域,實地測量,繪製地圖。所到之處,輒訪問父老,儒生和農、商,漁、樵,對水利、祥災,深入調查考據。

著作:《醫寄》

鄂西名醫汪古珊 1840一1917年 清朝 湖北恩施

汪古珊天資聰穎。年輕時曾立志“效命疆場去,馬革裹屍還”,後見清廷腐敗,奸佞當道,深感國強無望,壯志難酬,易志學醫。他一面刻苦學習《神農本草經》、《傷寒病例》、《金匱要略》,一面廣徵民間驗方,並施之於臨牀。光緒十六年(1890年),汪古珊50歲,在宣恩縣中間河虎旗莊宣講亭邊行醫,邊彙集整理醫學資料,時常應請在施南宣講醫學。施南知府之妻身患“脹鼓病”,多方求醫無效,張榜尋醫,汪古珊僅處湯藥一劑治癒。知府贈其“功同良相”匾額,並任其爲施南府醫官。宣恩縣巖頭村周貢生身患“癆疾”,經百醫而無效,經汪診治,處以單方後,謹囑百日忌行“房事”,否則無藥可醫,周貢生未遵醫囑果然百日未到即死。

著作:《醫學萃精》

歷史上的湖北出現過哪些名醫?他們有哪些成就? 第4張

秦子文 1870一1944 清朝 湖北咸豐縣

8歲入試,名列優等,入邑庠;1896年在家設堂行醫,開館課讀,後入選撥貢,遂停業赴省候直州判,因後補無期,歸家無計,便在武昌掛牌“知醫”;1912年,任縣臨時議會議長,次年重操舊業,遍訪名醫,行醫50餘載,對內、外、婦、兒等科融會貫通,善“四行合診”,“八綱辯證”,望、切獨具匠心,臨牀經驗豐富,遂成一代名醫,1944年病逝,享年74歲;著有《玲瓏醫鑑》、《中草藥考證》、《驗方錦集》等。

著作:《玲瓏醫鑑》、《中草藥考證》、《驗方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