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實行過推恩令是因爲什麼?

漢武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實行過推恩令是因爲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封建皇權時代,推恩令是解決藩王權力過大的重要舉措,被稱爲“無解陽謀”。奇怪的是,漢武帝之前,沒有君王使用過“推恩令”。漢武帝之後,也沒有君王使用“推恩令”。可以說,漢武帝的“推恩令”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漢武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實行過推恩令是因爲什麼?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因爲漢武帝之前的人不夠聰明,想不到這個辦法嗎?或者漢武帝之後的君王,不願意“抄作業”?

顯然不是這樣的。根本的原因,是因爲漢武帝之前的君王,沒辦法用“推恩令”;漢武帝之後的君王,已經用不着“推恩令”了。

封建皇權制度雖然是秦始皇建立的,但真正讓封建皇權制度變得成熟,變成一個此後一直延續兩千年的制度,是在漢武帝時實現的。

秦始皇雖然建立了皇權制,但是秦始皇的皇權制,無論是組織形式,還是理論保障都不完善。秦始皇的朝廷中,只有秦始皇一個皇帝,沒有藩王。秦始皇的兒子、兄弟以及親戚們,權力都非常小。雖然那時候秦始皇把自己叫“始皇帝”,他想要此後的皇帝,二世三世乃至萬世,但因爲他所建立的並不是“家天下”,而是一個人的天下,因此家族並不昌盛。到秦二世的時候,秦朝就滅亡了。這就是秦始皇的組織形式不完善的表現。

另外,秦始皇建國以後,依然採用法家思想,用高壓政策對待國內的臣民。這一套理論,直接就和天下老百姓對立,所以得不到老百姓的擁護。

既然秦朝連一個藩王都沒有分封,所以“推恩令”自然就沒有市場了。

清朝之前的西周、東周時期,有不少的封王。不過那時候的封王,不能叫藩王,而是叫諸侯王。諸侯王和藩王的區別在於,皇帝把土地分給藩王以後,理論上是可以重新要回來的。儘管要回來的難度可能很大,但是皇帝在法理上是站得住腳的。因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土地是皇帝的,皇帝想封給哪個就封給哪個,皇帝想要回來自然就可以要回來。

周天子把土地分給諸侯王以後,周天子是沒有資格要回來的。法理上週天子分給諸侯王的土地,就是諸侯王自己的。周天子想奪回這片土地,是違規的。

既然西周、東周時期,封出去的土地,不屬於周天子的,因此周天子沒有資格再指手畫腳,對諸侯國內的土地進行二次分配。也就是說,“推恩令”在西周、東周是沒辦法實施的。

再來看看劉邦建國到漢武帝之前的那一段時期。

那一段時期,“推恩令”也是沒辦法實施的。

漢武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實行過推恩令是因爲什麼? 第2張

劉邦最開始還是想如秦始皇那樣,建立一個唯皇帝獨尊的王朝。但是劉邦由於自己打仗能力不行,加上本身沒有太大的威望,因此在建國時期,他只得把土地不斷地分給包括韓信、彭越、英布這些打仗能力強大的異姓諸侯王。但是把土地分給異姓諸侯王以後,劉邦立刻看到,這種分封的危險非常大,很可能重複西周、東周時期,周天子沒有權力的悲劇。所以,劉邦大肆誅殺異姓諸侯王。同時爲了增強自己的力量,劉邦又大肆把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封爲王,從而形成一種“家天下”的組織形式。乃至於項羽親人,他也給他們賜姓劉,目的就是把這個“家天下”變大。

所以,劉邦時期是不可能搞“推恩令”的。如果搞“推恩令”,那就是在削弱劉家的權力。因此,劉邦不但不可能搞“推恩令”,還要增加劉姓藩王的權力。

後來,漢文帝、漢景帝由於要搞休養生息,不能折騰,因此一直沒有對劉邦搞出來的組織形式進行改造。儘管到漢景帝的時候,漢景帝想過削藩,但是他只是稍微嘗試了一下,並不徹底,而且還因此引發了“七國之亂”,儘管漢景帝把“七國之亂”平定了,但他也沒有大動干戈,沒有對這種組織形式動大手術。所以,漢文帝、漢景帝也不可能搞“推恩令”。

咱們再來看看漢武帝之後的情況。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以後,後世的皇帝,沒有一個皇帝使用“推恩令”來處理藩王的問題。明明“推恩令”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爲什麼後世的皇帝不再使用“推恩令”了呢?

其實,後世的皇帝之所以不再用“推恩令”,是因爲不需要用“推恩令”了。

漢武帝採用“推恩令”一大功績,還不是把藩王的土地變小,從而削弱他們的權力,而是漢武帝強化了皇權制。漢武帝通過“推恩令”的方式,告訴所有的藩王們,你們所獲得的土地,是皇帝賞給你們的。雖然賞給你們了,但你們只有使用權,不具備所有權。皇帝任何時候都可以想重新分配就重新分配,想收回來就收回來。

這個概念十分重要,他是後世皇帝們解決藩王割據的最重要的依憑。

有了這個依憑以後,藩王們無論被分封在哪裏,實際上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因爲土地不是他們的,老百姓也不歸他們管,而是歸地方政府管。他們能夠享受到的,無非就是一些稅收。到了後世,他們甚至連收稅的權力也沒有了,他們只能享受國家給予的俸祿。雖然那個封國是他們的,但是管理權限卻是地方政府的,他們只不過住在那個地方而已。

既然土地並不是他們的,因此後世的皇帝,就沒有必要再使用“推恩令”了。

漢武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實行過推恩令是因爲什麼? 第3張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們說,藩王的權力沒有你說的那麼小。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八王之亂”和靖難之役,都是因爲藩王權力過大而作亂的表現。

事實上,就算是這兩次藩王作亂,也與藩王所處的封國,沒有太大的關係。“八王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晉惠帝是一個白癡,控制力弱。再加上外戚和後宮作亂,從而引起藩王們的不滿,才聚集軍隊,鬧起了大動亂。換一個歷史時期,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靖難之役和“八王之亂”的情況差不多,也是因爲皇帝和藩王之間的矛盾,引起的一場動亂。作爲藩王的朱棣,本身不但沒有什麼封地,甚至也沒有多少軍隊。朱棣在一開始打仗的時候,其實是捉襟見肘的。後來纔是越打軍隊人數越多,打了四年纔打敗朱允炆。

由此可見,不論是西晉初年,還是明朝初年,藩王都不存在分封的國土面積太大的問題,因而“推恩令”也就沒有實行的市場。

一句話,漢武帝在採用“推恩令”的時候,已經基本上解決了藩王的問題,因而後世沒有必要再採用“推恩令”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