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大臣們不懂英語,他們怎麼和外國人交流?

古代大臣們不懂英語,他們怎麼和外國人交流?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真正接觸說英語的外國人在清朝中晚期,即鴉片戰爭之後,雖然乾隆和康熙都接觸過洋人,但這些洋人會說中國話,簡直就是中國通,根本不用翻譯。比如順治的老師湯若望,康熙的洋老師南懷仁,溥儀的洋老師莊士敦。在先人印象中,除了華夏之外皆被視爲番邦和胡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國人。夏、商、周、秦之前,在皇帝眼中“夷狄”就是外國人,於是找到和夷狄住得很近的邊民充當“翻譯”,邊民熟悉兩邊的語言,彼此說話能聽懂,這種人被稱爲“像胥”。“像胥”是小官吏,薪水也不高,主要工作隨朝廷大臣出使蠻夷閩貉戌狄等國。

古代大臣們不懂英語,他們怎麼和外國人交流?

(大鴻臚官員)到了漢朝,武帝劉徹征服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和少數民族交往越來越頻繁,於是專門設立了譯館——大鴻臚。專門管理諸侯王、列侯受封,外國使臣進貢等各項具體事務。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各民族進一步融合。具備翻譯這樣的人才越來越多。大鴻臚這個職能部門兒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禮儀和“翻譯”工作逐漸剝離出來。譯員主要從事佛經的翻譯和迎來送往番國使者,向專職翻譯進了一步。比如唐朝時,唐三藏和他的祕書辯機和尚都具有翻譯的能力,二人精通梵文、印度文字。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實行“抑武揚文”的國策,文人受到熱捧。由於和金、遼、西夏刀兵相見,有道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宋朝在考試中增加了翻譯女真文,契丹文和西夏文的內容。同時西夏、遼、金也大量培養“翻譯”,以便吸收中原傳統文化。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改“大鴻臚”爲“會同館”,用來專門接待藩屬國特使,裏面設有專職口譯官員。

古代大臣們不懂英語,他們怎麼和外國人交流? 第2張

到了明、清兩朝,明太祖朱元璋除了設立會同館,另外還加設了四夷館,此時還恢復了大鴻臚機構,不過只是負責宮廷禮儀,不再承擔翻譯工作。由於清朝是異族入侵中原立國,順治帝對“四夷館”這個名稱很反感,於是改成了“四譯館”。清朝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從事翻譯的人員並不多。鴉片戰爭後,朝廷只能從官派留學生中選拔翻譯人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