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許多宮廷戲劇中,皇帝和大臣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在古代,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講普通話是如何交流的?當皇帝去朝廷處理政務時,他怎麼能解決對方言的轟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第一、古代官話發展歷程

現代社會中之所以大力提倡說普通話,原因就在於我國的領土面積比較大,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大融合的社會。

所以不同民族間的人語言不通,就達不到溝通的目的,而且從大方向上來看,還會影響政通人和,因爲語言不通很多法律和條例就難以推進。

但由於當時並沒有較爲發達的語言體系,所以便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語言世界。唐朝建立之後,由於李氏父子都是山西人,但山西話說起來晦澀難懂,所以很容易出現溝通障礙。

在定都西安之後,就發生了一個非常尷尬的現象,到底是說山西話還是陝西話呢?其實,古代也有“普通話”,不過古代普通話稱之爲“官話”。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第2張

如果追溯古代官話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因爲當時的西周朝廷使用的漢語,在周朝時就被稱爲“雅言”,後來到了明清時期已稱“官話”。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定下官話,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方便不同的民族相互交流。而官話的名稱也源自古代對漢語官方標準語的稱呼,古代官話會根據祖宗流傳下來的語言;以及定都的語言和經濟繁盛地區流行的語言爲標準。

雖然說語言會隨着人口遷移,或者致政權更迭而改變,但官話還是有一定繼承性的。就像現在大家使用的國語,基本上都是從古代中原洛陽的讀書音,逐漸演化、發展而形成的。爲了方便古代官話的定型和流傳,歷朝歷代的皇帝是都會制定統一的文字呢。

第二、統一文字便於推行官話

秦始皇掃六合建立大一統王朝之後,在李斯的建議下開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這其實對語言統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但在歷代帝王中貢獻最大的卻是雍正皇帝,他可以稱得上是推行“普通話”的鼻祖。據一些史料記載,雍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每當聽到不同的方言時就會特別反感,甚至還會因此而質疑官員的能力。

所以爲了改變官員討厭的口音,他規定所有秀才選舉時,都需要在八年內學會官話,不然就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第3張

甚至爲了推行“普通話”,還規定官員任職不能在本省,也就是異地任職。當時的很多地方官員都不是當地人,所以根本聽不懂當地的方言,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通過推行“普通話”的方式,讓自己能夠聽懂當地人的語言,

雖然古代歷史上並沒有“普通話”一說,但卻依然能讓國人聽懂彼此的語言,不得不說,古代皇帝爲此操碎了心,至此也改變了“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窘態。

第三、官話推行及演變

古代官員在上朝的時候,都需要根據君主的要求,採用大家都能聽得懂普通話發言,例如,周代的 “雅言”、秦漢時期的“通語”,以及隋唐時期的“漢音”等,到了宋元時期又被稱爲“正音”。

直到明朝直至清末年間,又將這一標準語稱作“官話”。到了1909年,晚清政府甚至還成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至此“通語”又被稱之爲國語;

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國共同語的通俗叫法才被定名爲“普通話”。而今天中國人所說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官話爲標準音所定製而成的通用語言。

古代沒有普通話一說 皇帝上朝是如何面對方言的轟炸的 第4張

結 語

或許大家一直都認爲我們所說的語言,早在古代社會中就已經定型了,殊不知語言的發展也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並且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曾.爲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們之所以不遺餘力地去推廣“普通話”,原因就在於希望能夠加強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的交流,進而增強王朝對老百姓的統治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