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蘇武牧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中國古代每一個王朝都有鄰近的少數民族侵擾,像一直困擾着漢朝的匈奴,幾乎每一任皇帝,都將治理邊疆匈奴放在首任,漢武帝更甚,窮兵黷武,誓要擊退匈奴,安定邊疆,擴大疆土。

雖說,少數民族是王朝治理的一大不穩定因素,但是在和平時期,也是有使者往來,公主和親,像王昭君,嫁到匈奴,安定幾十年。正所謂,兩兵交戰,不殺使者,但是卻可以非人對待。瞭解漢史,我們都知道,有這麼一位使者,被匈奴扣押,一關十幾年,青年出使,暮年而歸,志氣忠傑,那就是蘇武。扣押期間,餓到吃野草,也不吃匈奴的羊,這是爲何?

交換使者出使匈奴遇變故被扣押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2張

漢朝與匈奴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打仗,停戰,派使者,和親,一直都是漢與匈奴的來往方式,也一直是無解的矛盾。就這樣,有一次,匈奴扣押了漢朝前往匈奴出使的使者十餘人,以牙還牙,漢朝也扣押了匈奴的人。你來我往,雙方也不肯讓步。終於,談成協定,漢朝出於禮儀大邦,先遣送匈奴使者,並且贈上貨物,來交換漢使者。而出使的人落在了蘇武的頭上。要知道出使匈奴是一件十分兇險的事,一般人家遇到這等事,先是推脫裝病,一點也不願去。但是蘇武不怕,也沒有推脫,交代家裏事之後,就帶上使團,前往匈奴。

一切都算的上順利,蘇武也順利進入匈奴的境內,談判過程都十分的融洽,但是,在這期間,卻出了一件大事。蘇武的手下張勝與緱王虞常謀和,趁單于外出綁架其母,事情卻敗露,連累了蘇武。當蘇武知道這件事時,不想落入匈奴手中,想要自殺,以來明志,卻被救下。從這裏就可以看出蘇武是一個十分有氣節的人,不是苟且偷生的人。寧願自刎,也不願意淪落到匈奴的手上,忠心耿耿向着漢。單于看他如此忠心,就想將他招致麾下,必有大賞。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3張

然而,蘇武油鹽不進。先是衛律威逼,蘇武不從,甚至破口大罵背主棄義;後是交好李陵利誘,家族親戚,黃金前程,蘇武都不在意,一心忠於漢。最後,單于把蘇武流放去放羊。漢書裏記載,“乃徙武北海無人處。”那北海,是荒蕪的地帶,植被稀少,毫無人煙,就這樣,蘇武在北海,扣押了十多年。

放羊數十年腹不飽食卻不吃匈奴的羊

蘇武開始了北海的放羊生活。匈奴人對他說,把羊給放好了,會有糧食給你。但是,匈奴人也是存心想讓蘇武死在這荒蕪的地方,糧食時有時無,沒辦法的蘇武,去啃地上的野草,也不曾吃匈奴的羊,這是爲何?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4張

其一,放羊是匈奴的圈套,他們說,“使牧羝,羝乳而歸。”一開始就算好幾只羊,名義上放羊只要生了小羊就放他走,但是交給蘇武的都是公羊,公羊如何來繁殖。這就註定了蘇武離不開北海。而且,還要保證羊一隻不少。無法養育小羊,還讓蘇武放羊要保證數目一樣,潛臺詞也就是,你吃一隻試試看,讓你死得很難看。只要羊羣數目不對,那麼匈奴就會治蘇武的罪,讓他死在那片荒蕪的土地上。不得不說,十分的歹毒,只要少了一隻羊,無論是不是被吃掉,都會算在蘇武的頭上。雖說他不怕死,但是這麼憋屈,不是爲國而死,他不願意。

其二,蘇武爲彰顯漢之氣節,不食周慄。蘇武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忠國,不吃嗟來之食,有骨氣,有志節,無論身處的環境有多麼糟糕,多麼惡劣,都不能忘掉老祖宗的本。這也是效仿周的一個故事。“伯夷叔齊不食周慄而死。”就是伯夷叔齊是商的人,即使周建立了,也不願去吃周的糧食,寧願餓死明志,逝死效忠商。這個故事,也讓後代許多有志氣,忠君忠國的人效仿。像蘇武,就是其中一個。以不吃匈奴的食物爲榮,保全了自己的氣節。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5張

其三,蘇武是漢朝出使的使者,是漢朝的形象。蘇武是代表着漢朝出使匈奴的,他所代表的就是漢朝。整個國家的形象在他身上,他不得不謹言慎行。一旦他吃了匈奴的羊,一是不守承諾,答應匈奴一隻羊也不少,但是卻給吃少了,這實在有損漢禮儀之邦的形象。二則,漢朝自予十分高尚,文人,有氣節,卻在飢餓的情況下,吃了匈奴的羊,有辱國家形象,讓匈奴有把柄嘲笑漢,攻擊漢。因此,他選擇吃野草,也不曾碰匈奴的一隻羊。

就這樣,在北海荒蕪之地,蘇武生活了十九年,放了十九年的羊。好在,漢派使者來,詢問其蘇武的情況,匈奴自然不會說將蘇武流放到北海,只說他死了。好在,有蘇武的手下通風報信,終於在歷時十九年的時間,蘇武離開了北海,那時,他已古惑之年了。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6張

蘇武那是一個忠君報國的好使者。他從一開始,就將生死置之身外也不怕出使有多麼兇險。在手下參與謀反,他想要自殺,不願落入匈奴手中,受屈辱,給國家蒙羞,於是想要自殺。在單于一次次的威逼利誘下,他拒絕,不願做背信棄義,叛國的事,死死守住自己的氣節,報忠漢。在北海的十九年,謹記自己漢朝臣子的身份,時時刻刻維護漢形象,不吃匈奴羊,即使,餓死在北海,也不願漢受辱。這是一個忠君愛國,一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大臣。

相反,也有叛國的人,但是他們都沒有好下場。衛律李陵,他們都是漢人,卻在名利地位的誘惑下,選擇匈奴棄漢不顧。他們的家人因他們而受牽連,他們享受的福利,只是一時,後代,會被戳着脊樑骨罵,叛國之人,背信棄義,小人也。這也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名利誘惑,都不能出賣自己的國家,即使能獲得無限的財富。

蘇武牧羊期間爲什麼不吃羊 原因有三 第7張

蘇武,青年出使,暮年而歸,守住氣節,流芳千古。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