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美日傷亡比

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美日傷亡比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間美日等國在亞太進行的戰爭,外文名英語:Pacific War,時間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軍傷亡情況,150萬人陣亡。

簡介

太平洋戰爭(英語:Pacific W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爲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爲首的盟軍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爲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影響至深,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來所有徵服的土地,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了美國冷戰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造成了亞洲非殖民化與共產主義的傳播,許多地方因此興起獨立運動或爆發戰爭。

戰爭概述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爲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着宣戰,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僞滿洲國、汪僞國民政府,以及泰國。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鬥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週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巨。

一山難容二虎,在日本看來,分裂、孱弱、貧窮、落後的東亞大陸,是日本保持亞太霸權的基礎,而東亞大陸一旦追求統一,必然要從日本手中收回被竊取的主權、資源支配權、市場佔有權……所以,中日碰撞不可避免。

戰爭背景

日本南進政策

1936年8月7日,廣田弘毅內閣提出日本的“國策基準”就決定“在外交和國防兩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還要向南方海洋方面擴張發展”,即把“南進”和“北進”兩方面作爲國策方針。爲了實現“國策基準”,日本先侵略中國,實施中間突破,卻陷於中國戰場無力自拔。日本急需從“南進”和“北進”上尋找新的突破口,在1938年和1939年先後對蘇聯用兵,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北進”戰略受到衝擊。

當時國際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40年夏,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荷法相繼敗降,英國也危在旦夕。

1940年4月15日,外務大臣有田發表聲明,宣稱日本與東南亞諸國及南洋地區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政府對這一地區的任何變化“不能置之不理”。6月29日又發表了所謂“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演說。7月26日,第二屆近衛內閣拋出了《基本國策綱要》,制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宣稱日本政府的根本方針是“認爲“在歐洲戰爭中,舊勢力正屈服於新興國威力之下,僅剩英國一國在苟延殘喘中,世界局勢轉變頗激,日本當前之急務,必須促進其實現者,爲脫離歷來受英美拘束之情勢,而以日滿華爲基幹,以印度以東及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北的南洋區域爲一圈,確立自給自足之態勢,連成此一目的之機會,除今日以外,絕難俟諸來日,良機不再”。

1940年8月1日,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就職後的第一次演說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此舉意圖,一是在經濟上,爲日本的製造業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場以及穩定的原材料來源;二是在軍事上,阻斷盟提出要把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變成日本的殖民地,進而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至此,日本的“南進”政策最終確立,1940年12月中旬在中國臺灣省成立軍事研究部,負責“南方各地軍事情報及兵要地理之調查”,同月又命令華南方面軍對其所屬部隊實施熱帶及登陸作戰訓練。

1941年3~4月,日本大本營又進行依次假想佔領馬來亞之後繼續攻佔新加坡的陸海空實際兵力聯合演習,對航空軍部進行海上遠距離飛行(包括夜間飛行)及其與海軍通訊聯絡訓練,並於1941年9月創設空降部隊。

日本資源極端貧乏,主要戰略資源大部分要依靠進口,而東南亞地區資源豐富,尤其“荷屬東印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生產量約800萬噸,計爲日本的20倍。日本當時每年需用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佔領東南亞既可以切斷美英等國援華的兩條重要的路上交通線: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又可以向西進入印度洋威脅印度,並與德軍在中東會師,向南則可以攻佔澳大利亞,稱霸西太平洋。

日美矛盾激化

自1853年馬修·佩裏率美國軍艦“訪問”日本爲日美關係掀開新的一頁後直到美西戰爭前,日美關係相對平緩。美西戰爭中的勝利者美國和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勝利者日本從19世紀末開始了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爭奪霸權的角逐。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大增,日美關係急轉直下,雙方都開始把對方當作假想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日美兩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矛盾一度變得尖銳。1917年1月2日,日本代表石井和美國國務卿藍辛簽訂了關於中國問題的石井-藍辛協定。在協定中,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特別是在南滿的“特殊權利”,但同時提醒日本不得獨霸中國,必須保證中國的門戶開放和對各國工商業的機會均等。

1921年11月到次年2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了由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國參加的九國海軍裁軍會議和關於遠東問題的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宣佈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各國“機會均等”的原則,日本交出所獲得的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華盛頓會議以美國勝利而告終,使日美兩國矛盾公開化,並加劇了美日爭奪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1923年2月,日本在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把美國列爲了第一個假想敵國。

“九一八”事變後日美矛盾進一步發展,1934年,日本宣佈廢除海軍軍備條約,1936年1月又退出倫敦裁軍會議。日本脫離華盛頓、倫敦條約,嚴重地衝擊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意味着日本與美歐列強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使得美國的戰略地位與戰略環境嚴重惡化。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美國在亞太地區採取了三項互有聯繫的行動:加緊援助中國抗戰;加緊對日經濟制裁;開始與日本談判。這樣的軟硬兩手構成了當時美國遠東戰略的實際內容。

英美綏靖政策

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致使歐美帝國主義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使東南亞上空呈現“真空”狀態,給日本帝國主義以可趁之機。日本改變了此前對簽訂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的觀望猶豫態度,1940年9月27 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它實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適應世界形勢之驟變,迅速建設東亞新秩序,謀求加強日德意軸心”的基本方針。

美英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由來已久,特別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美英在華的經濟利益。然而由於歐洲局勢日趨緊張、英國綜合國力的下降以及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他們儘量避免在遠東與日本發生衝突,妄圖“以犧牲中國利益爲代價,換取日本的讓步,實現雙方有條件的妥協,從而保全西方國家在華的基本利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英對日採取了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英國在處理對日關係問題上力圖把美國推到第一線應付危局。爲表示誠意,英國還同日本簽訂了“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地位與日軍在佔領區維護法律與秩序的責任”的《有田--克來萁協定》。

“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的情況下,美國的對日貿易,尤其是對日出售的戰略原料,仍不斷增加。1932年以後至“七七事變”前,美國賣給了日本進口所需的90%的廢鋼鐵,65%的石油與石油產品,90%的銅和45%的鉛,以及擴大軍事工業所必須的70%的機牀。1937年美國出口賣給日本的物資共28855.8萬美元,其中,棉花、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戰爭物資佔了對日出口總額的58%;1938年出口賣給日本的物資共23957.5萬美元,其中,棉花、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戰爭物資佔了對日出口總額的67%;1939年,日本進口石油的90%是向美國購買的。

美英推行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步伐。歐洲戰爭爆發以後,日本趁法國敗降,英國困守英倫三島之際,先後強迫他們關閉了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並於1940年9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北部,邁出了用武力奪取歐美在東南亞殖民地的第一步。

1941年7月,日本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南部,並迫使法國簽訂《日法共同防衛印支議定書》,從而控制了西貢、金蘭灣海軍基地,將印度支那變成其實現“南進”計劃的戰略基地和後勤基地。

在歐洲戰爭爆發以後,美英兩國在研究制定全球性戰略時認爲:英國本身是一個歐洲國家,擁有龐大的殖民帝國,如果說日本在東亞的擴張威脅的是英國的四肢,那麼德國在歐洲的擴張戰爭威脅的則是它的心臟,顯然德國的威脅要大於日本對它的威脅。而歐洲是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和爭霸重點,美國的海外投資有很大一部分在英帝國和歐洲國家,“美國的120億美元的國外投資至少有百分之四十二在不列顛帝國境內”。因此,美英把在歐洲戰場打敗希特勒擺在了首位。

1941年1月29日~3月27日,美英兩國總參謀長在華盛頓祕密會談上達成了ABC-1協定,首次明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導下,盟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敗德國,而對日本將在東南亞發動的進攻只採取防禦。

1941年4~5月間,本用來防禦東南亞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有3艘戰列艦、1艘航母、5艘驅逐艦等奉命調往大西洋艦隊,以應付英國危機形勢,致使東南亞防禦力量大爲減弱。

1941年1~3月,美英兩國總參謀長華盛頓會議制定了“先歐後亞”的全球性戰略,而在遠東防禦問題上由於美英仍存在較大分歧,即在“由誰在太平洋上擔當抵禦日本的主要角色”上未達成一致。1941年4月,英國遠東司令波帕姆在新加坡兩次召開由荷、澳、新、美等國代表參加的會議,制訂了被稱爲“ADB”的協定,戰略部署“要求集中在作爲主要基地的新加坡,同時守住香港和菲律賓這兩個前進基地,從這兩處封鎖和襲擊日本”。然而美國認爲其戰略範圍太廣、承擔的義務過多而拒絕接受,美英兩國在遠東防禦問題上企圖採取聯合行動的計劃再次破產。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中英兩國已經意識到緬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受到日本進攻的可能性,開始籌劃共同防禦計劃,於1941年12月23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但是英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則以中英“形式上的結盟就足以保證緬甸的安全”爲由拒絕中國軍隊入緬佈防,直到1942年2月,英國才意識到單憑自己力量無法保證緬甸的安全,要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

面對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態勢,美英兩國對日本採取了相應的經濟制裁措施。美國於1940年7月26日宣佈對日本實行“道義禁運”、“出口許可證”、“經濟禁運”等措施,在日本進駐印度支那後又對日本實行廢鋼鐵出口許可證制度,英國也於10月18日重新開放了滇緬公路,開始輸運援華物資。1941年7月28日,美、英凍結了日本在美、英的資本,這是“自1931年日本開始侵略擴張以來兩國第一次對日本的侵略行徑採取的抵制措施,是兩國第一次的協調行動”。但從這些制裁中美英仍不願意過分地刺激日本,特別是未對石油實行禁運。1940年7月26日~1941年1月15日,美國向日本簽署了700萬桶的石油輸出許可證,其中有300萬桶石油已經輸入日本,佔1936~1939年出口平均率1/3的數量。直到1941年8月1日,美國才宣佈對日實行石油禁運,9月美英兩國才停止了與日本的所有貿易。

1941年3月~12月7日,美日兩國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馬拉松”式談判,這爲日本發動戰爭贏得了時間。在此期間,日本完成了南方作戰兵力的部署;提高了軍備生產能力,1941年日本年生產生鐵600萬噸、鋼550萬噸、飛機5000餘架、下水艦艇48艘(包括航母5艘、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完成了戰爭的最後準備。

東南亞的殖民統治

二次大戰前夕,東南亞地區除泰國爲形式上的獨立國以外,其他各國均爲歐美各國的殖民地,其中英國佔領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美國佔領菲律賓;法國佔領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荷蘭佔領印度尼西亞;葡萄牙佔領帝汶。由於自身力量單薄,無法擺脫殖民統治的地位,因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和民族主義者把獨立的希望寄託在日本身上,認爲日本是他們反抗西方殖民統治的同盟軍,幻想借日本之力來推翻歐美殖民統治。歐美各國的殖民統治給日本的“南進”創造了條件,日本間諜不遺餘力地向東南亞滲透。1941年初,日本以“調停”印度支那和泰國的糾紛爲由,偏袒泰國,促使泰國傾向日本,爲日本向緬甸和馬來半島進攻準備了條件。1941年初緬甸人民革命黨同日本簽訂了祕密協定,要求日本幫助組建“緬甸獨立軍”,並派遣30名青年去中國的臺灣和海南島接受訓練。

 參戰國家

同盟國

中國、蘇聯、美國、英國、英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流亡政府)、朝鮮流亡政府、菲律賓。

軸心國

德國、意大利、日本、羅馬尼亞、芬蘭、暹羅(泰國)和日本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僞滿洲國、僞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僞汪精衛政權)。

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美日傷亡比

  太平洋戰爭油畫

戰爭經過

1941年10月16日,近衛內閣被東條英機內閣所取代。11月5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對美國和英國發動進攻。攻擊時間定於12月初,陸海軍在此之前要完成戰爭準備和軍事部署,聽候命令。日本於11月20日向美國提交了被稱爲“乙”案的建議,該建議被國務卿赫爾等人認爲是最後通牒。它要求以“日美兩國都不以武力進入東南亞和南太平洋(不包括印度支那)”來換取美國解除禁運和停止援華,日方聲稱這是“絕對最後建議”。11月26日,赫爾向野村提交了《美日協定基本綱要》,即赫爾備忘錄,該備忘錄包括一條對日本的要求和九條對雙方的共同要求。

在戰前雙方的陸海空三軍力量的對比上,陸軍方面日軍作戰部隊約25萬人,美英等國同盟軍作戰部隊約35萬人;海軍方面日本共出動艦艇232艘,其中航母10艘,盟軍共出動艦艇219艘,其中航母3艘;空軍方面日本第一線作戰飛機約1540架,盟軍約646架,但有35架被喻爲“空中堡壘”的B-17遠程轟炸機。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盟國在東南亞的防禦部隊主體是當地的僱傭兵,缺乏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應有的作戰素質。在菲律賓的防禦部隊約有13萬人,其中只有美國正規軍1200人,其餘均爲菲僱傭軍和民兵。在馬來亞、新加坡8.8萬人的守軍中絕大多數是印度、澳大利亞和馬來亞當地的部隊,裝備、訓練和戰鬥力都較差,且沒有坦克的支援。在緬甸,戰前只有2個師兵力,許多軍官都是由白人律師、商人和種植園主充任的,士兵大都是緬甸當地人,難以抵擋訓練有素的日軍。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20餘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這是日本南進政策的重要步驟。

珍珠港事件宣告美國孤立主義外交和防務政策的破產。在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時,美國不得不放棄與日妥協,爲有效阻止日軍繼續南進,美國一方面指望利用中國豐富的人力和資源最大限度地拖住和消耗日軍,另一方面,將反攻日本的戰場放在西南太平洋一帶。

1942年3月,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達成分區負責協議,太平洋海域由美國負責,而印度洋海域和蘇門答臘則由英國掌控。4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五國政府一致同意建立西南太平洋軍事指揮部,同時制訂和頒佈總指揮官的行動準則。經澳大利亞政府提議,麥克阿瑟將軍被羅斯福總統委任爲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

西南太平洋戰區包括澳大利亞、菲律賓、所羅門羣島和荷屬東印度地區。太平洋其他地區爲太平洋戰區,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任戰區總司令。爲了遏制日軍在南太平洋的擴張,美軍同時組建了南太平洋部隊,由戈姆利海軍中將指揮,下轄第61、第62特混編隊,擁有航母3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32艘,隸屬尼米茲的太平洋戰區。

日軍佔領東南亞

1941年12月7日,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12月8日,侵入泰國並轟炸菲律賓,9日入侵馬來亞,10日在菲律賓登陸並進攻關島,19日突入香港,23日進攻威克島。

日軍在偷襲了珍珠港數小時後就轟炸了棉蘭老島的達沃城,接着又轟炸了克拉克機場和卡維特海軍基地。1941年12月9日轟炸了馬尼拉。1941年12月10日,日軍在北呂宋的阿帕裏和維甘登陸兩天後,又在南呂宋的累加斯皮登陸。1941年12月24日,日軍主力在仁牙因登陸。同一天,日軍在阿蒂莫南登陸,然後向馬尼拉實施向心攻擊。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麥克阿瑟統率的美、菲守軍無力抵抗,退至巴丹。後美國政府爲避免麥克阿瑟成爲俘虜,命令他將指揮權轉交溫萊特並赴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指揮該區盟軍作戰。

1942年4月9日,麥克阿瑟的繼任者喬納森·溫萊特率巴丹守軍投降。至此,日本完全控制了中部太平洋,連接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交通線被日軍截斷。日本侵略者極其野蠻地對待七萬美、菲俘虜,強迫他們進行一次從巴丹到打拉省卡帕斯集中營的“死亡行軍”,約有1萬名菲律賓士兵和1200名美軍士兵死在路上。

與此同時,日本出動以航空母艦爲核心的第一機動部隊向印度洋進軍,相繼擊沉了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等一批英國艦艇,並空襲斯里蘭卡,重創了英國遠東艦隊,使其勢力範圍縮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區。

1942年1月23日,日本佔領了新不列顛島嶼,並將拉包爾及其附近的機場建設成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這一新的基地連同日軍在特魯克的龐大基地一起成爲日軍在南太平洋的力量中樞。但令日本人不安的是,這些基地都離澳大利亞和盟軍在新幾內亞的基地太近。雖然日本軍部否定了征服澳大利亞的計劃,但卻支持佔領新幾內亞剩餘島嶼的行動,目標是擊垮盟軍的任何反攻。2月,日軍攻佔了所羅門羣島的阿德米納爾蒂羣島和布克島。3月8日,日軍推進到新幾內亞內陸;10日,日軍遭到美軍艦反擊,有7艘運輸艦被損毀。5月,日軍攻佔了圖拉吉島,該島位於所羅門羣島南部,正處在以拉包爾爲基地的戰鬥機作戰半徑的邊緣,南距所羅門羣島第二大島瓜達卡納爾島約30海里,北面緊挨着佛羅里達島,是南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樞紐要地,原由澳大利亞部隊駐守,後澳軍因戰局惡化無力防禦而主動撤離。日軍佔領該島後就開始修建機場。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失守。1942年3月9日,印尼羣島荷軍投降。1942年5月6日,美菲聯軍7萬餘人在巴丹投降,菲律賓淪陷。1942年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英印軍全面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中國與盟國的陸上交通被徹底切斷,只能靠駝峯航線空運獲得援助物資。

1942年5月,日本又先後侵佔新加坡、緬甸、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羣島其餘島嶼等戰略要地,幾乎達到了原定的全部戰略目標。日本在征服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之後,控制了這個地域的1.5億人口和386萬平方公里土地。連同以前侵佔的地區,包括朝鮮、中國淪陷區和印度支那,總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億,形成了一個北起阿留申羣島,南臨澳大利亞,西迄印度洋的龐大殖民帝國,基本上實現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計劃。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體系是依託一系列島嶼所形成的三條島嶼鏈。第一條島嶼鏈從南到北依次是吉爾伯特羣島、馬紹爾羣島、威克島、阿留申羣島;第二條島嶼鏈依次是新幾內亞羣島、馬里亞納羣島、硫磺列島、小笠原羣島;第三條島嶼鏈依次是菲律賓羣島、臺灣島、琉球羣島,再由東西向的加羅林羣島連接,形成蜘蛛網狀的戰略防禦態勢。日軍企圖憑藉這些島嶼消耗、疲憊美軍艦隊,並適時出動聯合艦隊,進行一場海上決戰,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取得體面的媾和。

就在日軍完成對太平洋島嶼的初步佔領,形成三條島嶼防禦鏈後,日本在戰略上開始顯露進攻乏力、防守失位的跡象。由於急於求成,日本的進軍路線拉得過長而在太平洋戰場陷入了困境。在對珍珠港襲擊6個月後,日本在兩個關鍵性的戰役中接連受挫,這爲盟軍全面反攻提供了良機。

杜立特空襲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爾中校率領16個B-25轟炸機機組人員從海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成功空襲東京。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杜立特空襲被稱爲美國二戰的首次勝利。其實日方損失的是: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築物被毀,日本柴油機制造企業,日本鋼鐵公司的橫濱製造倉庫,名古屋飛機制造廠,1個軍火庫,1家海軍化學廠,1個機場,1個彈藥臨時堆集庫,9座電力建築,6座燃料庫,1個服裝廠,1個食物儲存倉庫,1個燃料公司,名古屋第二臨時部隊醫院的6個病房,6所小學或中學和無數非軍事住宅。日本物質損失達320萬美元。這次空襲確實對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珊瑚海戰役

1942年5月3日-8日,在珊瑚海戰役中,美國的航空母艦機羣對駐紮在莫爾茲比港的日軍力量進行打擊。這次海戰是美、日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首次交鋒,雙方參戰兵力相當,所受損失也不相上下。從戰術角度來看,不分勝負;但從戰略角度來分析,美軍積極迎戰取得的戰果,有力地鼓舞了盟軍勝利的信心。迫使日軍放棄攻佔莫爾茲比港的企圖,日軍的南進勢頭受到扼制。同年6月3日-6日,日本海軍出動聯合艦隊全部主力,計艦艇350艘、飛機1000架,兵力10萬,發動了大規模的中途島戰役,並企圖誘殲美國在太平洋上殘存的航空母艦艦隊。結果,美國艦隊擊沉了日本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50架飛機;日軍有3500人死亡,包括許多飛行員。由於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日本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面對美澳聯合,日本遭受反攻壓力陡增,日本如想反制,就必須佔領西南太平洋島嶼,切斷澳美之間的戰略聯繫。這預示着西南太平洋島嶼將接受戰爭的嚴酷考驗,而它的重要性也隨着盟軍與日軍的正面交鋒而凸顯。於是日本大本營於1942年夏將作戰方針調整爲:佔領東部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羣島中的重要島嶼,鞏固西南太平洋日軍的控制地位,切斷美澳交通線,保護日軍在拉包爾和特魯克的重要軍事基地,以使“澳大利亞今後將不可能靠美國的援助來增強其抗戰能力,美國將失去在南太平洋上對日反攻據點,美澳通過太平洋的聯繫將陷入癱瘓狀態”。

面對日軍的戰略調整,7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也適時頒佈了新的作戰計劃,準備採用有限的反擊戰重奪新不列顛、新愛爾蘭、所羅門羣島和新幾內亞東部。而日軍也在許多島嶼登陸,試圖搶佔據點,但大多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日軍布重兵在新幾內亞東北海岸的戈拉登陸,用來攻襲莫爾茲比港。日軍對叢林戰訓練有素,他們成功地越過赤道,發動了一場對澳大利亞軍人來說完全陌生的戰爭。在一個月的殊死戰鬥中,日軍到達距離莫爾茲比港只有22英里的山脊。由於補給困難,加上澳軍的頑強狙擊,日軍被迫撤退,重新集結。

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是整個戰爭中路途最漫長、最痛苦的一次行動。此役是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所取得的第一次陸戰勝利。爲了確保與澳大利亞的聯繫,並建立對日反攻基地,美國決定奪取瓜島。8月7日,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登陸,佔領了幾近竣工的機場。11月,日本海軍在所羅門海戰中損失慘重,1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2艘運輸艦被擊沉、擊毀。1943年2月1日至7日,約10800餘名日軍分三批撤出瓜島,瓜島被美軍佔領,日軍的反攻被挫敗。在對該島長達半年之久的攻守爭奪戰中,美日雙方共進行大小海戰達30餘次。美國太平洋艦隊協同各國盟軍,先後參戰兵力約60000餘人,傷亡5000多人,日軍入侵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兵力約35000人,僅在戰場上傷亡的就約24000多人。更沉重的打擊是,日軍至少損失600架飛機及其大批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在這次殊死戰鬥中,日軍不僅海軍、航空兵損失慘重,甚至開戰以來從未失利的陸軍,最精銳的第二師團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日軍的大型軍艦、飛機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短時間裏所難以彌補的,戰役結束時日軍兵力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雙方的戰略態勢也隨之改變。

經過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等戰役,盟軍不僅取得對日反攻軍事上的優勢,而且也建立了對日反攻心理上的優勢,逐步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奪取了戰略主動權。盟軍在取得瓜島等戰役勝利後,便開始準備第二階段的聯合進攻。1943年中,美軍欲對拉包爾的日軍發起攻擊,其第一個戰略目標是攻佔所羅門羣島中部的新喬治亞羣島和西北部的布干維爾島。10月初,美軍佔領新喬治亞後,日本加強了布島的防禦,守軍增至6萬人。11月1日,美軍開始在布島登陸,受到日軍拼死狙擊。美軍雖沒有佔領全島,但島上的日軍孤立無援,難有作爲。布干維爾登陸戰的勝利爲美軍進一步奪取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禦中心拉包爾建立了鄰近基地。11日美國再次空襲拉包爾,日本進行了空中還擊,但損失嚴重。爲對日本本土的防禦施加壓力,盟軍決定攻打馬紹爾羣島,但欲取該島,必須先拿下西南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羣島,然後以此爲基地,再發動進攻。爲此,美軍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前進基地建設,從薩摩亞羣島出發,沿圖瓦盧羣島向吉爾伯特羣島逐步推進。11月下旬,盟軍佔領了吉爾伯特羣島。

1944年2月,美軍解放了馬紹爾羣島中的其他島嶼。3月20日,美軍在俾斯麥羣島登陸,完成了對日本要塞拉包爾的包圍圈。自3月30日起,駐守賽多爾的美第5航空隊屬下的遠程轟炸機向新幾內亞沿岸的日軍基地發動猛烈空襲,日軍機場遭到輪番轟炸,日軍約40架飛機被毀在機場的跑道上。在新幾內亞戰役中,麥克阿瑟成功地實施了其獨創的“越島戰術”,僅動用有限的兵力即達到了收復新幾內亞全島的戰略目標。雖然仍有日軍殘留在新幾內亞內陸山區和個別日軍據點,但由於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他們的存在對盟軍的主要作戰行動已不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