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朝的皇帝們是怎樣閱兵的?清朝閱兵式簡介

清朝的皇帝們是怎樣閱兵的?清朝閱兵式簡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的校閱,是八旗、大臣或督撫定期檢驗部隊教練的制度,也是促進軍事訓練的的手段和形式,大閱是皇帝檢驗部隊訓練成果,考察部隊戰鬥力的隆重的閱兵儀式。

早在天聰年間,皇太極就曾舉行過大閱,此後,乾隆、嘉慶等皇帝閱兵的記載不斷出現在各類文獻中,雍正以後,大閱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規定,以後大閱,皆按照順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定舉行,清代大閱的地點,主要在南苑、盧溝橋、玉泉山、多倫諾爾等地。

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裏,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着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爲壯觀,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

除皇帝親自閱兵外,清代還形成了多種閱兵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欽派檢閱,由練兵處、兵部、陸軍部奏請皇帝,欽派知兵大臣數員前往閱兵,閱兵內容有“軍容、軍技、軍學、軍器、軍陣、軍律、軍壘各項”,乾隆帝還針對一些大臣只在帳幕內互相對閱,並不親赴隊伍操演的情況,規定“八旗合操時,閱兵王、大臣等,逐次前往監看稽察,如有無故不到者,同閱之王、大臣指名題參議處。”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七月二十四日,監國攝政王載灃就於德勝門外的鑲黃旗、正黃旗兩旗校場檢閱了皇家禁衛軍。

清朝的皇帝們是怎樣閱兵的?清朝閱兵式簡介

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年,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松江閱看提標營、松江城守等營,清光緒十八年四月,兩江總督劉坤一到滬閱兵,乘官舫共23艘,用8號小火輪拖帶,下碇江南製造局碼頭,閱忠、信兩字營及江蘇撫標滬軍營合演陣法,並委派官員代閱洋槍打靶。

古往今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也無論人們的意識形態和民族傳統文化有何差異,大家對閱兵意義的認識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閱兵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威、軍威和綜合國力,最能積聚軍心、民心,一次成功的閱兵,實質上是一種成功的政治儀式,可以帶來神話一樣的效果,且能實踐“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功效,因而,閱兵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感榮光、最感振奮、最爲神聖的莊嚴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