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傳統國學 > 古文名著 > 《詩藪》的作者是誰?主要內容是什麼?

《詩藪》的作者是誰?主要內容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詩藪》是評論歷代詩歌的詩話著作,明胡應麟著。通行本有清末廣雅書局刊本,附刻於《少室山房筆叢》後,但非足本,缺外編宋、元兩卷和續編兩卷。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年間胡氏少室山房原刊本爲最早,惜爲殘本,僅內編古體3卷,外編周漢、六朝、唐上3卷。南京圖書館藏日本貞享三年丙寅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刊明本較全。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曾據此本並校補廣雅書局刊本標點排印出版。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用胡氏原刊本和朝鮮舊刊本校補,出版了新1版。

《詩藪》的作者是誰?主要內容是什麼?

胡應麟 (1551-1602),字元瑞,又字明瑞,號石羊生,又號少室山人。浙江蘭溪人。萬曆年間中舉,久試進士不第,遂築室山中,以讀書著述爲業。胡氏廣涉書史,學識淵博,著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及 《詩藪》。

《詩藪》共20卷,約20萬言。全書共分4編,其中內編6卷,以體爲序,分論自雜言至絕句的古近體詩;外編6卷,以時代爲序,分論自周至元各代詩;雜編6卷,“遺逸”、“閏餘”各佔3卷,爲內外二編補遺;續編2卷,論及明洪武至嘉靖年間詩作。

《詩藪》大要秉承王世貞兄弟 《藝苑卮言》和 《藝圃擷餘》論詩主旨,提倡體格聲調與興象風神。其論詩主張要爲兩方面:

《詩藪》的作者是誰?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2張

一、尚格而主變。《內編》卷1言: “上下千年,雖氣運推移,文質迭尚,而異曲同工,鹹臻厥美。……《風》《雅》之規,典則居要; 《離騷》之致,深永爲宗;古詩之妙,專求意象;歌行之暢,必由才氣;近體之攻,務先法律;絕句之構,獨主風神:此結撰之殊途也。”又說: “四言變而 《離騷》,《離騷》變而五言,五言變而七言,七言變而律詩,律詩變而絕句,詩之體以代變也。《三百篇》降而 《騷》,《騷》降而漢,漢降而魏,魏降而六朝,六朝降而三唐,詩之格以代降也。”這是胡應麟論詩的主旨。他一方面認爲古代詩歌體以代變,另一方面又指出格以代降。“體以代變”,意爲時代不同,詩體亦因此而變。內編6卷,分體論詩,系統地闡述了古代詩歌各體源流,品評各體代表詩作,注重對藝術特徵和創作規律的探討。“格以代降”指從《詩經》到唐詩,每一時代都有自己的詩格,而詩格隨着時代的推進卻每況愈下。既然“格以代降”,詩歌創作的振興繁盛,出路即在復古。

二、尚法而重悟。《內編》卷5說: “作詩大要不過二端,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而已。體格聲調,有則可循;興象風神,無方可執。故作者但求體正格高,聲雄調鬯,積習之久,矜持盡化,形跡俱融,興象風神,自爾超邁。譬則鏡花水月,體格聲調,水與鏡也;興象風神,月與花也。必水澄鏡朗,然後花月宛然。詎容昏鑑濁流,求睹二者?故法所當先,而悟不容強也。”所論主旨在倡格調而兼神韻,認爲詩歌創作應力求達到 “法”與“悟”的統一。所謂“法”亦即 “體格聲調”;“悟”則爲 “興象風神”即 “神韻”。胡氏發揮嚴羽 《滄浪詩話》鏡花水月之喻,將其建立在格調說的基礎上,既不贊成只求 “悟”而棄 “法”,也不同意擬則前人,而是將二者巧爲調合,既強調詩歌必須骨肉、氣韻、意象、聲色俱存,而不應該像宋人那樣,“學杜得其骨,不得其肉;得其氣,不得其韻;得其意,不得其象,至聲與色並亡之矣。”( 《內編》卷4)只有 “筋骨立於中,肌肉榮於外,色澤神韻充溢其間”,方能達到 “詩之美善備” ( 《外編》卷5) 之境界。胡氏以格調兼神韻作爲詩歌批評的標準,標舉漢魏盛唐,於李、杜更是讚頌備至,稱 “唐人才超一代者,李也;體兼一代者,杜也。李如星懸日揭,照耀太虛;杜若地負海涵,包羅萬匯”( 《內編》卷4)。

《詩藪》較爲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古代各體詩的源流,注重對各種詩體藝術特徵和創作規律的探討,在對詩人及作品的評論中多有精闢見解; 主張尚格和主變的統一、尚法和重悟的統一,並在明代詩歌論壇上首次倡導以神韻論詩,力求於復古之基礎上有所創造。這在文學批評史上有較爲重要的貢獻。此外,在蒐集、記述歷代詩人、詩作及詩論方面內容十分豐富,對文學批評史的研究亦有較大的資料價值。但是應該看到,其將格調與神韻巧爲調和,畢竟未能完全脫盡“前後七子”復古論調的窠臼,主變又萬變不離復古之宗。郭紹虞認爲: “明人復古,卻正以復古爲變。這在復古運動上找到嶄新的理論,又是他(胡應麟)的巧爲調和之一。一般反對復古論者都以‘變’爲中心,而他卻於變的理論上建立他的復古論。” (《中國文學批評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